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養更多大國工匠和各級工匠人才為引領,帶動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建設,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撐
在去年全國兩會上,新質生產力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的關注熱點?!耙l展新質生產力,就要建設符合新質生產力要求的新型勞動者隊伍”。這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西安動車段動車組機械師董宏濤在深入思考后所作的表述。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董宏濤提出了《關于出臺高校或高職院校建立勞模工匠班相關制度的建議》。建議鼓勵支持更多高校開設勞模和工匠人才學歷提升班,并進一步上升為制度,使學習提升政策能惠及更多產業工人。
“中國式現代化真的需要知識型、技術型的新時代產業工人。”董宏濤表示,新時代的產業工人不但要在業務上精益求精,還要夯實理論基礎,這樣才能不斷開拓創新,推動核心技術突破。全國總工會對此答復,將整合全國工會系統內外教育資源,為全國勞模工匠、產業工人群體提供更加全面、系統、深入的技能學習和創新創造機會。
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就促進產業工人知識更新和學歷提升提出一系列舉措。
《意見》提出,堅持系統觀念、問題導向、守正創新,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團結引導產業工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主力軍作用。以培養更多大國工匠和各級工匠人才為引領,帶動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建設,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撐。
據了解,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7年來,“產改”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效,產業工人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
在這一進程中,也面臨不少新情況。比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還存在一些體制機制障礙,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需要進一步完善落實,特別是新技術新業態快速發展對制造業產業工人隊伍穩定帶來新挑戰。
《意見》的出臺,就是要以更有力的改革舉措、更強大的政策合力破解難題,進一步增強產業工人的成就感獲得感幸福感,激發產業工人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潛能。
《意見》為進一步深化“產改”指明了方向,激勵廣大產業工人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頑強的奮斗、更加智慧的創新,全身心投入偉大事業,以技能成就夢想,以匠心鑄就未來。
“有了知識,咱工人才更有力量。”國家對產業工人成長成才的高度重視,讓董宏濤備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