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楊纘緒升任陜西按察使。當時,皇上給予他先斬后奏的權力,許多人對他都敬怕三分。
楊纘緒的母親饒氏賢淑善良,早在兒子年紀輕輕進入仕途時,她就曾一連幾晚徹夜難眠,深怕兒子濫用權力,不慎制造冤案,乃至草菅人命。思前想后,她打算提醒一下兒子。
一天晚上,饒氏將楊纘緒召進房間,不動聲色地問道:“現在有一案未明,你能斷否?”楊纘緒胸有成竹地回答:“天底下沒有兒子斷不了的案。”
饒氏見他一副心高氣傲的神情,暗暗嘆息,說道:“近日無外人來家,可是接連丟了好幾個雞蛋,不知何人所為?”
楊纘緒想也沒想便答道:“既然沒有外人來訪,那一定是家中的丫環所為?!?/p>
饒氏追問,如若丫環不承認自己做過,該當如何?楊纘緒面帶怒色道:“那就用家法處置,相信她們一定會招供?!?/p>
聽到兒子如此回答,饒氏忍無可忍,大聲怒斥:“這種屈打成招的做法何來公正,難道你以后就這樣斷案嗎?你實在令我失望!”看到母親如此生氣,楊纘緒自知失言,立即跪在母親面前請求原諒。
饒氏拉著兒子的手,語重心長地說:“人命關天之事,萬不可隨意處置。你現在手握生死大權,更應該先查明事情的原委,再辦案不遲?!睏罾y緒點了點頭。
接著,饒氏帶著兒子來到雞舍,查看雞蛋丟失的原因。當發現雞蛋丟失是幾只大老鼠所為后,楊纘緒終于體會到了母親的用心,對自己之前輕率的回答感到羞愧。
從那以后,楊纘緒聽從母親的教導,不錯殺一人。每次糾正一宗錯案,他就在特制的布包里放進一粒砂石。在母親八十大壽時,他將布袋呈上。母親掂了掂布袋,欣慰地說:“你的壽禮何止萬金??!”
楊纘緒一生清正剛直、不附不阿,后來被稱為“狀元之師”,這些都與母親的教導密不可分。饒氏同樣值得稱贊,想必她也明白,授子女以錢財,僅供一時之需,傳后代以德才,方可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