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葡萄作為世界四大水果之一,以其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營養深受消費者喜愛。巨峰葡萄作為廣受消費者喜愛的鮮食品種,上市期集中且貯藏難度大,易在采后發生脫粒、腐爛、干梗等現象,嚴重影響果品品質與經濟效益。對巨峰葡萄采后保鮮技術進行詳細的概述,針對巨峰葡萄采后保鮮技術存在的問題,深入探討巨峰葡萄采后保鮮技術的優化策略,以期為葡萄的保鮮提供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巨峰葡萄;采摘技術;保鮮技術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保鮮技術的不斷創新,巨峰葡萄采后保鮮技術取得了顯著進展,然而,面對復雜多變的貯藏條件和市場需求,如何進一步提升巨峰葡萄(圖1)的保鮮效果,仍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對巨峰葡萄采后保鮮技術進行深入探討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揭示巨峰葡萄采后生理變化的內在機制,也可為制定科學合理的保鮮策略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1 巨峰葡萄采后保鮮技術
1.1 物理保鮮技術
物理保鮮技術主要通過控制外部環境來延緩巨峰葡萄的衰老過程,保持新鮮度和品質。第一,低溫貯藏保鮮技術。低溫是延長果蔬貯藏期最常用且有效的物理方法之一。巨峰葡萄采收后應立即預冷處理,迅速降低果溫至適宜的貯藏溫度(一般為0~4 ℃),以抑制呼吸作用和微生物活動,減少水分蒸發和營養損失。第二,氣調貯藏技術。可以通過調節貯藏環境中的氧氣、二氧化碳和氮氣等氣體成分,創造一個有利于巨峰葡萄保鮮的微環境[1]。高二氧化碳和低氧環境能抑制呼吸作用,減少乙烯產生,延緩果實衰老和腐爛。第三,減壓貯藏。可以利用真空泵抽出貯藏室內的部分空氣,使室內壓力低于大氣壓,造成一個低氧、低二氧化碳的環境,進一步抑制巨峰葡萄的呼吸作用和乙烯釋放,同時促進果實內揮發性物質向外擴散,保持果實風味。
1.2 化學保鮮技術
化學保鮮技術通過添加化學保鮮劑來抑制巨峰葡萄的呼吸作用、微生物活動和酶活性,從而延長貯藏期。第一,通過二氧化硫(SO2)及其衍生物對巨峰葡萄保鮮。如亞硫酸鹽,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長,但過量使用可能影響果實風味和營養價值。第二,通過添加1-甲基環丙烯(1-MCP)來保鮮葡萄。1-甲基環丙烯(1-MCP)是一種乙烯作用抑制劑,主要通過阻斷乙烯受體延緩果實成熟和衰老過程,對巨峰葡萄保鮮效果顯著,且相對安全。
1.3 生物保鮮技術
生物保鮮技術是利用天然物質或生物活性成分來延長巨峰葡萄的貯藏期,具有安全、環保、高效等優點。第一,可以通過天然提取物如殼聚糖、茶多酚、植物精油等延長貯藏期,這些物質具有廣譜抗菌、抗氧化、易成膜等特點,能夠抑制微生物生長,延緩果實衰老。第二,通過調控果實內部的酶促反應,延緩果實軟化、色素降解等過程,提高貯藏品質。
2 巨峰葡萄采后保鮮技術存在的問題
2.1 保鮮期相對較短
巨峰葡萄在采后由于呼吸作用強烈,果膠酶分解快,導致果實容易變軟和脫粒,這使得其保鮮期相對較短。即便在最優的貯藏條件下,巨峰葡萄的保鮮期也有限,難以滿足長距離運輸和長時間貯藏的需求。
2.2 保鮮成本較高
在實現巨峰葡萄有效保鮮的過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術手段,如溫濕度監控、氣體成分管理、包裝材料選擇等。這些技術手段的實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導致保鮮成本相對較高。對于小規模生產的果農和個體經銷商來說,難以承擔高昂的保鮮成本,限制了保鮮技術的普及和應用。
2.3 保鮮劑使用存在安全隱患
為了延長巨峰葡萄的保鮮期,有時會使用化學保鮮劑。然而,保鮮劑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如過量使用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同時也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
3 巨峰葡萄采后保鮮技術的優化策略
3.1 采后處理優化
首先,預冷作為采后處理的第一步,其效率與效果對后續貯藏至關重要。保鮮技術人員可以優化預冷流程,采用先進的預冷設備和技術,如真空預冷或差壓預冷。真空預冷通過迅速降低包裝內的氣壓,使葡萄表面水分迅速蒸發,帶走大量熱量,從而實現快速降溫,保持溫度在-2~0 ℃之間(圖2)。而差壓預冷則利用高壓冷空氣與低壓環境之間的壓力差,加速冷空氣的滲透與熱交換,同樣能在短時間內將葡萄冷卻至適宜溫度,確保巨峰葡萄在極短時間內達到適宜的貯藏溫度,減少呼吸熱和田間熱的積累,延緩果實衰老。
在預冷后進行嚴格的分級處理,技術人員需根據果實大小、顏色、成熟度等多個參數進行精細化分級,利用先進的機器視覺技術和自動化分選設備,實現快速、準確的分級作業。同時,加強人工巡檢,確保每一顆葡萄都經過嚴格篩選,及時剔除病果、傷果和殘次果,避免成為貯藏過程中品質惡化的源頭,從而提高貯藏的整體品質[2]。
另外,葡萄表面的清潔度直接影響其保鮮效果。技術人員可采用環保型清洗劑或超聲波清洗技術等創新手段,對葡萄表面深度清潔。環保型清洗劑具有無毒、無害、易降解等特點,能在不損害果實品質的前提下有效去除污染物。而超聲波清洗技術則利用超聲波在液體中的空化效應和直進流作用,對葡萄表面進行高頻振動沖擊,使污染物迅速脫離并分散到清洗液中,達到徹底清潔的效果。為后續的保鮮處理打下良好基礎。
3.2 包裝材料選擇
首先,選擇具有良好透氣性的包裝材料,如微孔膜或透氣性好的紙盒,微孔膜作為一種創新材料,通過精密控制的微小孔洞設計,既能有效阻止外界塵埃、微生物的侵入,又能確保包裝內外氣體暢通交換,為葡萄提供一個既安全又適宜的微環境。此外,透氣性好的紙盒,如采用特殊工藝處理的環保紙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包裝內的氣體成分,減少呼吸熱積累,保持果實的自然風味與色澤(圖3)。
其次,利用納米技術、涂層技術等手段,科研人員成功地將抗菌劑以納米級顆粒的形式均勻分布于包裝材料中。比如,常采用塑料袋(特指保鮮袋)搭配適量保鮮劑的方式。所選用的塑料薄膜材質優選聚乙烯或無毒聚氯乙烯,厚度精準控制在0.03~0.05 mm之間。裝箱時,果穗不宜放置過多、不堆疊過厚,一般1~2層為宜,袋內上下各鋪一層包裝紙以吸潮。同時,涂層技術也被廣泛應用于包裝材料的表面處理,通過涂覆一層含有抗菌成分的薄膜,形成一道堅實的防護屏障,進一步阻斷微生物的生長路徑。
最后,開發具有環境感知和響應功能的智能包裝,如濕度指示器、氣體濃度監測器等,能夠實時監測包裝內部的溫度、濕度、氧氣及二氧化碳濃度等關鍵參數,并通過無線傳輸技術將數據傳輸至云端或智能終端[3]。管理人員根據這些數據,可以精準調控貯藏環境,如調整溫度、濕度、通風量等,以達到最佳的保鮮效果。
3.3 精準控制貯藏環境
第一,做好溫濕度監控。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部署溫濕度傳感器網絡,實時監測貯藏室內的溫濕度數據,并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進行數據分析與處理,系統能夠自動判斷當前貯藏條件是否處于最優范圍,并據此調節制冷、加濕或除濕設備,確保溫濕度始終保持在設定的理想區間內。
第二,優化貯藏葡萄的氣體成分管理。氣調貯藏是一種通過調節貯藏環境中氣體成分來延長果蔬保鮮期的技術。其主要通過精確控制氧氣、二氧化碳等關鍵氣體成分的比例,模擬出最有利于葡萄保鮮的氣體環境。例如,適當降低氧氣濃度以減緩果實的呼吸作用,減少營養物質的消耗;而適當提高二氧化碳濃度則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延長保鮮期。
第三,改善光照管理,光照是影響巨峰葡萄色澤和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貯藏過程中,可以采取科學的光照管理措施。一方面,通過建筑設計或遮光簾等物理手段避免直射陽光直射貯藏室;另一方面,采用柔和的散射光照明方式,為葡萄提供適量的光照刺激,保證果實的正常生理活動,避免光照對果實的破壞作用。此外,還可以利用光質調控技術,通過調節光源的光譜成分來優化光照效果,進一步提升巨峰葡萄的貯藏品質。
4 結 語
綜上所述,在巨峰葡萄采后保鮮技術的優化與創新過程中,筆者從采后處理優化、包裝材料選擇、精準控制貯藏環境等多個方面入手,提出了一系列科學有效的保鮮措施,從而提高了巨峰葡萄的貯藏品質,延長了保鮮期,降低了損耗,為葡萄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保鮮技術的持續創新,希望能夠進一步提升巨峰葡萄的采后保鮮效果,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美味與健康的葡萄產品。
參考文獻
[1] 梁佳睿,殷貝貝,路帆,等. 商標保鮮卡對巨峰葡萄采后果梗褐變的抑制作用[J]. 食品與發酵工業,2023(10):47-54.
[2] 董成虎,李益,賈思曈,等. 臭氧精準處理對‘巨峰’葡萄保鮮性能的影響[J]. 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23(5):66-72.
[3] 陶詩雨,李忠明,李蓓蓓. 巨峰葡萄采后貯藏保鮮技術研究進展[J]. 食品工業,2016(11):24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