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座城市實施垃圾分類開始,老王就一直在我們小區的垃圾收集站工作。
開始和他并不熟,直到有一天我錯扔了垃圾,或者說扔早了垃圾。我扔掉的是一只換下來的空氣開關,已經被物業的電工師傅判斷為“沒用了”的。那晚又想起明天要去五金店購買新的空氣開關,卻忘了查看已經扔掉那只的型號。抱著試試看的心情第二天早上去垃圾站問。老王竟然從他工具箱里找出了那只空氣開關,說昨天晚上檢視垃圾的時候,覺得這個東西也許還有用,業主還會來找,就擦干凈放了起來。喜出望外的我自然是連連道謝,問了貴姓,以后每天見面問候都叫他老王。
認識之后便越來越熟,知道老王家住在離小區不到3公里的鄉村安置小區,每天騎電瓶車來上班。家里一個兒子,孫女已經十八九歲,孫子也上小學了。還知道他愛喝酒,但每天晚上6點要上班,所以晚飯的時候就不能喝了,只能到9點下班回家后再咪上一口。“50后”老王伺候了大半輩子莊稼,如今垃圾收集站也被他弄得井井有條。他對垃圾的檢視非常認真,對業主垃圾分類判別方面的問題總是熱情回答,對個別業主屢屢分錯的故意行為也會嚴肅地指出。工作間隙他不怎么看手機,常常戴上老花眼鏡拿著一張報紙看。
在老王和業主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小區被命名為浙江省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因為年齡的原因,去年6月老王離開了收集垃圾崗位。每天到了扔垃圾的時間便會想起老王,前些日子去小區物業問來了他的手機號,撥通后問了近況,最后是一句:哪天一起喝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