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圍繞少兒網球特色課程,對其與智慧體育領域中穿戴式傳感器的融合應用展開了深入且全面的探索。精心設計并開展了一系列應用實踐,在不同年齡段、不同網球基礎的少兒群體中及多個教學訓練場景中引入穿戴式傳感器。研究成果深度揭示了融合應用在少兒網球教學訓練中的成效、學習興趣激發以及運動表現提升等方面所產生的顯著影響。研究結果清晰地表明,少兒網球特色課程與穿戴式傳感器的融合應用,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它不僅能夠極大提升教學與訓練質量,為教學效果的優化提供有力支撐,而且為少兒網球教育的創新發展開辟了全新路徑與方法,為智慧體育在少兒體育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實踐范例與理論依據,有望推動少兒體育教育模式的變革與升級。
關鍵詞:智慧體育" 穿戴式傳感器" 少兒網球" 特色課程
中圖分類號:G8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5)-07-132-3-XWJ
隨著科技的進步,智慧體育逐漸成為現代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少兒體育教育領域,如何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和訓練效果,已成為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員關注的焦點。少兒網球作為一項對技術和體能要求較高的運動,其教學方法的創新對于培養青少年的興趣和技能尤為重要。穿戴式傳感器作為一種新興的智慧體育工具,能夠實時監測運動員的動作質量,提供精確的數據反饋,從而有助于優化訓練過程和提高教學效果。因此,研究少兒網球特色課程與穿戴式傳感器的融合應用不僅有望突破傳統教學訓練模式的瓶頸,更能為少兒網球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實現個性化精準教學、科學評估以及優化學習體驗等多重目標。
1、少兒網球特色課程與智慧體育融合應用的內涵及價值
少兒網球特色課程與智慧體育的融合,是教育領域順應時代發展的創新之舉,為少兒網球教學與訓練帶來了全新的活力與機遇。這一融合模式有著豐富且獨特的內涵,并在多個維度上展現出不可忽視的價值。
1.1、內涵
智慧體育是以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現代科技為基礎,致力于為少兒網球特色課程構建一套全面且智能的教學應用體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傳感器發揮著關鍵作用,它能夠實時收集學員移動距離、心率、運動負荷等多維度數據,這些數據經過系統分析后,能精準地揭示出少兒網球在技術動作、體能運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教練依據這些詳細且精準的數據反饋,為每一位少兒量身定制個性化的訓練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智慧體育強調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體育教學與訓練的效率和質量,實現體育教育的現代化和智能化。
1.2、價值
(1)提升體育教學效果。
智慧體育能夠實時提供的精準數據反饋,讓教練能夠迅速洞察少兒網球的技術短板。教師可以更精準地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身體狀況,從而制訂個性化的教學計劃,提高教學效率。在少兒網球特色課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實時監測自己的運動數據,如心率、運動量等,從而更加科學地調整自己的訓練強度有通過實時數據發現少兒練習時的移動存在問題,教練便可以針對性地設計一系列移動訓練。這種基于數據的精準教學,能夠使少兒更快地掌握網球的基本技能。
(2)激發學習興趣。
將現代科學技術融入少兒網球課程,極大地提升了課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對于好奇心旺盛的少兒群體而言,智慧體育現代技術所營造的場景充滿了新奇感和互動性,這些豐富多樣的體驗,能夠充分調動少兒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參與。
(3)培養綜合素養。
智慧體育設備實時反饋的數據,要求少兒學會自我分析和總結。在教學與訓練過程中,少兒通過觀察數據變化,了解自己的身體優勢與不足,進而主動調整訓練策略。這一過程有效地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同時,數據化的評價體系培養了學員的數據意識和科學精神。他們逐漸學會運用數據來評估自己的進步,以科學的態度對待訓練,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4)助力科學訓練。
通過長期跟蹤少兒的訓練數據,教練和家長可以清晰地了解學員的成長軌跡。分析一段時間內學員的體能數據變化,判斷其是否達到了相應的訓練目標。基于這些數據,能夠制訂出更科學、更符合個體發展的訓練計劃,避免因過度訓練導致受傷風險增加,或因訓練不足而影響技能提升。這種科學的訓練方式,有助于促進學員的健康成長,確保他們在網球學習道路上穩步前行。
(5)培養終身體育意識。
通過智慧體育平臺,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自己的運動成果和進步過程,從而增強對網球運動的興趣和熱愛。這種興趣和熱愛將有助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養成堅持鍛煉的好習慣。
2、少兒網球特色課程與智慧體育融合應用實施路徑
2.1、理論基礎與相關概念解析
(1)少兒網球特色課程概述。
少兒網球特色課程是指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特點設計的網球教學活動,旨在通過趣味性和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激發兒童對網球運動的興趣,培養其基本技能和身體素質。課程注重游戲化教學,強調基本動作的準確性和協調性訓練,以及規則意識的培養。特色課程的設計要考慮到兒童的年齡、身體條件和認知水平,以確保教學內容的適宜性和有效性。
(2)智慧體育及其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智慧體育是依托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于傳統體育領域而催生出的全新體育模式。它以智能硬件設備為基礎,借助功能強大的軟件系統,對體育活動全流程產生的海量數據進行實時、精準的采集與深入分析,從而實現對體育場景的智能化管理、對運動訓練的科學化指導,全方位提升體育參與者的體驗與運動效果。在體育教學場景中,智慧體育有著極為廣泛且多元的應用。各類智能穿戴設備發揮著關鍵作用,這些設備能夠實時監測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心率、運動距離以及運動時長等關鍵數據。教師通過配套的教學管理軟件,可隨時查看學生的這些數據信息,從而精準把握每個學生當下的運動強度。一旦發現部分學生運動強度過高或過低,教師能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與節奏,有效避免因運動強度不當引發的運動傷害,確保體育教學的安全性與科學性。大數據分析在推動體育教學個性化發展方面扮演著核心角色。學校通過定期的身體素質測試、日常體育課堂表現記錄以及階段性體育考核等途徑,積累了豐富的學生體育數據。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教師能夠深入挖掘這些數據背后隱藏的信息,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運動能力水平、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學習進步趨勢等。基于這些詳細且精準的分析結果,教師能夠為每個學生量身定制專屬的體育教學方案,包括個性化的教學內容、訓練計劃以及評價方式。
(3)智慧體育(穿戴式傳感器)的原理與應用優勢。
①穿戴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穿戴式傳感器作為智慧體育的核心組件,其工作原理基于先進的傳感技術和數據分析算法,精準地捕捉運動者的動作數據,包括身體的運動軌跡、心率、速度等。通過內置的微型處理器和無線傳輸模塊,將采集到的數據迅速傳輸至終端設備,經過專業軟件的分析和處理,轉化為直觀、易懂的圖表和報告,為后續的教學和訓練提供科學依據。
②在體育領域的應用優勢
在體育教學和訓練領域,穿戴式傳感器展現出了顯著的應用優勢。其一,實時精準監測:穿戴式可在運動全程不間斷收集運動者的數據,為用戶提供實時反饋,且傳感器精度高,能捕捉細微運動變化,為科學訓練提供可靠依據。其二,個性化指導:基于采集的大量個人數據,設備分析用戶獨特的運動模式和身體狀況,給出個性化建議。其三,提升運動安全性:持續監測關鍵生理指標,一旦指標超出安全范圍,立即發出預警。其四,激發運動積極性:以直觀、可視化方式向用戶呈現運動數據,用戶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能增強運動成就感和自信心,形成良好運動氛圍,從而堅持鍛煉。
2.2、融合應用的實踐方案
(1)課程設計。
為實現少兒網球特色課程與穿戴式傳感器的有機融合,精心設計了一套全面且系統的課程。根據少兒的年齡、身體發育狀況和網球技能水平,將課程劃分為基礎啟蒙、技能提升和競技拓展三個階段。在基礎啟蒙階段,主要通過趣味性的游戲和簡單的練習,讓少兒熟悉網球的基本規則和器材,同時佩戴傳感器監測他們的基本運動參數,為后續教學提供初始數據。在技能提升階段,引入網球技術動作教學,如正手、反手擊球和發球等,利用傳感器實時反饋及時調整運動動作及負荷。在競技拓展階段,則安排模擬比賽和團隊對抗,通過傳感器收集比賽中的運動數據,包括移動速度和心率變化等,進行賽后分析和總結,有針對性地改進戰術和技術。
(2)教學方法。
①融合應用的模式構建
融合應用模式的構建基于“感知—反饋—調整”的循環機制。旨在實現教學過程的個性化和動態優化。首先,通過穿戴式傳感器實時感知學生的運動數據;其次,將收集到的數據通過智能分析系統進行處理,生成可視化的反饋信息;最后,教師根據反饋信息調整教學計劃和訓練內容,學生則根據反饋調整自己的技術動作。
②實施策略與步驟
實施策略的第一步是選擇合適的穿戴式傳感器設備,并進行必要的校準和測試,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第二步是設計符合少兒網球教學特點的課程內容,并將傳感器技術融入其中。第三步是在教學過程中實時監控學生的運動數據,及時提供反饋。第四步是根據數據分析結果調整教學計劃和訓練強度。最后一步是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評估和總結,不斷優化教學模式。
③研究對象與實驗設計
本實證研究的研究對象為無錫市太湖實驗小學的學生,年齡范圍在8—11歲之間。實驗設計采用了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分組方法,每組各40名學員。對照組接受傳統的網球教學方式,而實驗組則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融入穿戴式傳感器技術。實驗周期為10周,每周進行2次訓練課,每次課時長為40min。實驗期間,實驗組學員在每次訓練中佩戴傳感器設備,以收集運動數據。
④數據收集與處理方法
數據收集主要通過穿戴式傳感器完成,包括學員的運動軌跡、心率等指標。所有數據通過無線方式實時傳輸至數據庫。數據處理采用專業的體育數據分析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清洗、整合和分析。
(3)評估體系。
建立了一套基于傳感器數據和教師專業觀察相結合的綜合評估體系。傳感器數據主要用于量化評估少兒的網球技能水平,如移動距離、運動心率等指標的變化,反映身體素質的提升情況。教師則通過現場觀察,對少兒的學習態度、團隊合作精神、運動負荷狀態等進行定性評估。定期將定量和定性的評估結果進行綜合分析,為每個少兒生成詳細的學習報告,清晰地展示其進步和不足之處,并據此為后續教學制訂個性化的計劃,確保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結論與建議
3.1、教學質量提升
通過融合應用,教學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教練能夠依據傳感器提供的精確數據,洞察每個少兒的學習細節,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使教學策略更具針對性和適應性。這種基于數據驅動的教學決策模式,可大大減少教學的盲目性和主觀性,確保每個教學環節都能精準地滿足少兒的學習需求,從而有效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3.2、增強學習興趣
新穎的教學方式可極大地激發少兒的學習興趣。實時的數據反饋讓他們能夠直觀地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和軌跡,這種即時的成就感和自我認同感可有效地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科技元素的融入,使網球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吸引少兒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從“要我學”轉向為“我要學”。
3.3、改善運動表現
通過穿戴式傳感器等設備,學生能夠實時了解自己的運動數據和成果,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激發他們的參與積極性。整個過程如同參與一場有數據反饋的“運動游戲”,激發其好奇心與競爭意識,提高其課堂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這種實時反饋機制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學生的運動表現顯著提升。通過長期的數據跟蹤和對比分析,能夠清晰地看到少兒在網球運動能力上的逐步提升,為他們未來在網球領域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3.4、預防損傷
傳感器數據在運動損傷預防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通過監測運動中的動作模式和生理負荷,能夠及時發現異常的運動姿態和過度疲勞的信號。教練可以根據這些預警信息,及時調整訓練強度和方式,指導少兒進行正確的熱身和放松活動,從而有效地降低運動損傷的發生風險,保障少兒在健康的前提下進行網球訓練。
3.5、有效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通過對學生體能測試數據對比發現,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實驗組學生立定跳遠的平均成績提高了4cm,50m往返跑的用時縮短了1.5s左右,肺活量平均提高了300mL。少兒網球特色課程與智慧體育的融合,使學生能夠更加科學、系統地進行體育鍛煉。穿戴式傳感器可以監測學生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確保學生在安全的前提下達到最佳的鍛煉效果,進而有效增強其身體素質。
4、結語
少兒網球特色課程與智慧體育(穿戴式傳感器)的融合應用在實踐中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和價值。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成本的逐漸降低、教師培訓的加強,這種融合應用必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期待這種融合能夠更好地在體育教育中得到推廣和普及,為培養新一代優秀的體育人才提供更加科學、高效的教育模式。希望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將這種融合應用拓展到其他體育項目中,推動整個青少年體育教育事業向著更加智能化、個性化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瀚,張立,劉秀超.大數據賦能網球教學智慧化轉型的內在機理與推進策略[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3,31(8).
[2]王華良.小學短式網球興趣小組教學過程設計實證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3.
[3]丁秀娟.高校體育教學研究與實踐——評《新時代高校體育教學的多維研究與運動教育模式探索》[J].中國教育學刊,2023(4).
[4]劉超,董翠香,田來,等.基于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的體育課堂教學行為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1,36(4).
[5]賀越先,孔慶濤,王建,等.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體系構建[J].體育學刊,2022,29(2).
基金項目:本文系無錫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立項課題“運動育雅——少兒悅動網球校本課程開發研究”(項目編號為:H/D/2020/04)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王濤(1981-),男,漢族,安徽阜陽人,碩士研究生,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梁曉霞(1985-),女,漢族,山東威海人,碩士研究生,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胡繼展(1993-),男,漢族,江蘇宿遷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