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接手六(5)班,原先的班主任就對我說:“這個班有個叫花穗的孩子,性格比較特殊,你得多留意一下。”
開學第一天,升旗儀式開始,大家都認認真真地敬禮,只有那個扎著馬尾叫花穗的孩子,直愣愣地站在隊伍中間,一動不動。我有些不悅,走到她身邊,輕聲示意她敬禮。沒想到她竟然瞪了我一眼。
我重復了一遍,語氣加重了些。她依舊沒有搭理我。于是升旗儀式結束后,我決定帶她到辦公室好好談談。
“老師,花穗在升旗儀式從來不敬禮的。”班長看出我的意圖,小聲提醒我。
此時,花穗的眼睛紅了,仿佛隨時都會哭出來。我意識到情況不對,連忙伸手去摸她的袖管,想安慰她一下,卻意外地發現她兩只手都只有四根手指。那一刻,一股慚愧感襲來,我想向她道歉,卻怎么都說不出口。我只好告訴她:“以后升旗儀式,你可以不用敬禮。”她聞言,只是不屑地搖了搖頭,眼神中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黯然。
從那以后,我試著去包容她,允許她不上體育課,她犯錯了,我也不會去批評她,可她對我,似乎還是有淡淡的疏離感。
六一會演即將到來,班里決定組織一個大合唱,歌曲是《揮著翅膀的女孩》。
在排練的過程中,有一個揮手的動作。花穗因為無法完成這個動作,在人群中顯得格外尷尬。我本想去掉這個動作,但考慮到表演的完整性,于是對花穗開門見山道:“穗穗,這個活動你就先不參加吧,下次有別的活動我再叫你。”
花穗的眼圈又一次紅了,她對我說:“老師,我知道您一直都很照顧我,但您能不能讓我也像大家一樣,也有上臺表演的機會?”
我愣住了,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陣酸澀。由于殘疾,花穗一直被特殊照顧,但這種“照顧”其實是種偏見,她需要關心,更需要尊重。
我反思了好久,我想,也許我可以讓花穗成為節目的亮點,讓她在舞臺上綻放自己的光芒。沒有完整的雙手,那就用愛讓她長出翅膀來,我在網上給花穗定制了一雙特別的“翅膀”。
演出那天,全班同學都精神飽滿地唱著歌,當歌曲達到高潮時,其他同學揮動著雙手,而花穗則驕傲地舉起了她特制的“翅膀”。周圍同學的笑臉遮住了她那因殘疾而不便展示的手,她的“翅膀”在舞臺上異常奪目。那一刻,她仿佛真的變成了一只自由飛翔的小鳥。她的笑容明媚而自信,完全沒有了之前的冷漠和防備。觀眾被她的表演深深吸引了,紛紛鼓掌歡呼。
從那以后,花穗變得開朗起來,愿意與同學們交流和玩耍了,臉上經常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那時,我終于明白,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毫無原則的偏愛,而是基于平等,去尊重每一個蓬勃向上、努力生長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