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選擇京劇無悔,與譚孝曾牽手無悔。
2025年元旦前夕,京劇名家閻桂祥夫婦教孫子唱戲的視頻吸引了很多網友。18歲就飾演“阿慶嫂”的閻桂祥與京劇譚門第六代傳人譚孝曾兩地苦戀10年,最終步入婚姻殿堂。回想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和歷經艱難的愛情,閻桂祥感慨萬千:“今生選擇京劇無悔,與譚孝曾牽手無悔。”
出身貧寒,演“阿慶嫂”被譚家看中
閻桂祥1947年出生于北京,父親靠打零工維持生計。她兩歲那年,父親患病因無錢醫(yī)治去世,母親只好去一戶有錢人家當保姆,靠微薄的收入艱難度日。
閻桂祥小時候眉清目秀,愛唱愛跳。媽媽癡迷戲曲,受其影響,閻桂祥也愛看戲,并模仿戲里的唱腔,日積月累學會了不少唱段。
11歲那年,閻桂祥考入北京戲曲學校,得到“程派”名家趙榮琛及京劇大師張君秋的指點。她的唱腔吐字清晰,感情真摯,小小年紀就具備了名角底蘊。閻桂祥12歲登臺,在學校相繼學會了《望江亭》《二進宮》《貴妃醉酒》等眾多不同流派的京劇劇目,在京城小有名氣。
有一次,學校要排演《沙家浜》,作為戲校的尖子生,閻桂祥飾演阿慶嫂。讓她沒想到的是,因為這個角色,18歲的她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愛情。
1965年5月的一天,著名京劇藝術家譚富英先生坐在家里唯一的黑白電視前,看北京戲曲學校與中央音樂學院合作演出的交響樂京劇《沙家浜》。戲中的阿慶嫂削肩細頸,柳葉眉、挺鼻梁、小方口,一雙俏目顧盼神飛。她字正腔圓的唱功、拿捏得恰到好處的神韻,讓老爺子看了頻頻點頭:“這小阿慶嫂有靈氣,是塊戲料。這要當我孫子媳婦該多好。”原來,譚富英有個孫子叫譚孝曾,也在北京戲校學習。
很快,閻桂祥受邀到譚家做客。譚孝曾比閻桂祥小兩歲,儒雅持重,學的是老生,因所屬行當不一樣,他們平時交往不多,這天才正式認識了。
當天,閻桂祥衣著干凈利索,清麗素美。她天生皮膚白皙,一排整齊的牙齒更是白得發(fā)亮。經過幾句交談,不難發(fā)現(xiàn)閻桂祥為人爽朗淳樸,并有著一般年輕旦角少見的大家風范。譚老爺子對眼前的女孩甚是喜歡。
聊了不到半小時,老人就對閻桂祥說:“我孫子在《沙家浜》中演的是刁德一,你們應該熟悉,就一起聊聊吧。”于是,譚孝曾和閻桂祥戲里戲外地聊了起來。才子佳人,互生好感。
此后,閻桂祥又多次被譚富英以“說戲”為名,請來家里吃飯。一天閑聊時,譚富英對她說:“看得出來,孝曾也非常喜歡你。你們先交朋友,如果有緣你就當我孫媳婦吧!”聽了這話,閻桂祥滿臉羞澀地微微點了一下頭。見女孩答應了,老人非常開心。就這樣,閻桂祥和譚孝曾的戀情開始了。
書信鼓勵,與譚孝曾苦戀多年
1968年,閻桂祥畢業(yè)后分配到北京京劇院,正式拜著名旦角趙燕俠為師。老師在《荀灌娘》《盤夫索夫》《白蛇傳》等劇目中的動作、身段、臺步、水袖、扮相,都被閻桂祥學得別無二致。她得到了趙燕俠生活式運腔、吐字方式和展現(xiàn)人物細膩內心的真髓。這幾部戲,也成為閻桂祥經常演出的保留劇目。
工作之余,閻桂祥和譚孝曾經常約會。然而令她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剛小有名氣,國內開始了一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她和譚孝曾因此含淚分別。閻桂祥離開北京,被下放到延慶的松山林場勞動,每天上山伐木,砍柴,直到傍晚才回駐地。
想到自己刻苦學戲8年,如今毫無用處,閻桂祥格外傷感。夜里她思念譚孝曾,懷念昔日的舞臺,淚水一次次涌出眼眶。由于延慶離市區(qū)不算遠,她每月有1天探親假。
譚孝曾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中國京劇院,只要女友放假,他就擠最早一班的公共汽車,從西郊魏公村去市里與她見面,用愛情慰藉閻桂祥。
戀人相見,驚喜而甜蜜。然而1天時間轉眼就過去了,小情侶又要面臨分別。譚孝曾每每送閻桂祥去長途汽車站,兩顆貼緊的心仿佛被硬生生撕扯開了。為了練早功,譚孝曾還要在早上6點前趕回中國京劇院,但他從沒說過辛苦。
爺爺譚富英了解到閻桂祥的情況后,心里也很難過,他安慰道:“孩子,別難過,任何時候別丟下戲校學的東西,磚頭瓦塊也有翻身的那一天。”幾句話說得閻桂祥熱淚盈眶。她牢記爺爺的教誨,重回林場后哪怕收了工再累,她也去宿舍后面的空地練功。每天早晨她第一個起床,跑到小山上高聲吟唱革命詩詞練嗓子。
兩年過去了,一些同事陸續(xù)回城,可閻桂祥被安排到京郊小湯山五七干校勞動。閻桂祥插水稻,挑糞,挖河泥,干的全是苦活累活。擔心所學荒廢,晚上她就跑到莊稼地里偷偷地吊嗓子,勞動間隙也不忘練習壓腿、劈腿。譚孝曾時刻牽掛著閻桂祥,幾乎隔一天就給她寫一封信。
那時,信件成了閻桂祥和譚孝曾情感的寄托。閻桂祥說:“別看譚孝曾生性內向寡言,然而內心情感豐沛。”多才惹得多愁,多情便有多憂,全體現(xiàn)在信箋中了。他寫給閻桂祥的信,字字句句情真意切,幾頁信紙根本不夠寫,連信封也要寫上詩句傾訴衷腸。每晚臨睡前,閻桂祥借著昏暗的油燈,讀男友的來信,就是她最幸福的時候。
1973年冬天,北京京劇院排演現(xiàn)代京劇《杜鵑山》,閻桂祥被安排飾演劇中女主角“柯湘”的C角。雖然離開舞臺多年,閻桂祥的基本功一樣沒落下。她塑造的“柯湘”英姿颯爽,舉手投足有英武之氣;她演唱的《家住安源》《亂云飛》等唱段剛柔相濟,字字含情,打動了無數戲迷。謝幕時,面對戲迷熱烈的掌聲,閻桂祥一次次熱淚盈眶。
重新回歸舞臺太不容易了,閻桂祥不敢結婚不敢生育,生怕影響了事業(yè)。直到1977年,閆桂祥已經30歲了,這年秋天,她與譚孝曾才在北京舉辦婚禮。這對京劇伉儷苦戀多年,終于走到了一起。
1979年8月26日,閻桂祥在北京生下兒子譚正巖。兒子剛滿月,閻桂祥就將寶寶交由母親照顧,她重回單位排練演出。
當時閻桂祥排了很多戲,有了大批粉絲。20世紀80年代,她再次迎來事業(yè)高峰,閻桂祥演唱的《荀灌娘》《白蛇傳》《情癡》,成為那個時代的經典。她在新編歷史劇《情癡》中塑造的霍小玉,受到了業(yè)內專家的一致贊賞。
1985年,閻桂祥憑借《白蛇傳》《木蘭從軍》喜獲第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1987年,在北京中青年京劇演員“振興杯”電視大賽上,閻桂祥榮獲十優(yōu)演員的光榮稱號,紅極一時。
生死相依,彼此照亮
當年閻桂祥在林場和干校勞動時,譚孝曾是人人羨慕的樣板團的演員,正是有了他的支持和守候,閻桂祥才熬過那段艱難的日子。而當閻桂祥迎來事業(yè)高峰時,譚孝曾卻戲碼不多,事業(yè)陷入低迷。
閻桂祥深知越是一方身在低谷時,越要彼此心疼。正當紅的她,在意丈夫的每一絲情緒。閻桂祥演完一整出戲后,回家就下廚給丈夫做飯,嘴角始終掛著溫柔的微笑,多年如一日。在譚孝曾不得志的時候,閻桂祥經常出席的一些演出場合,他是不能參加的。閻桂祥就想方設法帶丈夫出席,甚至主動向經辦人推薦譚孝曾。妻子的付出,譚孝曾都看在眼里,心中明白閻桂祥的良苦用心。
譚孝曾性格內向不愛講話,偶爾還有點口吃。雖然不善言談,但他善交朋友。于是,閻桂祥就鼓勵丈夫,跟一些過去的朋友或發(fā)小一起玩,一起喝酒。她覺得只要丈夫多和人交流,情緒就會有所改變。譚孝曾聽從妻子的建議,經常和朋友、發(fā)小歡聚,越聊話題越多,心情也慢慢好起來了。再后來,他的身體、精神、嗓子狀態(tài)全好了。
然而,正當一切順風順水時,1990年,閻桂祥的媽媽不幸離世。失去摯親的打擊讓她一蹶不振,她一直覺得這些年自己整天忙于事業(yè),對母親的回報太少。由于愧疚、傷心,閻桂祥患上了抑郁癥。
令閻桂祥感動的是,丈夫對她呵護備至。那時她一天到晚都有恐懼感,連電視都不敢看,夜里老是做噩夢,有時驚醒后會哭著大喊大叫。譚孝曾被吵醒后,就會耐心地哄她,有時候甚至整宿陪她聊天。
譚孝曾陪妻子去醫(yī)院治療,找老中醫(yī)用各種辦法調理,但效果一直不好。在抑郁癥折磨之下,閻桂祥悲觀厭世,甚至多次想要解脫。丈夫死死地拽住她,給予她溫暖與鼓勵,陪她負重前行。
為了轉移閻桂祥的痛苦,譚孝曾和她一起教兒子譚正巖學戲。丈夫教兒子唱老生,她負責兒子的飲食起居,并監(jiān)督其練功。
兩年后,在夫妻合力雕琢下,譚正巖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北京戲曲學校。看著兒子一天天長高,一天天進步,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閻桂祥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困擾她近10年的抑郁癥也漸漸淡去。
53歲時,閻桂祥從單位退休了,從此以后離開心愛的舞臺,她的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痛苦。恰在這時,閻桂祥和譚孝曾的生活,又一次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轉折。
閻桂祥退休了,“沉寂”多年的譚孝曾卻迎來了事業(yè)的高峰期。譚孝曾嗓音高亢洪亮、韻味清醇、臺風瀟灑,并且文武兼?zhèn)洌畹米T派真?zhèn)鳌1藭r,北京、南京兩地京劇演員聯(lián)演《沙家浜》,譚孝曾飾演的“郭建光”獲得空前成功。他受到了業(yè)內人士和媒體的關注,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成為業(yè)內舉足輕重的老生。隨著年歲增長,譚孝曾的唱腔日臻成熟,他演唱的《龍鳳呈祥》等深受戲迷好評。尤其2015年后,譚孝曾的演出經常出現(xiàn)一票難求的盛況。
令閻桂祥頗感欣慰的是,丈夫的事業(yè)雖然輝煌了,但他對她的愛,依然和年輕時一樣。與當年閻桂祥關心他一樣,譚孝曾也細心體恤著妻子。他覺得閻桂祥雖然年齡大一點,但她依然保持著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就盡量給她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比如在演出中有些對戲,他就盡量夫妻倆一起唱。
閻桂祥也開始忙碌起來,她經常教學生,外出講課,應邀參加一些大型京劇演出活動等,日子過得開心而充實。閻桂祥多次與譚孝曾同臺演出《四郎探母》《龍鳳呈祥》等傳統(tǒng)劇目。這對京劇伉儷的演出視頻被戲迷傳到了網上,每段視頻都有很高的點擊率。
受父母影響,兒子譚正巖也在京劇藝術上精益求精,他文武兼?zhèn)洌晃窆艠悖莩摹栋舜箦N》《失空斬》《戰(zhàn)馬超》《定軍山》《將相和》等老生戲成為新時代的經典。看著兒子一步步成長為京劇名家,閻桂祥和丈夫備感欣慰。
2020年,閻桂祥升級做了奶奶。生活中他們又多了一項樂趣,那就是帶孫子。2024年秋天,孩子上幼兒園了,閻桂祥有空就教孫子唱京劇。
如今,閻桂祥77歲,譚孝曾也已75歲,兩人的日子被演出、教學等安排得滿滿當當。回想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和歷經艱難的愛情,閻桂祥感慨萬千:“今生選擇京劇無悔,與譚孝曾牽手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