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羊養殖業作為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西梧州市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提升梧州市羊養殖效益,降低疾病發生率,保障羊群健康,從選址建舍、品種選擇、飼養密度、環境管理及飼喂管理等方面簡要總結羊養殖技術要點,并重點針對口蹄疫、小反芻獸疫及布魯氏菌病等常見羊疾病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 羊;養殖;疾病;防治措施;廣西梧州市
中圖分類號:S82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5.038
在廣西梧州市,羊養殖業歷經多年發展,已成為當地農業經濟的一個新亮點。然而,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梧州市羊養殖業面臨著諸多挑戰。如何進一步提升養殖效率、降低疾病發生率、提高產品質量,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深入分析梧州市羊養殖技術,不僅有助于解決當前養殖實踐中遇到的難題,還能為羊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1" 梧州市羊養殖現狀
梧州市憑借其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政策扶持,快速發展羊養殖業,使其成為當地農業經濟的重要增長點。1)養殖規模擴大。梧州市通過示范引領,大力發展牛羊養殖產業。2023年,梧州市規模養羊場達到79個,同比增長25%,帶動當地養殖戶數和養殖數量保持較高速度增長[1]。2)發展布局優化。近年來,梧州市按照“優布局、打基礎、推模式、建體系、強鏈條”要求,推進種養結合、草畜配套,建立以蒙山縣、藤縣、萬秀區、龍圩區為主的牛羊養殖優勢區。3)增收模式創新。梧州市采取“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管理模式,推動黑山羊養殖業走向規模化、標準化,并通過鼓勵村民種植牧草和回收村民種植的玉米稈等聯農帶農方式,帶動村民就業增收[2]。4)示范基地建設。梧州百泉牧業夏郢桂花羊養殖基地作為示范基地建設的一個典型代表,核心養殖基地占地3.33 hm2,建成后繁殖母羊存欄2 000頭,年出欄肉羊5 000頭以上,發展認養代養羊年出欄3 000余頭[3]。5)生態養殖模式得到推廣。梧州市大力推廣“微生物+”生態養殖模式,扎實開展生態養殖認證工作。截至2021年,梧州市共有牛羊生態養殖場7家,其中五星級1家、四星級4家、三星級2家。
2" 羊養殖技術要點
2.1" 選址建舍
羊舍的建造應遵循科學設計、經濟實用的原則。1)羊舍宜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的地方,以避免積水和寒風侵襲。同時,羊舍應遠離其他畜禽養殖場和屠宰場,以減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2)根據養殖規模和羊只品種確定羊舍的大小和結構,確保每只羊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和舒適的休息環境。3)羊舍應具備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以應對梧州市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確保羊只在冬季不受寒冷侵襲、在夏季不受高溫影響。羊舍應合理設置通風口和通風設備,確保羊舍內空氣流通順暢,減少有害氣體和濕氣的積聚。同時,羊舍的地面應平整、干燥、易清潔,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4)羊舍應配備必要的飼養設備和防疫設施,如飼槽、飲水器、消毒池等,以方便日常管理和防疫工作的開展。
2.2" 品種選擇
在羊養殖品種選擇上,應充分考慮梧州市的氣候條件、飼料資源等要素。1)因為梧州市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所以需要選擇耐熱、耐濕、適應性強的羊品種,以確保羊只能夠良好生長。2)梧州市農副產品資源較多,選擇能夠充分利用當地飼草資源的品種,如黑山羊、波爾山羊等,以降低飼料成本。其中,波爾山羊因其生長速度快和繁殖率較高,成為許多養殖戶的首選;黑山羊則因適應當地氣候、肉質細嫩,深受市場喜愛。3)引進優質種羊,確保遺傳基因的優良性,并采用科學的選育和雜交改良技術,不斷提高羊群的整體生產性能。
2.3" 飼養密度
根據梧州市的養殖實踐,針對羊只的不同生理階段,合理安排羊舍內的養殖數量。具體而言,對于種公羊,應給予足夠的空間以保證其體質強健、精力充沛,推薦飼養密度為每只1.5 m2。妊娠母羊需要更為安靜和舒適的環境以利于胎兒發育,飼養密度應控制在每只1.2 m2。產羔母羊在分娩和哺乳期對空間需求較大,以確保母羊與羔羊的安全與健康,飼養密度應控制在每只2.0 m2。空懷母羊雖處于非繁殖期,但仍需保持適宜的飼養密度以促進其恢復體況,飼養密度應控制在每只不小于0.8 m2。育肥羊處于快速生長階段,合理的飼養密度有助于減少應激、提高飼料轉化率,其飼養密度應控制在每只不小于0.7 m2。
除了確保羊舍飼養密度適宜外,還應建立專門的運動場地,以滿足羊只的運動需求。運動場地的面積應充分考慮羊只的活動量和運動習性,一般建議運動場地的面積是羊舍面積的3倍,以確保羊只能夠充分活動,增強體質。
2.4" 環境管理
2.4.1" 溫度管理
梧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度變化較大,因此需要加強羊舍內的溫度管理。在冬季,需要采取保溫措施,如增加羊舍保溫層、使用暖風機等,確保羊舍內溫度不低于羊只適宜的生存溫度(羔羊10~25 ℃,成年羊5~25 ℃),避免低溫引發疾病和導致羊只生長遲緩。而在夏季,則需要加強通風和降溫,如設置遮陽網、噴水降溫等,以防止高溫熱應激對羊只產生不利影響。
2.4.2" 濕度管理
濕度是影響羊只舒適度和健康狀態的重要因素。梧州市濕潤的氣候特點要求養殖者密切關注羊舍內的濕度變化。過高的濕度易導致細菌滋生,增加疾病發生的風險;過低的濕度則可能引發羊只呼吸道疾病。因此,需要采取調整通風、控制水源、使用除(增)濕設備等措施,將羊舍濕度維持在適宜范圍內(30%~60%)。
2.4.3" 光照管理
光照對于羊只的生理機能有著重要影響。在梧州市,養殖者應充分利用自然光照,確保羊舍內部明亮,光照時間不少于8 h·d-1。對于沒有足夠自然光照的區域,可以適當安裝照明設備,如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燈,為羊群提供充足的光照。合理的光照不僅可以促進羊只的生長發育,還有助于提高羊只的免疫力。
2.4.4" 衛生管理
養殖者應建立完善的衛生管理制度,定期對羊舍進行清潔和消殺。1)每天需清掃羊舍內和運動場上的糞污。清掃時,要特別注意角落和縫隙處,避免糞便和污物堆積。除了地面和墻壁,飼槽、水槽等飼養設備也需要定期清理。每次飼喂后2 h內,應將飼槽內的剩料清理出來,以防飼料變質、滋生細菌。水槽每周至少清洗1次,夏秋季節可適當增加清洗頻率。清掃出來的糞污不可在羊場周圍隨意堆放,應拉到距離羊場較遠的地方進行堆積發酵處理,以有效殺死糞污中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減少疾病傳播的風險。2)羊舍消毒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正常情況下,夏秋季節可每3~5 d消毒1次,冬春季節可每7~10 d消毒1次。消毒方法是用清水沖洗干凈地面、墻壁及食槽后,用3%氫氧化鈉進行噴灑消毒,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待其自然晾干后再噴灑一遍0.5%過氧乙酸。在疾病高發期或發生疫情后,應增加消毒頻次。每批羊調出或轉群后,應對羊舍進行徹底清掃、沖洗及消毒,并空圈一段時間(一般為5~7 d),以減少殘留病原體的數量。3)定期檢查和修補羊舍門窗、墻壁等處的漏洞和縫隙,防止老鼠、蒼蠅等進入羊舍。同時,可使用藥劑進行滅鼠、滅蟲。
2.5" 飼喂管理
飼喂管理是羊養殖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環,直接影響羊只的生長發育、繁殖能力及肉品質。梧州市的氣候條件適宜種植多種牧草和作物,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為羊群提供多樣化的飼料。對于成年羊,應提供足夠的粗飼料,如優質的干草或青貯飼料,以滿足其能量和纖維素的需求。同時,根據羊只的不同生長階段和生理狀態,適時補充精飼料,如玉米、豆粕等富含蛋白質和能量的飼料,以促進其生長和提高其繁殖性能。對于羔羊,除了母乳外,還應在斷奶后逐漸引入易于消化的飼料,如羔羊專用飼料,以確保其順利過渡到成年期的飲食。定期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用專門的礦物質舔磚或混合在飼料中,以滿足羊只對微量元素的需求,增強其免疫力。
3" 常見羊疾病防治措施
梧州市常見羊疾病有口蹄疫、小反芻獸疫及布魯氏菌病3種[4]。針對這些常見的羊疾病,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羊只患病率,減少經濟損失。
3.1" 羊口蹄疫
羊口蹄疫是一種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疾病,通過接觸傳播。羊只一旦患病,病情發展迅速,嚴重影響其生長和繁殖性能,甚至出現死亡情況。羊口蹄疫防治措施如下。1)疫苗預防。疫苗接種是預防羊口蹄疫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根據《2024年梧州市主要動物疫病免疫計劃實施方案》的要求,需要對全市所有羊進行O型和A型口蹄疫強制免疫。可采用牛羊口蹄疫O型+A型二聯滅活疫苗,羔羊可在28~35日齡時進行初免,初免后間隔1個月進行加強免疫,之后每間隔4~6個月進行加強免疫。采用肌內注射方式,通常6月齡以上的羊只每頭接種2 mL,6月齡以下的羊只每頭接種1 mL,具體接種劑量應參照疫苗說明書的建議。2)治療措施。對于已經感染口蹄疫的羊只,雖然目前尚無特效藥物可以直接治療口蹄疫病毒感染,但可以采取支持性療法幫助病羊緩解癥狀。例如,病羊出現繼發性細菌感染的跡象,如膿腫或化膿性炎癥,可以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類藥物,如青霉素G鈉或青霉素G鉀,肌內注射,使用劑量為每千克體質量2萬~4萬IU,每日2次,連續使用3~5 d。
3.2" 小反芻獸疫
小反芻獸疫又稱羊瘟或偽牛瘟,是一種由小反芻獸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傳染病,具有傳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等特點,對梧州市的羊群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5]。小反芻獸疫的防治措施如下。1)疫苗預防。可使用小反芻獸疫活疫苗預防該病,羊只達到1月齡時通過皮下注射方式接種該疫苗,每頭接種1 mL,初免后4~6周進行加強免疫,以鞏固免疫效果。2)治療措施。對于已經感染小反芻獸疫的羊只,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以直接治療,主要采取支持性療法。例如,給病羊提供充足的清潔飲水和易于消化的飼料,保持羊舍清潔干燥,有利于病羊康復;預防繼發感染可使用抗生素頭孢噻呋鈉,肌內注射,每天1次,連續使用3~5 d,使用劑量根據病羊體質量調整,一般為每千克體質量2~3 mg。
3.3" 布魯氏菌病
布魯氏菌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由布魯氏菌屬細菌引起,對梧州市羊養殖乃至公共衛生構成了嚴重威脅。布魯氏菌病的防治措施如下。1)預防措施。根據《梧州市畜間布魯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動方案(2022—2026年)》的要求,梧州市禁止對種畜和奶畜實施布魯氏菌病免疫,其他家畜原則上也不實施布魯氏菌病免疫。因此,預防該病的最佳措施是實行自繁自養,避免從疫區或病史區引進羊只,以降低外來病原體引入的風險。若必須從外部引進羊只,必須進行嚴格的檢疫,以防止引入患病個體。新引進的羊只應隔離觀察一段時間(通常為21 d以上),并進行臨床檢查和實驗室檢測,確認無布魯氏菌病后再混群。2)治療措施。由于布魯氏菌病是一種慢性病,治療較為困難,且治愈率低,因此治療主要是為了緩解癥狀和支持性治療。對于輕度感染的病羊,可以采用抗生素治療。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多西環素,使用劑量為每千克體質量10 mg,每日2次,連續使用3~4周;鏈霉素,使用劑量為每千克體質量10 mg,每日1次,連續使用3~4周。對于發病嚴重、治療無望的病羊,應及時進行無害化淘汰處理,防止病原體傳播給人類或其他動物。
4" 結語
在梧州市羊養殖業的發展過程中,采用合理的養殖技術和疾病防治措施,可以有效保障羊只健康,提升養殖效益。未來,梧州市應繼續加大科研投入,推廣先進養殖技術和傳播疾病防控知識,為羊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 梧州市農業農村局畜牧與飼料科.示范引領加快牛羊養殖產業發展[EB/OL].(2023-12-26)[2024-12-17].http://nyncj.wuzhou.gov.cn/zwdt/t17767757.shtml.
[2] 陳益銘,蘇志毅.梧州市加快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EB/OL].(2024-06-15)[2024-12-17].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wz/t18568129.shtml.
[3] 佚名.梧州百泉牧業夏郢桂花羊養殖基地[EB/OL].(2024-08-15)[2024-12-17].https://www.sohu.com/a/801108232_121907353.
[4] 李曉玲,謝麗華,肖萍,等.2019—2021年廣西梧州市羊傳染病的檢測與分析[J].中國動物保健,2022,24(8):36-37.
[5] 馮曉微,孫艷,劉明超.羊養殖過程中常用免疫程序及驅蟲方法[J].今日畜牧獸醫,2021,37(4):53-54.
(責任編輯:劉寧寧)
收稿日期:2025-02-09
作者簡介:陳秀揚(1968—),大專,畜牧師,從事畜牧、獸醫技術推廣。E-mail:156771255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