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南通全市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均大幅增長40%以上,企業交付、手持、新承接海工裝備超150艘,部分企業在手訂單已排至2027年,全年總產值更是突破2000億元
船舶海工產業是高端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配套和總裝則是船舶海工產業的兩個核心。在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施衛東建議在發展船舶海工總裝能力的同時,把船舶海工配套產業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主攻方向,打造船舶配套特色產業集群。
在此之前,江蘇省重點打造的“通泰揚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集群”已成功入選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為持續完善產業生態體系,推進新型工業化,2024年以來,江蘇南通在船舶海工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我國船舶工業的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南通船舶工業發達,是我國船舶工業整體實力提升的重要縮影。2024年以來,南通全市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均大幅增長40%以上,企業交付、手持、新承接海工裝備超150艘,部分企業在手訂單已排至2027年,全年總產值更是突破2000億元。
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南通打造更強產業鏈條。截至2024年9月,規上企業(旨規模以上企業,以年產量作為企業規模的標準)37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7家,中遠海工、招商局重工、振華海工、中集太平洋、惠生清能等總裝企業,以及政田重工、力威機械、海蘭信、潤邦重機等配套企業聚鏈成群。
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南通鍛造更多大國重器。數據顯示,2024年,南通75%的船舶海工企業建有技術中心,其中國家級4個、省級65個,省船舶海工技術創新中心、東南大學海洋高等研究院等科研機構紛紛落戶。全球最大2.4萬標箱集裝箱船、全球最大雙燃料汽車滾裝船等40多個首制產品從這里走向世界。
以彰顯特色為原則,南通建造更優平臺載體。截至2024年9月,依托港口岸線和腹地資源,南通高標準建設了8個專業園區,其中,啟東海工船舶工業園總裝水平全國領先,海門高技術船舶海工裝備產業園加快打造豪華郵輪配套產業鏈,崇川船舶配套工業集中區集聚效應顯現,南通開發區船舶海工產業園產品高端化更加凸顯,南通創新區聚力建設船舶海工服務業集聚區。
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南通營造更好發展生態。在人才引培方面,2024年以來,南通會同工信部人才中心共建國家專項人才集聚區,引進海內外專家近100人;南通職業大學、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組建3個產教聯合體,每年培養相關領域工程師超500人、高技能人才上萬人。
展望未來,南通將聚力推動海洋經濟全產業集聚發展,錨定船舶海工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國際化方向,促進研發設計、集成總裝、檢驗認證、維修運營等船海專業服務與生產制造協同發展,奮力向世界級船舶海工集群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