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2012—2021年我國上市公司數據,實證檢驗獨立董事在創新投資中摘掉“花瓶”標簽是否能夠發揮“寶劍”作用,同時,考察企業社會責任在上述二者關系中是否存在中介作用。研究結果表明,獨立董事對創新投資存在正相關關系,獨立董事通過企業社會責任的中介機制對創新投資產生影響。異質性分析發現,女性獨立董事對創新投資促進作用比男性獨立董事更為顯著;獨立董事兼任程度越高,創新投資力度越大。進一步分析發現,創新投資正向調節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通過分析企業社會責任中介機制,深入探索獨立董事與創新投資之間的關系以及傳導路徑,以期為企業創新提供新動力,為企業贏得正向市場競爭和提高業績提供新增長點。
關鍵詞:獨立董事;企業社會責任;創新投資
0 引言
根據《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最新數據,中國創新力位居全球第11名,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速度較快的經濟體之一。目前在我國,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各地區促進經濟長期發展,推動創新轉型的重要發展理念,更是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為了全面推動經濟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我國始終堅持創新驅動戰略。黨的二十大明確指出,必須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企業是開展創新活動的主體,企業的創新投資可以通過開發新產品或新服務、改進現有產品及服務、研發新技術、新工藝或新流程等,增加企業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為企業帶來成本效益,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更多客戶和市場份額,從而促進企業價值提升和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并且,企業創新投資帶來的經濟后果可以進一步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創新,推動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創新轉型,從而促進整個經濟的進步與增長。
企業創新投資活動的有效性離不開公司治理的監督作用,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獨立董事作為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立性、客觀性和專業性等優勢,有助于企業識別創新項目的潛在風險和收益,能夠對管理層的創新投資決策進行監督,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獨立董事通常在其專業領域內具有較好的專業背景和豐富的專業經驗,能夠為企業的創新投資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和意見,還能夠幫助企業分析和控制創新活動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從而避免創新投資失敗和浪費資源。更重要的是,獨立董事是企業與外部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重要橋梁,通過與外部利益相關者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和聯系,有助于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進而幫助企業拓展市場、增加競爭力,以及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或合作伙伴參與企業的創新投資活動。但是,現實中的一些獨立董事總會由于一些內因或外因,導致其履職情況存在一些問題,包括時間或精力不足、獨立性受限、履職保障不足等,使得獨立董事在現實中存在“花瓶”之爭。為此,我國先后出臺多項相關制度及政策,推動獨立董事制度日趨完善,保障獨立董事作用有效發揮,使獨立董事能夠不再充當無用“花瓶”,而是成為企業的重要“寶劍”。那么,獨立董事在企業的創新投資中到底能否發揮“寶劍”作用?企業社會責任又能否在獨立董事與創新投資的影響關系中發揮中介效應?
基于此,本文擬從企業社會責任的視角出發,深入分析獨立董事與企業創新投資二者之間的關系。相較于以往研究,本文可能的貢獻包括:第一,目前已有研究多從董事會對創新投資的影響出發,鮮有對董事會中的獨立董事與創新投資的關系進行深入探討,本文研究獨立董事對創新投資是否發揮“寶劍”作用,可以豐富獨立董事的經濟后果以及創新投資的影響因素研究;第二,現有研究在企業社會責任對創新投資作用方面尚未形成較為一致的結論,本文深入探究企業社會責任對創新投資的影響,研究結果可以為企業社會責任促進創新投資提供新證據,豐富企業社會責任經濟后果研究;第三,已有少數文獻僅從獨立董事自身因素,包括任職地理距離、網絡位置、背景特征等探究獨立董事對企業創新的影響,而以企業社會責任為路徑分析獨立董事對創新投資影響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研究企業社會責任在“獨立董事—創新投資”關系間的中介效應,可以對二者影響路徑與作用機理研究進行有益補充;第四,本文進一步分析創新投資對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的調節作用,對豐富企業績效的傳導路徑研究,以及引導企業堅持可持續發展和創新投資具有借鑒意義。
1 文獻綜述
近年來,學者對企業創新投資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影響因素方面??傮w來看,創新投資的影響因素可分為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兩個層面。從外部環境來看,創新投資會受經濟狀況[1]、法律政策[2]、道德倫理[3]等因素影響;從內部環境來講,創新投資會受公司治理[4]、董事會[5]、股權結構[6]、員工[7]等因素影響。在內部影響因素中,公司治理是影響企業創新投資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中,包含獨立董事在內的董事會屬于公司治理層,是協調外部利益相關者與企業之間利益沖突、代理問題的有效組織結構,也是最能監督企業能否實現創新投資有效和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獨立結構。尤其是,董事會作用的有效發揮主要依托于董事會的獨立性,而獨立董事是最能體現董事會獨立性的構成,由此可見,獨立董事應是提高董事會決策質量[8],進而影響企業創新投資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1.1 獨立董事與創新投資的相關性研究
已有關于獨立董事與創新投資的研究,主要從股東、董事會、高級管理層3個方面展開。首先,從股東來看,獨立董事可以通過行使類似積極股東權利的方式降低控股股東中心主義導致的成本超限風險[9],提高股東與董事會的溝通效率,促使管理層和股東兩者追求利益一致,實現提供專業咨詢、決策服務和發揮監督的有效職能[10]。另外,獨立董事還可從任期結構[11]、薪酬[12]、地理距離[13]等多個方面防止大股東侵占中小股東利益,使大股東將注意力轉移到企業整體實力增長方面,即注重企業長期發展,重視創新能力增強,關心創新活動和研發人員,傾向于選擇可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創新投資項目。其次,從董事會來看,劉誠[14]認為董事會功用主要憑借董事會履行職責和發揮獨立性來體現,而董事會的獨立性是依靠獨立董事獨立履行職能來實現的。并且,獨立董事還可能從地緣關系[15]、背景異質性等方面影響董事會功能,進一步影響企業的創新投資。最后,從高級管理層來看,獨立董事職責是保護股東權益,所以他們會自主發揮“寶劍”作用,監督高級管理層,主要是對高級管理人員激勵[16]、在職消費[17]等方面進行監管,促使高管人員與股東利益綁在一起,重視企業長遠發展,推動創新活動開展,提升企業創新質量。
1.2 獨立董事與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性研究
已有關于獨立董事與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也多從股東、董事會、高級管理層3個方面展開。首先,從股東來看,趙國宇和魏帥軍[18]主張獨立董事監督、制衡控股股東,促使其他大股東,為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行使自身權力,因為多個大股東合作治理更愿意履行、披露企業社會責任,以此獲取企業的發展戰略,挖掘上升潛力;其次,從董事會來看,基于聲譽理論,獨立董事為展現良好企業形象和維持正面個人形象,會促使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高董事會披露社會責任質量,所以董事會中獨立董事占比越高,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越積極[19];最后,從高級管理層來看,與內部董事相比,獨立董事作為企業獨立第三方身份,可對高級管理層做出更為客觀、公正的評價[20],能積極督促管理者嚴格遵守企業基本規章制度,確保管理決策始終圍繞股東利益展開,推動企業開展社會責任活動,提升企業公信力。
1.3 企業社會責任與創新投資的相關性研究
已有關于企業社會責任與創新投資的研究,多從利益相關者理論出發。其中,企業的內部利益相關者主要是指員工層面[21],企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是在向員工傳遞企業績增長穩定的信號,在制定員工薪酬激勵政策時將企業業績同員工薪酬或職位變化相關,促使員工利益與企業利益相關聯[22],推動企業整體能力,為企業提高創新投資水平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而企業的外部利益相關者則相對較多,包括投資者、消費者、供應鏈、債權人。首先,企業履行及披露社會責任,主要是向股東傳達利好消息的表現,讓投資者相信投資有回報,讓投資者更愿意投資該企業,更樂于尋找有發展潛力的創新項目進行投資,進而增加創新活動的投入[21];其次,由于消費者傾向選擇履行和披露社會責任的企業,企業履行與披露社會責任的行為可以增強消費者的信任和滿意度,企業為此會增加創新投資,推出新產品,以擴大市場份額,向消費者傳遞更好的社會責任履行信息;再次,康益敏等[23]認為企業可以借助社會責任披露來獲得上下游企業信任,與供應商、物流合作伙伴等開展合作,促進知識分享、技術創新和資源共享,從而能夠減少開發時間和成本,降低開發風險,提高創新投資效益;最后,債權人會根據企業所披露的各種信息(包括社會責任信息)評估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等,以此決定是否為企業提供長期或短期的資金支持,而這些資金恰好又是企業進行創新投資的重要動力。綜上可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能夠滿足多方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從而能夠促進企業的創新投資。
2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2.1 獨立董事與創新投資
根據2023年4月發布的《關于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見》,獨立董事在企業中應該充分發揮“寶劍”作用,即積極履行監督、咨詢和決策等職能,并應將監督重點落在公司與股東、董事會、高管人員之間存在的潛在重大利益沖突事項上。
首先,獨立董事可以借助其具有的積極股東權利,通過參與專門會議等方式,進一步評估篩選創新投資項目,使企業能夠理性應對投資收益與風險的平衡問題,避免過于保守,進而促進企業創新投資成功和股價上升,保護全體股東利益。其次,董事會是作為股東大會和經理層的橋梁,應對股東大會負責,并指導和監督經理層。其權限包含普通事項和特殊事項,如決定企業投資方案、制定企業預算,這些權限會影響企業開展創新投資項目的風險可接受范圍和有限資源的投入情況。獨立董事有義務出席董事會會議,參與企業日常決策(包括投資決策),發揮其“寶劍”作用,獨立董事的參與,有助于提高企業創新投資的投資規模、投資效率和投資質量。最后,從高級管理層來看,由于創新投資具有研發周期長、投入多、產出不確定等特點,短視管理者可能不支持企業進行研發投資,以保持短期績效上升,忽視所有者利益,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由此,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逐步分離,引發委托代理問題。而獨立董事職責是維護股東權益,發揮“寶劍”作用。他們會通過監管高級管理人員激勵、在職消費等方面,監督高級管理層,推動高管人員與股東利益一致,重視企業長遠發展,促進創新活動開展,提升企業創新質量。
因此,獨立董事在企業日常運營中會發揮“寶劍”作用,能夠增強董事會的獨立性,可以緩解委托代理和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使管理者從股東立場出發進行日常管理,減少大股東掏空現象,保護中小股東利益,提高企業資源利用率,避免管理者的短視行為和股東的風險規避決策,從而增加創新投資?;诖?,本文提出假設1:
H1:獨立董事在創新投資中發揮“寶劍”作用。
2.2 獨立董事、企業社會責任與創新投資
獨立董事的“寶劍”作用可以制衡監督企業股東、董事和高管人員,保護股東利益不受侵害,維護董事會聲譽,監督高管人員,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高社會責任的披露質量。而企業所披露的社會責任,不僅涉及業績信息,還涉及慈善捐款、保護環境等社會活動,這與創新目標相一致?;诶嫦嚓P者理論,企業社會責任可以推動股東更有傾向地投資發展潛力大的創新項目,促使員工積累創新活動需要的專業知識以增加自身收益,有助于消費者認同企業價值觀念,增加企業產品創新力度,搶占市場份額,促進與上下游企業建立互信、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節約成本,有助于減少債權人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幫助債權人了解企業基本情況,科學評估企業盈利能力,從而增加企業繼續向債權人借款的可能性,推動企業創新項目開展。
因此,企業若要發揮獨立董事的“寶劍效應”,而非“花瓶效應”,就需要保證獨立董事的獨立性。企業從薪酬、聘用和結構3個方面可以提升獨立董事的獨立性[24],促進獨立董事的監督和咨詢職能有效發揮。獨立董事通過獨立行使權利來監督大股東和管理者的管理決策和行為,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監督企業高管人員薪酬、在職消費等方面等行為,協調管理者與股東利益能夠趨于一致,督促董事會履行及披露企業社會責任。一方面,企業內部員工可以知曉企業為社會所做的貢獻,認同企業價值理念,主動提升專業素養,進而提高企業能力,促進企業創新投資;另一方面,外部利益相關者可以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預測企業發展潛力,減少信息不對稱情形,有助于企業向債權人展示良好信譽形象,緩解融資約束,與上下游企業建立互信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節約相關成本,積極促進企業開展創新研發活動?;谝陨戏治觯疚奶岢黾僭O2:
H2:獨立董事可以通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促進創新投資發揮“寶劍”作用。
3 研究設計
3.1 數據來源與樣本選取
企業社會責任評分來源于華證指數,其余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CSMAR)。本文選擇2012—2021年我國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借鑒現有文獻,將搜集到的數據進行以下處理:EQ\o\ac(○,1)剔除ST類和*ST類的企業數據;EQ\o\ac(○,2)按照證監會2012年版的行業分類,剔除金融業的企業數據;EQ\o\ac(○,3)剔除企業社會責任評分和其他數據缺失的企業數據。另外,為了避免極端值對實證結果的影響,本文對所有變量采取在1%和99%分位上的縮尾處理,最終得到1 228家企業數據。本文所有數據處理通過Excel和Stata 16完成。
3.2 變量定義
3.2.1 被解釋變量
創新投資(RDrate)。借鑒鄭志剛等[25]對創新投資的選取方法,本文將研發投入/期末總資產作為創新投資的衡量指數。
3.2.2 解釋變量
獨立董事(Condir)。借鑒張濤和畢家睿[26]、徐曉俊[27]的做法,本文選擇用獨立董事比例進行度量,即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人數占比進行衡量。
3.2.3 中介變量
企業社會責任(Csr)。借鑒陳玲芳和于海楠[28]的度量方法,本文選擇使用華證發布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分衡量企業社會責任。該指數分為3級,即從環境、社會和內部治理3個角度衡量企業社會責任。
3.2.4 控制變量
通過借鑒相關研究的做法,本文選取以下變量作為控制變量:企業規模(Size)、資產負債率(Lev)、上市年限(Age)、董事會規模(Board)、員工人數(Employee)、監事規模(Numsip)和股權集中度(Share1)。此外,本文還控制了行業和年份的固定效應。
本文變量的具體定義見表1。
3.3 模型設計
為檢驗H1,本文設立如下基準模型
4 實證結果與分析
4.1 描述性統計分析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見表2。創新投資(RDrate)平均值為0.02,最大值為0.10,最小值為0.00,表明我國上市公司的創新投資有待提高。獨立董事比例(Condir)的平均值是0.38,最大值為0.60,最小值為0.25,表明大部分上市公司符合相關監管部門對企業獨立董事人數占董事會人數比重超過1/3的規定。企業社會責任(Csr)平均值為6.55,最大值為9.00,最小值為4.00,表明我國企業的社會責任存在差距。
4.2 相關性分析
對各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限于篇幅,此處略)顯示,獨立董事(Condir)和企業創新投資(RDrate)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初步表明獨立董事在企業創新投資中起到促進作用,即發揮了“寶劍”作用。所有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5,表明變量之間不會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說明控制變量選擇較為合理。本文還進行了VIF檢驗,發現系數均小于5,再次證明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的情況。
4.3 基準回歸
獨立董事、企業社會責任與創新投資回歸結果見表3。表3列(1)為獨立董事(Condir)對創新投資(RDrate)的回歸結果??梢钥闯觯毩⒍拢–ondir)前的系數是0.007 9,系數在5%水平顯著,說明獨立董事發揮的“寶劍”作用可以有效提高企業創新投資水平,即H1成立。
4.4 中介效應檢驗
表3列(2)(3)列示了中介效應的檢驗結果,列(2)中獨立董事的系數為0.488 0,在1%的水平顯著,說明企業獨立董事制度的實施有助于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列(3)中企業社會責任(Csr)前的系數為0.001 1,在1%水平顯著,說明企業社會責任可以有效提高企業創新投資水平。另外,表3列(1)獨立董事的系數0.007 9大于表3列(3)獨立董事的系數0.007 4,且均在5%水平顯著,說明企業社會責任在獨立董事和創新投資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H2成立。
企業社會責任中介效應的Bootstrap檢驗見表4。其中,間接效應、直接效應、總效應置信區間都不包含0,表明3類效應均是顯著的,即企業社會責任是部分中介效應,且中介效應為6.33%,再次表明H2成立。
4.5 穩健性檢驗與內生性檢驗
4.5.1 替換被解釋變量
借鑒李春玲和李妍[30]的做法,選擇用研發支出/營業收入(Rdrate)來衡量企業創新投資,進行重新回歸,得到表5。表5列(1)顯示了Rdrate與Condir之間的回歸系數為2.246 3,在1%水平顯著,與前文基準回歸的結論一致;列(2)顯示獨立董事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系數是0.488 0,在1%水平顯著;列(3)顯示獨立董事的系數為2.184 6,在1%水平顯著,企業社會責任的系數為0.126 4,在10%水平顯著,均與前文中介效應的檢驗結果一致。
借鑒孟慶斌等[31]對創新投資的度量方式,再以專利授予數量的對數來重新衡量創新投資,進行回歸,得到表6。表6列(1)顯示Grant與Condir的系數為0.721 0,在1%的水平顯著,與基準回歸的結果保持一致;列(2)Csr與Condir的系數是0.488 0,在1%水平顯著;列(3)顯示Condir的系數為0.687 4,在1%水平顯著,Csr的系數為0.069 0,在1%水平顯著,與前文中介效應的結果保持一致。
4.5.2 內生性檢驗
1.加入遺漏變量
為了檢驗內生性,本文選擇加入可能的遺漏變量,即加入高管持股(Excuhld)和實際控制人兩權分利率(Cs)。高管持股是以高管持股數量/股本來衡量,實際控制人兩權分利率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CSMAR),表示實際控制人擁有上市公司控制權與所有權之差。表7顯示,加入了可能的遺漏變量后,獨立董事、企業社會責任的系數均是顯著為正,結果與前文結論保持一致。
2.滯后效應
為進一步檢驗內生性問題,本文選擇將獨立董事滯后一期(L.Condir)、滯后二期(L2.Condir)分別進行回歸,見表8。表8列(2)和列3顯示,獨立董事滯后一期(L.Condir)的系數是0.006 5,在10%水平顯著,獨立董事滯后二期(L2.Condir)的系數是0.008 0,在5%水平顯著,結果與前文結論基本一致。
4.6 異質性分析
4.6.1 獨立董事的性別比例
考慮到獨立董事的性別差異會導致其對企業創新投資決策的影響不同,本文基于獨立董事性別比例進行分組,按照獨立董事中男性/女性的平均數為標準,大于均值是男性為主一組,小于均值是女性為主一組,見表9。如表9列(1)和列(2)所示,女性獨立董事在企業創新投資中發揮的作用要顯著高于男性。根據霍夫斯泰德提出的國家文化中男性化女性化理論,男性更推崇堅決行為和獲得物質財富,女性更重視人際關系、周邊環境氛圍。由此,男性獨立董事更關注工作成功、物質獲取,女性獨立董事更重視整體發展、企業社會各方面影響。Singh和Vinnicombe[32]研究發現,女性獨立董事可以從更為全面視角參與企業管理,促進企業長遠發展[33],有助于企業創新項目的推進,也證實了該理論。
4.6.2 獨立董事兼任程度
考慮到獨立董事兼任程度不同會導致其在企業創新投資中的影響作用不同,本文基于獨立董事兼任程度進行分組,將全樣本分為大于均值的一組和小于均值的一組。獨立董事的兼任程度可以影響其履行監督職責的效果和能力,進而影響企業創新投資。結果見表10。表10列(3)和列(4)顯示,獨立董事兼任程度較高的一組顯著高于兼任程度較低的一組,說明獨立董事兼任程度較高則其對企業創新投資的促進作用會更顯著。
4.7 進一步分析
企業的創新投資能否帶來良好的企業績效是企業比較關注的重要問題。所以,本文進一步分析企業社會責任與創新投資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推進創新研發是一個彼此促進的過程[22],即企業會不斷優化社會責任和創新項目之間的有限資源配置。這也是企業整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34],可以共同正向影響企業的財務績效,提高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從利益相關者來看,股東是企業所有者,不參與企業日常經營,督促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可以保障自身利益,如企業發放股利,促使其繼續投資發展潛力大的創新項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財務績效;員工作為維持企業正常運轉不可缺少的部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可以降低員工離職率,增加員工認同感、歸屬感,激勵員工自我提升,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全身心投入到企業創新活動,從而提高營業利潤;大多數消費者會關注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使得企業會主動承擔、披露社會責任的行為向消費者傳達自家產品和服務有品質有保證的信號,此外外,如果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如企業設計產品時考慮弱勢群體的需求、招聘殘疾人士,消費者會認同該企業理念,認可企業產品,促進企業增加市場份額,提升企業經營業績;供應商同樣會更傾向于選擇承擔社會責任、誠信經營的企業,并與其形成互利互惠的合作關系,即企業可以從外部換取創新投資需要的稀缺資源。綜上分析,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促進創新投資,有助于企業績效增長?;诖?,本文預期創新投資在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中具有正向調節作用。
如表10所示,列(1)企業社會責任的系數為0.010 3,列(2)創新投資的系數是0.690 8,且均在1%的水平顯著,表明企業社會責任、創新投資均對企業績效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列(4)企業社會責任和創新投資的交乘項回歸系數是0.142 4,在5%水平顯著,表明創新投資正向調節了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與上文的預期一致。
5 結語
本文以2012—2021年我國上市公司作為樣本,探究獨立董事、企業社會責任與創新投資之間的關系,并進一步分析創新投資作為調節變量對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關系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第一,獨立董事與創新投資、企業社會責任與創新投資、獨立董事與企業社會責任均顯著正相關,即獨立董事對企業發揮了“寶劍”作用,有助于提升企業創新投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有利于開展創新投資活動,且獨立董事有助于改善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第二,企業社會責任在獨立董事促進創新投資的關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獨立董事的“寶劍”作用可以通過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進一步推動企業創新投資;第三,通過對獨立董事性別和兼任程度的異質性分析發現,女性獨立董事對企業創新投資促進作用更為顯著,獨立董事兼任程度越高,企業創新投資力度越大;第四,進一步分析發現,企業創新投資對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具有正向的調節作用。
基于以上結論,本文得到如下啟示:
第一,必須保持獨立董事的獨立性,確保其“寶劍”作用的發揮,即獨立董事應與公司及其管理層保持一定的獨立關系,不受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影響。獨立董事應當公正、客觀的行使職權,獨立思考和決策,不受企業日常運營的局限。獨立董事應積極發揮“寶劍”作用,有效履行監督和咨詢職能,對公司的財務狀況、戰略規劃、風險管理及合規情況等方面進行審查和監督,確保公司的利益得到保護,避免存在“花瓶董事”現象。并且,獨立董事兼任還可以給企業帶來更多社會資源,企業可以積極利用這些社會資源促進企業創新發展與價值提升。
第二,企業應重視履行社會責任,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各方利益相關者息息相關,企業應該綜合考慮股東、員工、客戶、供應商、社區和環境等各方利益。如企業可以通過采取可持續發展戰略、環境保護措施、員工福利計劃等方式,表示其對利益相關者的保護,并增強履責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降低信息不對稱,以幫助企業建立和維護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任關系,改善企業形象并提升企業聲譽。同時,企業可以通過更加透明地公開信息,以更好地吸引投資者、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關注與支持,進而緩解企業創新投資的融資壓力,促進企業創新項目的順利實施。
第三,企業應當關注企業社會責任與創新投資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清楚企業社會責任不僅會促進創新投資,還能夠帶來績效增長,這樣企業會更有動力,也會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一方面,企業創新投資可以提高產品與服務的質量,從而滿足消費者和市場的需求,增加市場份額,提高企業績效;另一方面,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可以獲取公眾的好感度,了解社會公眾這類潛在消費者的需求點,從而提升企業的產品或服務與消費者需求的契合度,增加產品銷售額,提高企業績效??傊讵毩⒍碌谋O督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既能夠為企業的創新發展帶來益處,也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創新動力。
參考文獻
[1]NANDA R, RHODES-KRORP M. Investment cycles and startup innova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3(2):403-418.
[2]FANG L H, LERNER J, WU C.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ownership, and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J].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7(7):2446-2477.
[3]唐瑋,蔡文婧,崔也光.“誠信”文化與企業創新[J].科研管理,2020(4):11-22.
[4]趙爽,冉一寧,吳玉梅.公司治理、供應鏈關系與企業技術創新[J].會計之友,2022(20):41-49.
[5]簡兆權,黃如意,陳偉宏.CEO過度自信、董事會特征和企業創新績效的關系研究:來自中國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科技管理研究,2018(16):169-176.
[6]謝理,何文韜.產業政策連續性、股權結構與企業創新:以新能源汽車為例[J].財經問題研究,2022(11):48-56.
[7]王書晴,余順坤,丁賀.新生代員工工作價值觀對創新績效的影響機理[J].企業經濟,2023(3):100-108.
[8]葉康濤,陸正飛,張志華.獨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東的“掏空”?[J].經濟研究,2007(4):101-111.
[9]馬瑞乾.雙重股權公司治理制度改革研究:基于控股股東與獨立董事的博弈分析[J].金融監管研究,2023(1):63-80.
[10]盧圣亮.美國股東積極主義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財貿經濟,2007(10):44-47.
[11]張浩,黃俊凱.交錯董事會、獨董任期與大股東利益侵占[J].經濟管理,2022(10):171-189.
[12]HOPE O, LU H, SAIY S. Director compensation and related party transations[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19,24(4):1392-1426.
[13]范黎波,尚鐸.“近水樓臺”還是“舍近求遠”:獨立董事地理距離對掏空程度的影響[J].當代財經,2020(6):138-148.
[14]劉誠.董事會的功用及其社會性:灰色董事研究評述[J].財經問題研究,2015(12):23-29.
[15]嵇尚洲,陳偉,晉涵.獨立董事地緣關系與企業董事會決策[J].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2015(3):45-56.
[16]張晶,陸承俊,納夏.高管激勵、獨立董事與企業創新質量[J].云南社會科學,2022(3):74-83.
[17]李若彤,李強.高管在職消費、獨立董事監督與環境信息披露[J].財會月刊,2018(14):83-91.
[18]趙國宇,魏帥軍.多個大股東治理與企業社會責任[J].經濟與管理評論,2021(5):150-160.
[19]李文勤,徐光華.董事會結構、產權性質與企業社會責任績效:基于制度環境視角[J].會計之友,2017(21):94-98.
[20]許瑜.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新視角:完善獨立董事制度[J].中國商貿,2011(24):95-97.
[21]陳文強,王曉婷,賈生華.高管—核心員工股權激勵差距與企業創新產出:促進還是抑制?[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11):62-85.
[22]王正軍,謝曉.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研發投入與財務績效:基于內外部利益相關者視角[J].財會通訊,2020(7):51-55.
[23]康益敏,朱先奇,李雪蓮.企業社會責任對醫藥企業創新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動態能力的中介作用[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0(11):109-116.
[24]張璇,任海云.獨立董事與企業Ramp;D投入研究綜述[J].財會通訊,2014(36):78-81,129.
[25]鄭志剛,朱光順,李倩,等.雙重股權結構、日落條款與企業創新:來自美國中概股企業的證據[J].經濟研究,2021(12):94-110.
[26]張濤,畢家睿.獨立董事特征、EVA考核與應計盈余管理:來自滬深股市上市公司數據的檢驗[J].宏觀經濟研究,2020(4):161-175.
[27]徐曉俊.獨立董事制度會影響股價崩盤風險嗎:基于獨立性和專業性視角的研究[J].會計之友,2020(8):95-103.
[28]陳玲芳,于海楠.ESG表現、融資約束與企業績效[J].會計之友,2022(22):24-30.
[29]溫忠麟,方杰,謝晉艷,等. 國內中介效應的方法學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22(8):1692-1702.
[30]李春玲,李妍.非國有股東超額委派董事與國企創新投入[J].會計之友,2023(10):134-141.
[31]孟慶斌,李昕宇,張鵬.員工持股計劃能夠促進企業創新嗎?:基于企業員工視角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19(11):209-228.
[32]SINGH V, VINNICOMBE S. Women pass a milestone:101 directorships on the FTSE 100 boards[J]. Cranfield:Cranfield Centre for Developing Women Business Leaders,2004(1):1-25.
[33]張琨,楊丹.董事會性別結構、市場環境與企業績效[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3(5):42-52.
[34]郭安蘋,葉春明.企業社會責任、技術創新投入與企業績效的研究[J].科技與經濟,2017(4):101-105.
收稿日期:2024-12-23
作者簡介:
崔瑩(通信作者),女,1979年生,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企業投資行為。
林彥博,女,2000年生,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獨立董事與創新投資。
景琦,女,1999年生,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企業創新投資。
高航,女,2001年生,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企業創新投資。
馬逸,男,2000年生,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企業創新投資。
*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省屬本科高?;究蒲袠I務費科研項目“創新人才支持計劃”(2023-KYYWF-1004);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21GLE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