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懸掛式山藥播種機設計與試驗

2025-04-02 00:00:00馬天王會強張勇李文翔孫玉林孫廣軍
中國農機化學報 2025年3期

摘要:

針對河北地區種植山藥地塊小、種植分散、人工種植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結合山藥的種植農藝,設計一種能夠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工序的懸掛式山藥播種機。對播種機的工作原理以及關鍵部件的相關參數進行闡述;并以種植合格指數與種植均勻度變異系數為評價指標,對山藥種莖在排種、導種和投種的過程進行分析,確定影響上述指標的因素為排種系統線速度、行進速度和投種高度;進行Box—Behnken田間試驗,確定最優因素參數組合。結果表明,當排種系統線速度為0.315m/s、機器的行進速度為0.128m/s、投種高度為11.1mm時,種植合格指數為93.59%,種植均勻度變異系數為3.14%,達到所需的農藝要求。田間驗證試驗表明,單行雙壟山藥播種機性能優良,能夠實現單粒精播的要求。

關鍵詞:山藥;懸掛式播種機;三角式排種;參數優化;單因素試驗;正交試驗

中圖分類號:S225.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553 (2025) 03-0040-09

收稿日期:2023年9月7日" 修回日期:2023年11月13日*

基金項目:河北省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研發項目

第一作者:馬天,男,1998年生,河北保定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智能化農業裝備與制造技術。E-mail: 1207960292@qq.com

通訊作者:王會強,男,1978年生,河北唐山人,博士,教授,碩導;研究方向為金屬材料熱處理、智能化農業裝備與制造技術。E-mail: 317395437@qq.com

Design and test of hanging yam seeding machine

Ma Tian1, Wang Huiqiang1, Zhang Yong2, Li Wenxiang3, Sun Yulin4, Sun Guangjun5

(1.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1, China;

2. Baoding Polytechnic Secondary Professional School, Baoding, 071000, China;

3. Guantao Feixia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Handan, 056000, China;

4. Hebei Field Water-saving Irrigation Equipment Co., Ltd., Handan, 056000, China;

5. Tangshan Lij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mall plots, scattered planting, high labor costs, and low efficiency in yam cultivation in Hebei Province, this paper designs a hanging yam seeding machine that can complete the processes of ditching, fertilizing, sowing, mulching, and suppression in a single operation, based on the agricultural practices for yam planting.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eeder and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of key components are explained. The process of yam seed stem in seed placement, guiding, and sowing is analyzed using planting qualification index and planting uniformity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Factors affecting the above indicators are determined as the linear speed, travel speed, and sowing height of the seed placement system. A Box—Behnken field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factor parameter combin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linear speed of the seeding system is 0.315m/s, the travel speed is 0.128m/s, and the sowing height is 11.1mm, the planting qualification index is 93.59%, and the planting uniformity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is 3.14%, meeting the required agronomic standards. Field verification tests confirm that the single-row double-ridge yam seeder has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can achieve the requirements for single-seed precision sowing.

Keywords:

yam; hanging seeding machine; triangular seed placement; parameter optimization; single factor test; orthogonal test

0 引言

山藥是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地下塊根。山藥內含淀粉、蛋白質、必需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1]。山藥作為一種“藥食同源”的作物,除可食外,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因其含有山藥多糖、尿囊素、皂苷、黏液蛋白、植酸和黃酮等多種物質[2],具有調節和降低血脂、抗衰老、調節和促進腸胃功能、抗氧化、抗腫瘤等藥理作用,得到廣大中藥研究者的長期關注。

目前國內外針對山藥播種機相關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2]。山藥種植方式主要是挖溝種植,山藥塊根生長時入土很深,要求深耕土地,目前沒有相應農機具能夠實現全套山藥種植流程,只能手工種植或半機械化種植,這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3]。青島農業大學基于仿生學的原理,嘗試模擬人抓取的動作,設計了推送式和抓取式排種器來代替人工放種問題,能將1機3人作業變成1機2人作業,解決自動排種的難題,從而降低山藥播種的人工成本,但其工作的可靠性和適用性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論證[4, 5];山東農業大學設計了一款雙鏈輸送結構的人工輔助自走式山藥種植機,但其結構復雜、價格昂貴,不適用于河北地區種植模式的推廣[1];河北某公司設計了一款復合式山藥旋耕機,但其只能針對單一品種山藥進行種植,不利于推廣[6];徐州某公司設計了一種山藥播種機用排種裝置,其采用轉輪組帶動托盤進行播種,但作業的穩定性有待進一步研究,且該機械只能單行作業,種植效率較低[7];青島某公司采用鏈槽式結構設計了一款山藥播種機,能夠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播種、覆土和鎮壓等工序,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8],但其適用范圍、適應能力還需要進行改進和優化。以上研究為山藥播種機的設計提供了技術參考。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結合河北地區小地塊、分散形種植模式[9, 10]與山藥種植農藝要求,本文設計一款單行雙壟山藥播種機,以種植合格指數與種植均勻度變異系數為評價指標,對山藥種莖在排種、導種和投種的過程進行分析,確定影響各指標的因素,并開展田間試驗,確定最優參數組合。

1 整機結構與工作原理

1.1 整機機構

山藥種植機主要由排種系統、排肥系統、開溝起壟系統、覆土鎮壓系統等部件組成,如圖1所示。

山藥種植所需土壤多為沙性土壤且在種植前需要進行提前灌溉,種植壟型間距較短。傳統的拖拉機尺寸無法合理適應山藥種植壟型,故采用微型履帶拖拉機。相較于傳統拖拉機,微型履帶拖拉機的優勢:(1)履帶式底盤節約工作空間、轉彎半徑小、機動性強、牽引效率高[11];(2)在濕潤的土壤環境下種植山藥時,不易打滑、通過性好;(3)對土壤單位面積壓力小,不易破壞種植地壟[12]。

1.2 工作原理

雙行山藥種植機采用三角鏈式結構排種子,具體結構如圖2所示。該機通過三點式懸掛與特性行寬的微型履帶拖拉機聯接,履帶拖拉機牽引種植機行走;鎮壓地輪隨著履帶拖拉機前行轉動,兩鎮土地輪中間的傳動為內六角軸,主動鏈輪與內六角軸配合,通過鏈條將動力傳輸到從動內六角軸,從動內六角軸兩側連接錐形齒輪,通過錐形齒輪嚙合將動力傳輸到排種鏈輪主動輪,并將種料排放到靴式開溝器開出的種溝;后置的開溝起壟裝置、覆土裝置和鎮壓地輪裝置完成對種料的開溝、起壟、覆土和鎮壓。通過調節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的傳動比來控制株距的大小。

1.3 主要技術參數

山藥和馬鈴薯都是典型的根莖類作物,因此參考GB/T 6242—2006《馬鈴薯種植機試驗方法》、NY/T 1066—2006《馬鈴薯等級規格》中的技術規范,設計雙行山藥種植機,適用于種植單壟雙行山藥的種植模式。種植機主要參數如表1所示,種植主要參數如圖3所示。整機工作幅寬1150mm,在壟溝挖出100mm深的種溝,開溝間距為380mm,按照80~100mm株距將山藥種按順序放到山藥溝內,將土覆蓋在山藥種段表面,蓋土厚度為80~100mm。

2 關鍵部件設計

2.1 排種系統主動鏈輪

在導種過程的第二狀態時,主動鏈輪速度過快可能導致種莖被甩出,進而導致種莖受傷或漏種的情況。因此,需要計算種莖不被甩出的最小輸送主動鏈輪的直徑,如圖4所示。

以山藥種莖質心為原點建立坐標系,臨界狀態下保證種莖不被甩出應該滿足式(1)~式(5)。

∑Fx=FIsinδ+FS-mgcosθ=0

(1)

∑Fy=FIcosδ+FN2-mgsinθ≤0

(2)

FS=μmgcosθ

(3)

FI=mv21 000R

(4)

R=D+d2

(5)

式中: ∑Fx——

種莖在x方向所受的合外力,N;

∑Fy——

種莖在y方向所受的合外力,N;

FN2——

護板對種莖在y軸方向的支持力,N;

FS——

護板對種莖在x軸方向的摩擦力,N;

μ——

種莖與鐵板的摩擦系數;

m——山藥質量;

g——重力加速度;

FI——轉動慣性力,N;

δ——

FI與y軸夾角,(°);

θ——重力與x軸夾角,(°);

v——輸送鏈運動線速度,m/s;

R——種莖質心到鏈輪中心半徑,mm;

d——主動鏈輪分度圓直徑,mm;

D——種莖直徑,mm。

μ取0.26,聯立式(1)~式(5)得

d≥2v2(sinδ-μcosδ)g(sinθ-cosθ)-D

(6)

通過預試驗得知,人工放種能夠匹配的最高輸送鏈運動線速度為0.5m/s。為保證工作效率,取最高線速度進行計算得d≥16mm,綜合考慮選取08A型號鏈輪,鏈輪分度圓直徑選取20mm。

2.2 放種槽與鏈條

如圖5所示,山藥種一般為直徑15~25mm、長70~100mm的圓柱體,極個別的山藥種為片狀,其寬度為35~40mm。為滿足放種槽能夠適應不同尺寸的山藥種段,同時方便人工放種,確定種槽的尺寸為150mm×50mm×45mm。如圖6所示,種槽為“L”形護板和“一”形護板交錯配合在兩條平行的單邊帶耳彎板鏈單孔鏈條上。為防止鏈條圍繞主動輪轉動時兩護板之間的縫隙損壞山藥種,護板寬度應大于山藥種的直徑,因此,護板寬度設置為25mm。根據放種槽的尺寸確定鏈條采用08A型號,節距為12.7mm,彎板孔中心距為25.4mm。

2.3 后置懸掛系統

由于微型履帶拖拉機沒有適配的懸掛結構,因此,參照GB/T 1593—2015《農業輪式拖拉機 后置式三點懸掛裝置 0、1 N、1、2 N、2、3 N、3、4 N和4類》對后置懸掛系統進行設計。后懸掛系統結構如圖7所示,該機械結構為六連桿結構,10個運動副,7個活動部件,自由度為1。該結構包括上拉桿、下拉桿、提升液壓油缸、提升臂、提升臂連桿、提升桿、懸掛點聯銷和立柱[10]。該結構主要是通過提升液壓油缸帶動提升臂連桿運動,提升臂跟隨提升臂連桿運動,因此,外提升臂帶動下拉桿進行作業。后置懸掛系統的各項參數如表2所示。

2.4 提升液壓油缸

2.4.1 液壓泵的選擇

考慮到農業機械工作環境惡劣以及使用壽命的問題,故選用簡單結構、對油液污染不敏感、使用維修方便的齒輪泵[13]。各種常見的機械設備液壓系統壓力如表3所示,農業機械的工作壓力為10~18MPa,本研究選擇液壓系統工作時的最大壓力為16MPa。

2.4.2 液壓油缸力學分析

提升液壓油缸一端安裝在牽引裝置的機架上,另外一端與后置懸掛的提升連桿配合,通過操作提升桿在液壓油的壓力下對山藥播種機實現提升功能。因此,對提升液壓油缸進行參數計算。

在后置播種機提升到最高處時,狀態如圖8所示,后置懸掛為平面六桿機構,其中A、B、C、D和E均可視為鉸鏈,其中C為提升臂、提升桿、上拉桿和提升液壓缸4個構件形成的復合鉸鏈,具有3個轉動副,局部自由度為1。為方便計算,將整體結構分為a、b和c三個區域分步計算,其中3個區域的受力分析簡圖如圖9所示。

如圖9(a)所示,以鉸鏈B為基準建立坐標系,其中G為種植機自身的重力(取種植機的滿載質量計算得2500N),種植機重心與鉸鏈B的水平距離為LOBx(714mm); F1為提升臂在A鉸鏈處對種植機的約束力,其與鉸鏈B的水平距離為LABx(24mm)、豎直距離為LABy(222mm),F1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α(24.67°);下拉桿在B鉸鏈處所受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約束力分別為F2x和F2y,平衡方程如式(7)~式(9)所示。

∑Fx=0,F2x-F1cosα=0

(7)

∑Fy=0,F1sinα-F2y-G=0

(8)

∑M=0,F1cosαLABy-F1sinαLABx-GLOBx=0

(9)

將式(7)~式(9)合并整理得F1為9317N,F2x為10352N,F2y為1385N。

同理得F3為10768N,F4x為11180N,F4y為12121N;F液為4743.2N,F推=KF液,其中K為安全系數,取K為1.3,最終得F推=6166.2N。

2.4.3 液壓缸的參數計算

液壓油缸能克服的最大負載和有效工作面積的關系[12]計算如式(10)所示。

F=pAηm×106

(10)

式中: F——液壓缸的最大負載力,N;

p——液壓缸的工作壓力,Pa;

A——

液壓缸的有效作用面積,m2;

ηm——

液壓缸的機械效率,一般取0.9~0.97。

已知提升液壓缸的最大負載為6166.2N,液壓缸的機械效率取0.9,計算得A=4.28×10-4m2。

液壓缸的內徑和活塞桿直徑的關系可根據液壓缸的往返速度比進行計算,速比過大會使無桿腔產生過大的背壓,速比太小則活塞桿太細導致穩定性不好,查閱《簡明機械設計手冊》[15],選擇速比為1.46,按式(11)計算[14]。

φ=v1v2=D12D12-d12

(11)

式中: φ——液壓缸的往返速度比;

v1——活塞桿伸出速度,m/min;

v2——活塞桿伸出速度,m/min;

D1——液壓活塞桿內徑,mm;

d1——活塞桿直徑,mm。

液壓缸內徑按式(12)計算。

D1=4Aπ+d12

(12)

求得液壓缸內徑D1為28.6mm,圓整為29mm,按國家標準中規定的液壓內徑系列和活塞桿直徑系列初選缸筒內徑D1為40mm,對應的活塞桿直徑d1為25mm。

根據實際升降高度,選用的液壓缸為單桿雙作用活塞液壓缸,油缸內徑為40mm,活塞桿直徑為25mm,行程為200mm,額定壓力為16MPa。

3 運動及仿真分析

3.1 排種系統結構與工作原理

雙行山藥種植機的排種結構如圖4所示,其排種原理:地輪通過鏈條將動力傳輸給主動鏈輪,主動鏈輪帶動兩條平行的單邊帶耳彎板鏈單孔鏈條,將“L”形放種板和“一”放種板交錯等距配合在兩條單邊帶耳彎板鏈單孔鏈條上,進而形成若干個長×寬×高為150mm×50mm×45mm的放種槽。鏈條在轉動時,通過人工輔助將山藥種依次投放到Ⅰ區的放種槽內;當鏈條進入到導種區Ⅱ,山藥種在“L”形護板和導種護板的支撐作用下向下運動;通過導種區后,山藥種進入滑種區Ⅲ,此時山藥種失去“L”形護板的支撐,沿著弧形護板的軌跡滑行,當到達投種點后,山藥種失去支撐力,在重力的作用下完成投種。

如圖10所示,排種系統共分為放種區Ⅰ、導種區Ⅱ、滑種區Ⅲ三塊區域,從而完成放種、導種和滑種,最終完成投種。

3.2 導種過程與投種過程分析

如圖11所示,山藥種于放種區Ⅰ,在人工輔助的作用下放入放種槽,山藥種在重力G、“L”形放種板短邊對山藥種摩擦力f和支持力FN1以及“L”形放種板長邊對山藥種橫向的支持力FN2四個力的作用下以勻速v1平穩運動;當“L”放種板從放種區Ⅰ進入導種區Ⅱ時開始圍繞主動鏈輪旋轉,放種板從水平狀態開始逐漸傾斜,山藥種在“L”形放種板的支撐下平穩運輸到導種區Ⅱ;山藥種在導種區Ⅱ時,受到“L”形放種板豎直向上的支持力FN2和豎直向下的重力G以勻速v2向下運動;直到“L”形放種板開始圍繞第一從動鏈輪開始旋轉時,山藥種開始逐漸滾落到弧形擋板上,并沿著弧形擋板軌跡到達投放點,在重力的作用下到達所開種溝,完成播種過程。

3.3 后置懸掛靜力學仿真分析

后懸結構的穩定性對作業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結構發生扭轉變形、焊接處斷裂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工作效率。因此,借助ANSYS Workbench軟件對后懸結構進行應變、應力和形變分析。后懸系統采用的材料為Q235,其彈性模量為210GPa,泊松比取0.33;選用自動網格劃分法共劃分979184個單元,1923317個節點;施加機械滿載載荷2500N;將懸掛裝置在托舉最高處約束;最后進行求解,后懸機構的應變、應力和形變量云圖如圖12所示。

由圖12可知,應力、應變最大都在立柱與種植機前橫梁焊接處,懸掛結構的各個連桿均未超過鋼材的許用應力且形變過度良好,未發生突變,說明該后置懸掛結構設計合理;種植機前橫梁末端為形變量最大的位置,可能發生扭轉變形和斷裂,因此,應在立柱與橫梁之間增加斜撐來減小形變,同時斜撐的增加能夠使連接處的應力、應變減小,使后懸結構更加穩定。

4 試驗

4.1 試驗因素與試驗指標

在樣機初步試驗的基礎上,以播種機行進速度為0.14m/s,排種系統線速度為0.3m/s和投種高度為12mm進行試驗。單因素仿真試驗以種植的合格指數和種植均勻度變異系數為評價指標。參考GB/T 6424—2006《馬鈴薯種植機試驗方法》、NY/T 1066—2006《馬鈴薯等級規格》中的方法,山藥種段間距≥0.5倍的理論種植間距且≤1.5倍的種植間距稱為合格;種植均勻度的變異系數越小,相鄰均勻時間間隔內的種植可靠性越好,可為長時間的種植作業提供穩定的保障。

4.2 試驗設備與方法

2023年4月于保定市某公司山藥種植試驗田進行試驗。試驗地塊長50m、寬30m,試驗前提前對試驗田進行處松土開溝處理,并提前一天對試驗田進行灌溉。種植種莖選用該地區常用的山藥品種,試驗設備有鋼卷尺、皮尺、秒表等。具體步驟:在種料斗里填滿山藥種莖,調試山藥種植機與履帶拖拉機。為減小試驗誤差,種植前進行10m試種。確保機器各項正常后(圖13),每種工況下種植30m并試驗3次作為統計樣本,最終對獲得的此工況下山藥種莖間距數據進行處理計算取平均值,得出合格指數與種植均勻度變異系數。

4.3 單因素試驗

4.3.1 排種系統線速度

當行進速度為0.14m/s、投種高度為12mm時,排種系統線速度對種植合格指數與種植均勻度變異系數的影響如圖14所示。隨著排種線速度增加,種植合格率先增加后下降;變異系數隨著排種系統線速度的增加先小幅度下降后逐漸增加。其原因在于,放種盒的尺寸略大于種莖的長度,種莖同一端面無法保證在同一水平線,使種莖在向下投種時中間間隙過大導致漏種和重種;同時考慮到放種為人工放種,過快的速度使放種時間變短,可能會導致工人投種時就出現漏投現象。為保證工作效率和種植合格率同時降低變異系數,排種系統線速度取0.25~0.35m/s。

4.3.2 行進速度

當排種系統線速度為0.3m/s、投種高度為12mm時,行進速度對種植合格指數與種植均勻度變異系數的影響如圖15所示。

隨著行進速度的增加,種植機的種植效率先增加后降低,變異系數先緩慢降低后快速增長。其原因在于,隨著行進速度的增加,種植效率迅速提高;但隨著行進速度進一步增加,由于排種系統的線速度一定,種莖投放速度無法與行進速度匹配,導致漏種情況明顯,合格率迅速下降。為避免漏種的情況頻繁發生,行進速度取0.1~0.14m/s。

4.3.3 投種高度

當行進速度為0.14m/s、排種系統線速度為0.3m/s時,投種高度對種植機各項性能的影響如圖16所示。隨著投種高度的增加種植合格率先緩慢增加隨后迅速降低,變異率先緩慢降低之后迅速增加。其原因在于,投種高度過低時種莖在空中滯留的時間短,容易出現重種的狀況;隨著投種高度增加種莖間距逐漸與投種高度匹配,合格指數增加;但隨著投種高度進一步增加,種莖在空中滯留時間過長,漏種情況明顯。為保證種植機的工作性能,投種高度選10~14mm。

4.4 試驗設計

基于單因素仿真試驗所確定的因素取值范圍,以排種系統線速度、行進速度和投種高度為試驗因素,種植合格指數與種植均勻度變異系數為評價指標,進行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歸正交試驗,試驗因素編碼如表4所示。

4.5 回歸模型建立與結果分析

采用Design—Expert 12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回歸分析,進行17組試驗,試驗方案與結果如表5所示,其中X1、X2、X3為因素編碼值。

根據試驗方案與結果進行方差分析,如表6所示。

根據上述回歸模型方差分析,剔除不顯著因素后建立種植合格指數Y1、種植均勻度變異系數Y2與x1、x2、x3之間的回歸方程

Y1=

94.15+3.18x1-2.87x2+3.66x3+

2.49x1x2-3.58x1x3+ 2.31x2x3-

4.09x12-4.13x22-2.35x32

(13)

Y2=

2.72+0.20x1-0.03x2-0.28x3-

0.38x1x3+0.85x12+0.27x22-0.18x32

(14)

由表6可知,影響播種機種植合格指數的因素的主次順序為投種高度、排種系統線速度和行進速度;影響播種機種植均勻度因素的主次順序為投種高度、行進速度和排種系統線速度。

4.6 交互因素對種植性能的影響

各因素交互作用對試驗指標Y1、Y2影響的響應面曲線如圖17所示。

4.7 試驗結果目標優化

為確保雙行山藥播種機達到最佳的種植性能,同時能夠長時間地連續穩定作業。按照種植合格指數最大、種植均勻度變異系數最小原則,運用Design—Expert 12軟件對兩個指標的全因子二次回歸模型最優化進行求解,目標函數為

maxY1

maxY2

s.t.

-1≤X1≤1

-1≤X2≤1

-1≤X3≤1

(15)

對目標函數的參數進行優化求解,得到結果:當排種系統線速度為0.315m/s、機器的行進速度為0.128m/s、投種高度為11.1mm時,種植合格指數為93.59%,種植均勻度變異系數為3.14%。

4.8 驗證試驗

為驗證參數優化的準確性,選擇播種機排種系統線速度為0.3m/s、行進速度為0.13m/s、投種高度為11mm,進行5組驗證試驗取平均值,如表7所示。結果表明,經過參數優化的山藥種植機種植合格指數為92.74%,種植均勻度變異系數為2.97%,與優化結果基本一致,且滿足相應的農藝要求。

5 結論

1) 針對我國山藥種植缺少專用的播種機具、人工播種效率低、勞動量大、播種合格率低等問題,結合河北地區的山藥種植模式與農藝要求,設計懸掛式山藥播種機,達到播種效率高、播種質量好、可以一次性完成多種種植工序的目的。

2) 對懸掛式山藥播種機關鍵零部件進行分析:設計后置懸掛系統,對其進行力學模型建立和有限元仿真分析,驗證后置懸掛系統的可靠性,并選取最佳的提升液壓油缸;設計排種系統,選取最佳的排種鏈條與主動鏈輪;對山藥種莖在排種系統中的運動進行分析,確定以排種系統線速度、行進速度、投種高度為試驗因素進行單因素試驗。結果表明,排種系統線速度為0.25~0.35m/s、行進速度為0.12~0.16m/s、投種高度為10~14mm是較優的取值范圍。

3) 采用Box—Behnken試驗方法進行正交試驗,分析可知懸掛式山藥播種機最優的工作參數:排種系統線速度為0.315m/s、機器的行進速度為0.128m/s、投種高度為11.1mm時,種植合格指數為93.59%,種植均勻度變異系數為3.14%,驗證模型參數的準確性,滿足設計和農藝要求。

參 考 文 獻

[1] 王文明. 雙行山藥種植機的研制與試驗[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21.

Wang Wenming.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 of double-line yam planter [D]. Tai’an: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1.

[2] 歐陽蕾. 懸掛式山藥收獲機的設計與試驗[D]. 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22.

Ouyang Lei. Design and test of hanging yam harvester [D]. Tai’an: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2.

[3] 郝建軍, 龍思放, 李浩, 等.機收麻山藥離散元模型構建及其仿真參數標定[J]. 農業工程學報, 2019, 35(20): 34-42.

Hao Jianjun, Long Sifang, Li Hao, et al. Construction of discrete element model of machine-harvested hemp yam and calibration of simulation parameters [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9, 35(20): 34-42.

[4] 莊濟慧. 一種山藥播種機[P]. 中國專利:CN103120054B, 2015-05-06.

[5] 潘志國, 李心志, 楊然兵, 等. 基于軌跡法的山藥播種機送種機構優化設計[J]. 中國農機化學報, 2019, 40(12): 30-33, 40.

Pan Zhiguo, Li Xinzhi, Yang Ranbing, et al. Optimal design of yam seeding machine feeding mechanism based on trajectory method [J]. Journa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2019, 40(12): 30-33, 40.

[6] 常永彬, 張三茂, 呂賀蒙, 等. 一種復合式山藥旋耕播種機[P]. 中國專利:CN217509399U, 2022-09-30.

[7] 胡道安. 一種山藥播種機用排種裝置[P]. 中國專利:CN110754180B, 2021-06-15.

[8]

莊濟慧. 一種山藥播種機[P]. 中國專利:CN202958146U, 2013-06-05.

[9] 齊琳, 王賀鵬, 孫志梅, 等. 河北省山藥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解析[J]. 現代農村科技, 2021(2): 111-112.

[10] 王東, 牛劭斌, 許華森, 等. 華北平原山藥主產區土壤肥力和養分平衡現狀及環境風險評價[J]. 應用生態學報, 2021, 32(8): 2818-2828.

Wang Dong, Niu Shaobin, Xu Huasen, et al. Current status quo of soil fertility and nutrient balance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in the main yam producing areas of North China Plain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21, 32(8): 2818-2828.

[11] 魏忠彩, 王興歡, 李學強, 等. 履帶自走式分揀型馬鈴薯收獲機設計與試驗[J]. 農業機械學報, 2023, 54(2): 95-106.

Wei Zhongcai, Wang Xinghuan, Li Xueqiang, et al. 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crawler self-propelled sorting potato harvester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23, 54(2): 95-106.

[12] 孫景彬, 褚宏麗, 劉琪, 等. 山地履帶拖拉機坡地等高線作業土壤壓實應力研究[J]. 農業機械學報, 2022, 53(7): 30-42.

Sun Jingbin, Chu Hongli, Liu Qi, et al. Study on soil compaction stress for slope contour operation of mountain crawler tractor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22, 53(7): 30-42.

[13] 張崢穎. 拖拉機三點懸掛電—液控制系統的設計與試驗[D]. 合肥: 安徽農業大學, 2022.

Zhang Zhengying. Design and test of three-point suspension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of tractor [D]. Hefei: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2.

[14] 張清劭. 液壓與液力傳動[M].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 1988.

[15] 唐金松.《簡明機械設計手冊》第3版[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视频97| 免费看美女毛片| 欧美第一页在线| 久久青草视频| 午夜爽爽视频| 国产免费黄|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人妻熟妇日韩AV在线播放|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亚洲天堂日本|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www.日韩三级| 58av国产精品| 99热免费在线|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97成人在线视频| 五月天婷婷网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伊人无码视屏|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亚洲 欧美 中文 AⅤ在线视频| 九色91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国产啪在线91| 青青操国产视频|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a亚洲天堂| 在线网站18禁| 久久综合婷婷|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欧美色视频在线|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五月丁香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综合色婷婷| 五月婷婷精品| 日韩国产 在线|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亚洲美女一区|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 国产自在线播放| 99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另类专区亚洲| 亚洲欧美不卡|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国产AV毛片|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中文字幕1区2区| 911亚洲精品| 综合色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