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委員,聽說俺村在打造庭院經濟,政府還能貼息貸款,我家院子去年好好拾掇了一下,反正放著也是放著,不如你們幫我好好打造一下,交給政府我放心,能多掙點錢。”磙子坪村董戰峰對前來實地考察的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廟子鎮黨委委員馬俊浩說道。隨后幾天時間里,董戰峰家的空閑庭院就被廟子鎮機關工作人員“揭榜”,目前正在積極對接改造項目。
2024年,位于廟子鎮東溝段的全市首條音樂公路通車以后,東溝的鄉村運營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這條公路不僅為游客帶來獨特駕乘體驗,更如一條“金絲帶”,拉動沿線文旅產業蓬勃發展。
沿著東溝旅游示范帶,春風柿集、開元觀堂、大荒地民宿集群、土門驛站、“鯢說新語”咖啡等項目如繁花般落地生根,“百村千宿”民宿單體建設也開展得熱火朝天。豐富的旅游業態,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體驗,也讓村民們看到了商機。
在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東溝各村在“方寸之地”上做文章,通過政府政策引領、各村組織引導、鼓勵群眾參與的方式,讓群眾利用自有院落及周圍的土地、空間等,發展以特色種植養殖、鄉村旅游為主要產業、群眾增收為目標的庭院經濟。
廟子鎮結合東溝磙子坪村、桃園村實際情況積極謀劃,整合資源,實地考察村內的空閑庭院、空閑宅基地等閑置資源,全力挖掘庭院經濟潛力,通過召開探討會商議“庭院經濟”發展思路,征求村民意見及建議,統一群眾思想,動員村民抓住鄉村旅游發展風口,做好“庭院經濟”前期規劃;同時通過召開培訓會,將有意愿的農戶集中起來,邀請縣民宿協會副會長為大家傳授經驗,幫農戶精準選擇有潛力的產業與業態,滿足定制化、個性化、差別化服務需求,發展“庭院+餐飲”“庭院+烘焙”“庭院+非遺”“庭院+農耕”等模式,衍生出“院院不同、各美其美”的不同IP。
“庭院經濟既能盤活閑置院落和土地資源,也可以為無法外出務工的農村勞動力提供家門口的就業機會。”廟子鎮黨委委員馬俊浩說道。
作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的重要抓手,政府去年對東溝77戶農戶進行了房改,讓房屋舊貌換新顏;同時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對道路兩側進行綠化,美化了鄉村環境,為發展庭院經濟打好基礎。
為了鼓勵農戶大力發展庭院經濟,今年年初,鎮政府新制定了《欒川縣廟子鎮東溝白云·桃源里庭院經濟發展獎補方案》。方案里既有針對農戶改建庭院所需的貸款貼息,也有根據農戶經營產業發展規模及投資運營情況,實施1000—5000元的差異化資金補貼,打消了農戶發展的后顧之憂,真正實現了產業有奔頭、鄉村有看頭、村民有賺頭,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為推動重點項目建設與青年干部一線鍛煉提升互促共贏,鎮政府制定《廟子鎮實施三項機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工作方案》,深化實施專班推進、揭榜掛帥、競爭評價三項機制,為想干事者提供機會,同時助推庭院經濟發展邁向新高度。通過報名揭榜掛帥人員對農戶一對一幫扶,帶動農戶探索“庭院經濟+”產業,從建設到運營全程為農戶出謀劃策、保駕護航,鼓勵村民利用抖音直播等新媒體,幫助村民廣泛宣傳庭院經濟農產品,增加庭院農產品的曝光度。
目前,廟子鎮東溝庭院經濟發展方向明確,發展勢頭強勁,已有20余戶群眾報名參與改造,經過考察初步確定13戶農戶進行重點打造,預計改造成功后帶動群眾就業50余人次,年收入增加近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