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落實中央預算內投資5.66億元,用于支持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極大地改善了三峽庫區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條件
三峽庫區作為長江流域的重要生態屏障,其綠色發展轉型關乎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影響著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生態安全。為此,在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臺盟中央副主席吳國華提出了《關于加快三峽庫區生態財富轉化為經濟財富的提案》,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以實際行動做出積極回應,在項目實施、品牌建設、科技支撐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加速了三峽庫區農業綠色發展進程。
在項目實施上,農業農村部加強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的聯動,給予了三峽庫區大力的支持。近三年,落實中央預算內投資5.66億元,用于支持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極大地改善了三峽庫區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同時,通過創新信貸等金融產品,撬動社會資本投資,進一步加速了庫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進程。此外,國家還積極支持三峽庫區內的多個縣(市、區)建設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通過先行先試,總結出一批符合當地資源條件的農業綠色發展技術模式和典型案例,為區域農業綠色發展提供了有力引領。
在品牌建設方面,農業農村部以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為抓手,不斷強化基礎支撐,加強品牌管理。江津花椒、恩施土豆等一批產業優勢突出、市場空間潛力大的農業精品品牌脫穎而出,成為三峽庫區農業品牌建設的重要成果。同時,國家還通過制定實施方案、開展電商培訓等品牌幫扶措施,支持三峽庫區的脫貧縣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帶動農民穩定增收。利用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展會節慶活動,三峽庫區的優質農產品品牌得到了廣泛宣傳和推廣,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在產業升級方面,農業農村部堅持以綠色為導向,推動農業與食品加工業、生產服務業融合發展。通過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和農業產業強鎮等措施,三峽庫區的農產品生產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得到了協同發展,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得到了完善。同時,農業農村部還加強了倉儲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引導三峽庫區利用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支持產地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為農產品的保鮮、儲存和運輸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科技支撐方面,農業農村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農業科技創新,加強科研平臺建設。通過支持湖北、重慶等地開展農業農村大數據試點、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等措施,三峽庫區的農業數字化、科技化發展取得了顯著進展。一系列突破性品種的培育、機械化裝備的創制以及農業科技平臺的建設,為三峽庫區的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