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巴黎九區的拉斐特街上,有一家名為“膠原蛋白48號”的咖啡館。店鋪的外立面被涂抹成了明亮的湖藍色,內部墻體斑駁陳舊,木地板采用匈牙利人字形紋路鋪裝,整體呈現出精心營造的破敗感。這家咖啡館不提供濃縮咖啡,也沒有熱巧克力。他們售賣的是膠原蛋白餐食,比如添加了海洋膠原蛋白的多谷物飲料,以超大號馬克杯盛裝的富含天然膠原蛋白的牛骨湯,以及以紅薯、海洋膠原蛋白及螺旋藻提取物制成的麻薯。
膠原蛋白是人體中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負責維持皮膚、骨骼、軟骨、肌腱、韌帶等組織的彈性與韌性。膠原蛋白48號咖啡館的明星產品便是提取自魚鱗、魚皮及魚骨的海洋膠原蛋白,據說能使皮膚恢復年輕狀態。在這家咖啡館里,一杯膠原蛋白飲料的價格相當于其他餐廳一份主菜的價格。如果再多付2歐元(約合人民幣15元),還能額外獲得一勺膠原蛋白粉末。據品嘗過的顧客表示,海洋膠原蛋白產品并沒有魚腥味,反而味道很不錯。

膠原蛋白48號咖啡館的創始人阿芒迪娜·福爾諾說:“我有關節炎。一開始吃膠原蛋白是為了治療關節,后來發現皮膚也變得彈潤了。”除了打理咖啡館生意外,信仰印度阿育吠陀醫學的福爾諾也是數字傳媒機構主理人及生活類雜志供稿人。“我去過幾次韓國。那里的人每天早上都會服用膠原蛋白,就像喝橙汁一樣平常。我想把這種生活方式引入法國,于是在巴黎開了這家咖啡館。”
2023年12月,膠原蛋白48號咖啡館正式營業,開創了法國餐飲業的新形態。“我們采用可溯源的活性成分,致力于研發出好看且有效的產品,為顧客解決不同的皮膚問題。”福爾諾說。這家咖啡館的產品色彩繽紛、造型獨特,還帶有充盈的泡沫,吸引了大量博主前去打卡。雖然目前沒有科學依據證明此類食物具有美容功效,但至少從商業角度來看,這家店的誕生恰逢其時。
近年來,美國的美業市場吸納了療愈身心的新業態,目前規模已超1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00億元),且增速極快。全球領先的消費者研究與零售監測公司尼爾森智庫的克萊爾·馬蒂說:“消費者的價值觀已經變了。過去是‘我想變美,像某人一樣美’,而現在是‘我想變美,做最美的自己’。這一點在法國也適用。”外用的美護產品已滿足不了如今消費者的需求。冥想靜修活動的組織者、瑜伽老師、益生菌廠商等相關從業人員都明白這一點。
于是,美業巨頭紛紛瞄準了“內在美”賽道,推出了內服的美護產品。玻尿酸、反式白藜蘆醇、輔酶Q10、紅藻提取物……這些從前存在于日霜、抗皺精華液中的明星成分已不再僅僅用于皮膚表面,而是被制成了粉末、藥片,甚至是糖果、口香糖、棉花糖及咖啡飲料。
法國知名化妝品零售商絲芙蘭與瑪莉娜也加入了這一行列。擁有23家分店的護膚品零售商“我的乳霜”也推出了20余款內服護膚產品。法國天然化妝品領軍品牌“香氛地帶”的負責人說:“當聽到顧客詢問蕁麻護發液是否可以飲用時,我就在想,為什么不滿足他們這個需求呢?”馬蒂指出,為了促進身心健康,法國人愿意服用營養保健品。畢竟,服用保健品無需耗費太多時間與精力,而且完美契合“內外兼修”的生活理念。上世紀90年代初,美容保健行業提出了“吃進去的都能看出來”這一概念,并通過益生菌酸奶掀起了最早的食療養顏風潮。
在海量護膚美顏成分中,海洋膠原蛋白是一顆耀眼新星。商家宣稱,這種分子宛如青春之泉,具有抗衰、抗皺及補水功效。無論在巴黎街頭還是在社交媒體上,海洋膠原蛋白產品的廣告隨處可見。英國小眾護膚品牌霍利德美最暢銷的產品不是乳霜,也不是精華液,而是兩款內服產品:添加了海洋膠原蛋白的咖啡膠囊與巧克力棉花糖。2024年8月,該品牌的創始人梅拉妮·黃與巴黎奧拉餐廳聯合推出了一款夏日新品:頂部撒有螺旋藻粉末的燕麥奶膠原蛋白冰淇淋。同年9月,霍利德美護膚品牌乘勢而上,又推出了一款含有膠原蛋白的面包抹醬。該品牌深知,消費者已厭倦了蛋白粉、維生素等千篇一律的營養補劑。2023年,美國保健品品牌索爾加的美容保健產品營收額上漲了30%。近年來,雀巢集團旗下膠原蛋白品牌維特歐的銷售額也呈顯著上漲趨勢。
在法國,保健品原料供應商僅有十余家,品牌的選擇余地十分有限。“產品形態完全取決于供應商擁有的原材料,創新非常困難。我們很快就遇到了瓶頸。”法國品牌“實驗室營養美容”的創始人弗勒·菲利波說。為了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品牌商大多只能在包裝、宣傳語、代言人等方面下功夫。而霍利德美則另辟蹊徑,通過抗衰老冰淇淋與色彩亮麗的膠原蛋白飲料成功突圍,俘獲了年輕消費者的心。“美容保健品市場確實利潤可觀。而品牌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并將他們轉化為自己的忠實用戶。”菲利波說。

然而,關于膠原蛋白保健品的負面聲音此起彼伏。2023年,《巴黎人報》抨擊了這股從美國刮來的膠原蛋白風潮:“美容保健品品牌大肆宣揚膠原蛋白的抗衰老作用,而醫學界早已指出這是一場騙局。這些品牌在利用人們對衰老的恐懼牟取利益!”2024年1月,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指出,“膠原蛋白對皮膚的‘治療功效’仍缺乏科學數據支持。”
擁有150萬粉絲的醫療博主吉米·穆罕默德曾說:“不要上當了!如果有人吃了膠原蛋白產品后效果不錯,那我為他們高興。但我依舊認為,他們就是在花冤枉錢。”“如果日常飲食均衡,確實不需要吃保健品。”“香氛地帶”營養配方部負責人埃米莉·若利布瓦說。然而,在現代西方人的餐桌上,能夠提供膠原蛋白的豬蹄、豬骨髓、魚頭、燉雞等菜肴已越來越罕見。

近年來,美容保健品消費群體的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他們會仔細閱讀產品的成分配比。“其實,不少品牌方并不專業。”雀巢公司的營養專家大衛·蓋納爾說。有品牌宣稱,保健品中的膠原蛋白必須經過水解,才能被人體吸收;有品牌推崇海洋膠原蛋白,并強調含量一定要高。然而,膠原蛋白的最佳含量在業內并無統一標準。法國孕婦保健品品牌布姆的創始人薩布麗娜·貝斯塔尼說:“研究顯示,產品中的膠原蛋白含量需要達到2.5克才能起效。”而梅拉妮·黃說:“我們的產品含有10克膠原蛋白,這個劑量的效果是最好的,但腸胃敏感的消費者可能會出現腹痛的情況。”海洋膠原蛋白是否優于其他膠原蛋白呢?蓋納爾表示,“無論源自豬、牛還是魚類,膠原蛋白的分子都是一樣的。”那么,水解膠原蛋白分子又是否能突破腸道屏障,進入血液循環,抵達皮膚并發揮相應作用?答案或許不言自明。
膠原蛋白保健品的流行離不開消費者自身的心理暗示。51歲的薩拉·迪博納是一名編輯,皮膚光滑緊致。從三年前開始,她每天起床后都會先喝一杯檸檬水,再喝一杯加了膠原蛋白的熱杏仁奶。日常生活中,她會攝入大量的水果與煙熏虹鱒魚,并堅持鍛煉。然而,迪博納自己也不清楚,究竟是哪一行為改善了她的皮膚狀態。
64歲的西爾維·韋爾代爾起初并不相信服用膠原蛋白能起什么作用。然而,在電視臺主播及網絡博主的宣傳攻勢下,她放棄了注射玻尿酸,改為每日服用膠原蛋白粉末。她嘗試過多個品牌的產品,最終選擇了藥店出售的一款桃子味膠原蛋白粉。皮膚過于干燥時,她還會額外服用玻尿酸膠囊。她曾經認為,服用膠原蛋白半年左右,就能看到明顯效果。“哪里有什么效果!”韋爾代爾生氣地說,“可是,我不敢停下來。我會有負罪感。環境污染和生活壓力導致現代人加速衰老;地球土壤貧瘠,再也種不出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因此現代人飲食失衡……所有保健品品牌都是這么說的。所以我想,我的身體和臉都需要這種補劑。”
2024年10月,法國皮膚科醫生凱瑟琳·戈謝受邀參加了一檔訪談節目,主題是海洋膠原蛋白。節目上,她觀看了一段視頻。視頻中的年輕博主有著一頭耀眼的金色長發,正滔滔不絕地分享著自己服用膠原蛋白的體驗。“她的皮膚狀態確實很好,但我們并不知道她是否化妝了。而且我在她這個年齡時,也有這樣的濃密長發,可我從沒吃過這些產品。目前沒有科學依據證明,服用膠原蛋白保健品能夠促進人體合成新的膠原蛋白。”戈謝說。
25歲的夏洛特·布蘭也曾想過購買膠原蛋白保健品,但她的媽媽認為她吃這類產品為時過早,勸其打消這個念頭。如今,布蘭在皮膚科醫生的建議下,每晚服用兩粒鋅膠囊,以促進頭發生長,減少粉刺。“這種膠囊更像藥品,我相信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布蘭說。兩年前,她曾吃過宣稱能改善發質與皮膚狀態的覆盆子軟糖,并堅持服用了兩個月。“一點效果也沒有,后來我就再也不相信網上賣的東西了。”她說。
人們對衰老的恐懼讓商家賺得盆滿缽滿。在韓國,如今出現了在白天釋放抗衰老成分的透皮貼片。“繆斯女神”品牌對此深信不疑。這家總部位于意大利的平臺專門銷售在歐洲難以找到的健康產品,最近又將巴利耶品牌的文身圖案透皮貼片加入其產品目錄,據說可以讓鐵元素、維生素B12、生物素和玻尿酸透過皮膚進入體內。澳大利亞品牌艾科美甚至研發了一款“黑科技產品”:膠原蛋白靜脈注射針。品牌宣稱,消費者只需支付250歐元(約合人民幣1900元)并花費一個小時,就能讓皮膚恢復彈力,煥發光彩。
編輯: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