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三角電商巨頭環伺的競爭中,宿遷如何實現突破?其發展路徑對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具有怎樣的啟示?
宿遷,這座位于江蘇省北部、京杭大運河畔的城市,曾是長三角經濟版圖中的“后進生”,近年來卻在電商產業狂飆突進。在長三角電商巨頭環伺的競爭中,宿遷如何實現突破?其發展路徑對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具有怎樣的啟示?對此,共青團宿遷市委副書記亓俊先,宿遷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市貿促會會長章程以及宿遷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耿就政策層面作出了相應解讀。
《青商》:請您介紹一下在自媒體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團組織有哪些創新之舉?
亓俊先: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抖音、快手等平臺在青年群體中快速傳播,自媒體電商也迅猛發展。為此,宿遷團市委以自媒體電商的方式,推動將宿遷的當地農產品線上銷售,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一、辦大賽,集聚振興“領頭雁”
今年1月,團市委聯合市委組織部、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供銷合作社啟動了宿遷市第九屆“創青春”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暨鄉村振興領頭雁電商直播大賽。大賽以青年“新村干”為重點,經過專題培訓、線上分享、帶貨銷售等環節,進一步提升“新村干”的直播帶貨能力。
二、抓培訓,培育自媒體電商
根據青年需求,團市委組織自媒體專家、微博大V等師資至全市各地區舉辦專題培訓班,老師為選手們現場授課和交流,現場培訓青年900余人。組織網紅達人、專家學者通過微信群、直播平臺舉辦了6次線上分享活動,對于青年電商的短視頻編輯、如何快速漲粉進行線上分享。針對粉絲數量較多、影響力較大的自媒體青年,舉辦了宿遷市自媒體菁英訓練營,幫助參賽選手互相交流與學習,進一步加強合作,增強凝聚力。通過線上線下培訓班,累計培訓青年超過1500人。
三、抓實效,促進農產品銷售
為發揮自媒體電商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實效,團市委聯合市供銷合作社,篩選優質農產品,組織直播達人分別到縣區開展專場直播帶貨活動。在各級團組織的對接下,許多農業合作社、種養企業與自媒體青年聯系合作,開通了網絡直播銷售農副產品的渠道。同時,針對青年不同需求,團市委提供了免擔保無抵押的“新農菁英貸”、當日申請當日放款的“青年創業者誠信資金”等多種資金支持。
《青商》:請問目前宿遷市針對電商產業制定了哪些專項政策?這些政策又如何與宿遷“電商名城”的整體定位相結合?
陳耿:近年來,宿遷市委、市政府對“電商名城”這一金字招牌的打造從未止步。2023年9月,宿遷市專門出臺《關于高水平打造“電商名城”的若干措施》(下文簡稱《若干措施》),提出做大總量、拓展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高水平打造“電商名城”。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2024年4月30日,《宿遷市“電商名城”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下文簡稱《行動方案》)正式出臺,讓《若干措施》提出的目標更加具體化。《行動方案》提出,到2026年,宿遷市電商產業發展在全省有引領、在全國有影響,呈現規模化、集聚化、品牌化、品質化、規范化發展態勢,基本建成產業繁榮興旺、多產共融共生、產城互促互進的“電商名城”。此外,宿遷市還在全國設區市率先出臺電商領域地方性法規《宿遷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條例》,為“電商名城”建設提供法治保障。
未來三年,宿遷市將錨定“十百千”目標(到2026年,全市快遞業務量突破10億件,跨境電商、直播電商新增網絡銷售額均超過100億元,網絡零售額突破1000億元),以促進消費、擴大開放為出發點,以促進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攻堅突破現代服務業發展為落腳點,積極發揮電子商務連接線上線下、銜接供需兩端、貫通城市農村、對接國內國外市場的作用,實施“六大工程”(載體建設升級、主體培育登高、產業融合賦能、新興業態領航、開源生態提升、資源要素保障六大方面),推動電子商務成為宿遷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鮮明名片,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青商》:在電商產業的招商引資方面,宿遷有何亮點做法?
陳耿:在招商引資方面,宿遷市主要圍繞招引龍頭企業、轉型傳統企業、挖掘潛力企業三大方面展開工作。
首先,瞄準廣州、深圳、杭州等地舉辦電商(跨境電商)專題招商活動,推動滿邦、司順等電商龍頭企業和蘇豪、龍創通等電商綜合服務企業相繼落戶。全市全年新招引落戶電商、跨境電商項目155個,年銷售額超16億元。
其次,在全省率先出臺《促進“電商+產業帶”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緊扣“615”產業體系,全力打造紡織服裝、汽車零部件等14條電商、跨境電商產業帶,編印跨境電商產業帶出海指引和源頭工廠手冊,推動100余家傳統企業“觸網升級”。
最后,建立重點企業聯系制度,持續跟蹤培育“龍頭型、登高型、成長型”電商企業,鼓勵小微企業依托電商平臺、小程序、社交媒體等開展電商業務,全市累計入庫電商企業超350家。
《青商》:2024年,宿遷實現跨境電商交易額35.5億元、增長27%,連續兩年獲全國綜試區考評第二檔,相關做法多次獲得權威媒體報道。請您介紹一下近年來宿遷在跨境電商領域有哪些創新之舉?
章程:一、探索推出代運營服務,助力小微企業快速出海。對于首次接觸跨境電商的中小微企業,我們明顯發現他們的跨境電商業務能力存在不足。對此,宿遷市商務局與江蘇蘇粵跨境電商綜合服務有限公司進行了溝通協調,探索推出跨境電商代運營服務,較好地解決了當前中小微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能力不足的問題。目前,已成功孵化出宿遷市萬佳美工貿有限公司等數十家中小微企業。
二、實施“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新模式,推動企業合規出海。宿遷跨境電商企業曾面臨無票合規出口困境,針對該問題,商務局主動與江蘇中服焦點跨境貿易服務有限公司合作,通過專班推進、搭建平臺、業務指導,幫助中小微企業利用市采通平臺實現“賣全球”。
三、創新尾貨退貨處置方式,幫助企業無憂出海。尾貨退貨是跨境電商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面臨的普遍性問題,處理不好會嚴重影響企業發展。宿遷通過引導企業設置展示倉庫等方式,成功幫助企業解除這一后顧之憂。比如,三夫戶外在宿遷電商產業園設置尾貨退貨展示倉庫,通過打折展銷吸引了大量國內客戶,為其帶來了可觀的利潤。
四、創新“政府+平臺+高校”服務模式,持續提供有力人才支撐。構建產教融合為核心、職技院校為基礎、電商企業為主體、培訓機構為補充的電商人才共育體系,宿遷市商務局與宿遷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淮海技師學院、開放大學與蘇粵跨境等企業開展定向委培、京東與開放大學共建跨境電商實訓中心、TikTok與宿遷學院共建跨境電商直播基地,形成政府、學校、企業三方參與的創新創業平臺。
《青商》:針對初創企業或者是有創業想法的年輕人,宿遷是否有諸如“跨境電商孵化器”的相關服務?
章程:我市鼓勵各縣(區)和園區改善園區創業環境,完善園區服務功能,建立中長期孵化機制,支持已涉足跨境電商業務的外貿企業和跨境電商賣家做大做強,形成示范引領效應。引導傳統外貿企業和電商企業拓展跨境電商業務,鼓勵高校畢業生及各類技能人才創業聚焦跨境電商業務。
例如,由宿豫區商務局、中國(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聯合主辦,江蘇蘇粵跨境電商綜合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為期22天的宿豫區跨境電商孵化培訓班(第三期),活動一經發布,就受到宿遷本地企業的積極響應,參訓相關企業代表近20人。
此外,還有各類相關的孵化培訓課程,如泗洪縣跨境電商孵化班、宿豫區跨境電商孵化培訓班、泗洪縣跨境電商精英孵化營、亞馬遜跨境電商實操班、亞馬遜跨境電商精英特訓營、宿遷市跨境電商教師培訓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