摘要: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產、生活與學習方式發生了明顯變化,社會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酒店行業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基于此,文章剖析了信息技術對優化中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的意義,并從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拓展課程內容、引入硬件設施、完善教學軟件、優化線上教學、深化校企交流等七個角度,概述了信息化背景下中職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背景;中職教學;酒店管理專業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產業革命的推進,酒店行業在數量增加與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管理也朝著專業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同時,對酒店行業人才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職業學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師應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內容、優化線上教學、深化校企交流等方式,構建立體、科學、高效的專業教學體系,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從而滿足社會對酒店人才的需求。
一、利用信息技術改進中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具有直觀性、便捷性、形象性等多種優勢,在拓展教學資源、創新學習方式等方面具有獨特作用,是提升專業人才素養、實現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工具。在信息化背景下開展中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教師能多樣化、多層次、多角度地呈現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將枯燥的知識和技能傳授變得立體化、生動化。而學生則能夠借助信息技術接觸到豐富、前沿的教學案例,充分激發出自主思考與實踐的主動性。同時,“線上+線下”的教育模式,有效拓展了教學的寬度和深度,在方便教師授課的同時,極大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進而為學生未來專業能力的發展和職業素養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有利于創新中職專業教學模式
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踐性較強。僅依靠教師的語言講解,學生難以深入理解專業知識,無法熟練掌握專業技能。本就繁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加單調的教學方式,極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抗拒心理。而應用信息技術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和創新評價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開闊學生視野,推動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三)有利于提升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
信息化社會要求中職學校發揮職業教育效能,培養更多適應時代需求的應用型、實踐型高素質專業人才。在中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不僅能夠實時共享教育資源,模擬真實的酒店管理工作場景,還能為學生提供科學、及時、有效的評價,幫助學生明確酒店的工作要求,精準提升其職業素養。
二、信息化背景下中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挖掘信息技術功能
中職學校一直處于教育改革的發展進程中,但在實際教學中仍未能全面發揮學生“學”的作用。學生在學習中缺乏應用和遷移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機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不足[1]。因此,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應從轉變教學觀念入手,立足專業特點,挖掘信息技術的教育功能,助力學生理解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具體來說,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充分借助慕課、微課和共享課等信息化課堂形式,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
以酒店歷史文化相關知識教學為例,教師應讓學生了解酒店管理行業演變發展的過程,引導學生記憶酒店行業的組織形式、發展趨勢和設備特點等知識,培養學生分辨不同類型酒店的服務特征、判斷其等級劃分等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樹立開放創新的教育觀念,明確自身教學引導的重要職責,提煉專業核心知識制作微課視頻。
在課堂講解時,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探究,使專業教學由單向灌輸向主動探究轉變,強化學生在專業學習中的參與感。如運用信息技術推動學生的學習、溝通和展示,凸顯其主體性地位;利用信息技術革新評價技術,豐富評價主體,改革評價方式,實現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及時、科學、立體化評價,為學生的未來學習指出明確的方向。總之,教師應該在不同教學階段,挖掘信息技術的教學功能,發揮信息技術的教育作用,從而有效提升專業教學效果。
(二)創新教學模式,模擬專業實訓場景
酒店管理專業作為一門綜合性教育課程,該專業學生既需要掌握酒店相關的行業知識,又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能力。這一要求僅靠有限的課堂教學遠遠不夠,還需要學生在實訓活動中應用專業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職業素養。在以往的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通常由教師演示對應的操作技能。但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無法對所有知識和技能一一進行解釋和詳盡展示。學生在課下也缺乏訓練機會,無法有效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2]。在信息化背景下開展中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運用信息技術模擬酒店管理的實訓場景,引導學生以不同角色參與實訓學習活動,驅動其理解專業知識,應用專業技能。
中職學生的知識經驗和學習能力有限,通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相結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認真研究教材專業知識,提煉核心內容制作教學微課,并將其分享在班級微信群或QQ群,要求學生利用其開展課前預習,讓學生在反復觀看中提前理解專業知識,掌握操作要領,提升預習效果。同時,在專業教學課堂中,教師應運用信息技術設備模擬真實的酒店場景,并組織學生分別扮演管理人員、顧客、經理等角色,在課堂中進行酒店服務的實踐演練,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酒店管理中的實際問題,實現課堂教學與工作實景的有效連接。
(三)拓展課程內容,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豐富課程資源是信息化教學的突出優勢,通過直觀展示專業理論知識,引入拓展性教學資源,能使學生獲得真實、生動的學習體驗,有助于拓寬學習視野,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教師應深入開發信息技術在豐富專業教學內容方面的價值,依據專業發展要求處理不同類型的輔助教育資源,構建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幫助中職生掌握不同類型酒店的管理知識。同時,中職教育的本質是以實踐為中心的啟發、體驗過程,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立體化、真實化的實踐環境,鼓勵其自主學習專業知識,優化學生學習酒店管理專業知識和技能方式[3]。
以模擬酒店客房入住課程為例,為了給予學生接觸和了解酒店的機會,教師應分三個步驟開展自主學習。首先,要求學生進入不同類型的酒店進行觀察,了解其入住規則、流程和標準等信息,初步明確在接待顧客的不同環節中的注意事項,豐富課堂學習內容。其次,引導學生運用網絡渠道搜集知識信息,以價位為標準搜索不同類型和規模的酒店,概括其內部環境、配備物品與地理位置,評價客房環境的舒適性。教師可鼓勵學生在班級群中分享自己的不同發現,引導學生圍繞與客房環境相關的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從而讓學生有效拓展其知識面。最后,教師應為學生提供交流機會,鼓勵學生與大規模酒店的管理者或服務者進行線上溝通,學生酒店管理與服務經驗,幫助學生真正理解酒店管理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四)引入硬件設施,建立專業智慧教室
信息技術包含豐富多樣的教學工具,能為中職專業課程教學提供全新的形式,使得課程教學符合當前社會對中職專業課程的育人要求。但信息化教學的順利實施依賴專業技術及其硬件設備,學校應具備綜合建設的教育意識,積極引入硬件設施,置辦多媒體教學設備與器材,構建多功能智慧教室和實訓室,加速酒店管理專業的信息化教學進程[4]。
作為當前經濟迅速發展條件下的熱門行業,酒店管理只有適應當前社會發展形勢,才能促進整個行業的長遠發展。中職專業教師應不斷強化信息化意識,適當引入與專業教育形式相符的信息化設備,同時努力提升信息化操作能力,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酒店管理專業的智慧教室,為提供完善的信息化專業教學體系打好硬件設施基礎。
(五)完善教學軟件,構建特色教學體系
完善教學軟件是實現信息化教學的重要環節,其不僅能幫助學生了解專業知識內容,還能將專業教學與本土特色相結合,滿足學生多元化的職業成長需求。在信息化背景下開展中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虛擬現實等技術,基于專業教學的實際情況開發、設計、完善專業軟件資源,構建良好的虛擬教學環境。
教師應與從事酒店管理行業的人員開展溝通,了解該職業工作中的常見問題,運用VR等虛擬現實技術搭建不同類型的交互場景,引導學生體驗、判斷與處理,增加職業工作經驗。具體來說,教師應充分了解中職生的職業成長規劃,將虛擬現實技術與傳統專業教育模式相融合,制作能在三維空間演示的教學資源,用虛擬技術呈現酒店的工作場景,將學生代入真實的職業氛圍中。利用信息化軟件創設貼近現實的虛擬情境,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了解酒店區域布局、崗位職責等,將學生的視野聚焦于真實的工作情景中,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強化職業素養。
(六)優化線上教學,打造交互學習模式
信息技術不僅具有模擬實訓場景的功能,還能拓寬交流范圍,開展遠程教學活動。受技術手段的限制,傳統的中職在線教學以讓學生觀看視頻為主,導致師生之間的溝通滯后、傳遞信息有限,教師無法精準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應利用信息技術布置學習任務、設計教學環節、掌握學生動態、優化教學評價,構建立體的在線學習平臺。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平臺上實時表達學習感受、上傳學習作品、獲取作業反饋,為學生打造及時、科學、有效的交互式學習模式。
在線學習平臺可以記錄、回放使用者的操作情況,使線上教學不僅能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時間進行調節,還能方便教師提供教學指導,有針對性地解答學生問題,直觀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也可以利用教學平臺中的在線測試和數據分析功能,及時檢驗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成果,獲取專業的教學成果數據分析。
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彌補了線下教學信息滯后、主觀評價居多、教學成果展示不直觀等不足,優化了多主體交流溝通的渠道,推進了教學評價的客觀化、數據化,有助于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交互式學習模式。
(七)深化校企交流,強化學生職業素養
中職專業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和技能服務實踐工作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當今社會,酒店行業內部應用的軟件、硬件設備不斷更新,機器人服務、掃碼點餐、自助退房等新技術、新服務層出不窮。同時,顧客也對酒店的入住體驗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只有與企業之間建立緊密對接,才能快速了解行業需求。因此,教師應利用信息技術搭建校企交流平臺,加強與酒店企業之間的合作。
具體來說,教師應該在課前與酒店行業人才開展溝通,充分了解酒店行業的發展情況及其對人才的需求,并與酒店專業人員共同確定教學目標。教師應吸收行業前沿的管理經驗和服務案例,并以之為指導更新教學內容。教師也可邀請酒店行業人才走進課堂,如現場連線酒店行業人才參與課堂點評、課后評價,或讓其采用遠程指導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確崗位要求和職責,提升學生利用所學處理職業工作問題的能力。與企業的有效連接交流,能夠增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的實效性,從而實現專業教學與企業用人的無縫對接。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利用信息技術開展中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可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完善評價體系,打造立體、科學、高效的專業教學體系,有助于全面提升中等職業學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符合當今酒店行業發展需要的新型高素質專業人才。
作者單位:高涵 山東省淄博市工業學校
參考文獻
[1]施海燕,張嬌嬌.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茶藝方向)技能培訓研究[J].中國食品工業,2023,(22):109-111.
[2]張拓.校企合作下中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J].亞太教育,2023,(22):177-180.
[3]梁慧,李敏,肖寒.產教融合背景下中職學校酒店管理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與研究[J].教育觀察,2023,12(32):79-82.
[4]朱亞娟.基于PDCA循環的中職餐飲服務實訓課程教學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 2023,9(14): 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