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目前的交通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組織和管理工作的開展十分重要,不僅將影響到整體工程的順利開展,而且還對工程整體質量、實際應用效果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因此,在道路交通工程項目的施工組織和管理過程中,既要對公路交通工程項目的施工技術問題加以重視,同時也要對社會經濟因素、技術因素、管理因素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實現科學化、合理化管理與控制,這樣才能確保公路交通工程建設項目的順利開展。基于此,本文將針對公路交通工程項目的施工組織與管理手段加以探索研究。
關鍵詞:公路交通工程 施工組織 質量控制 進度管理
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采取多種方法加強各種施工方法的綜合應用,確保施工過程符合工程整體設計要求。在此過程中,可以從健全管理模式創新系統、全方位加強對材料質量控制、建立高水平的施工隊伍等多方面出發。同時,必須立足實際,緊密結合工程項目開展的具體情況建立健全管理體系,能夠最大程度做好質量控制工作,推動整體工程高質量、高水平開展。
1 公路交通工程項目的施工組織與管理重要性
1.1 保障工程安全質量
公路交通工程項目的施工組織與管理能夠確保施工過程各個環節都按照既定規范和標準進行,有助于提高工程質量。在此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從整體工程的實際出發,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及時發現并糾正施工中的偏差和錯誤,確保工程達到預期的質量目標。同時,切實降低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實現工程項目的高效益。
1.2 優化資源配置
施工組織與管理能夠根據項目需求,合理調配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產出,將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在此基礎上,通過實施科學的施工組織和管理手段,科學、合理安排施工進度,減少施工中出現的浪費和延誤情況,從而起到縮短工期、提前完成工程項目的作用,提高施工的效率。
1.3 促進項目順利進行與按時完成
施工組織與管理需要協調項目各方(如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的關系,確保各方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協作,能夠解決施工過程不同環節中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矛盾,進而促進項目的順利進行。在此基礎上,相關工作人員和管理層還可以通過制定合理的施工計劃和進度安排,重點對公路交通工程項目進行有效的監控和管理,確保項目按時完成,最大程度提高項目滿意度和信譽度。
1.4 提升企業競爭力
通常情況下,良好的施工組織與管理能力是企業競爭力重要組成部分,要求企業自身重視此方面的建設工作,持續優化施工組織和提高管理水平,將工程項目過程中的成本降低,進而起到提高效率、提升質量的作用,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如此一來,便能夠依托優質的工程項目和高效施工管理,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進而吸引更多的客戶和合作伙伴,為自身長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 公路交通工程項目的施工組織
2.1 施工方案工程項目
施工計劃主要是指在公路交通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為實現其總體目標而制訂的指導思想、原則、方針和方法,能夠成為整個工程建設的行動方案。具體來說,公路交通工程項目的施工計劃也可以是一份指導性文件,能夠用來指導生產、控制成本、協調關系、進行技術和經濟分析,從而將施工生產和經濟效益有機結合起來,實現預定的目的。
通常情況下,公路交通工程項目的施工組織內容是由多個方面組成的。其一,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設計文件和合同規定;其二,全面分析影響工程造價和建設工期各種因素的目標,并以此提出工程造價和工期的控制措施,以指導更加優良的生產工作;其三,根據項目的特性及特殊情況來確定可能影響工程項目的對象,一般是選取工程開展的重要部分,如材料選取、施工時間控制等方面;其四,在編制基礎上提出的目標、原則和方法,從而確定的施工方案,一般是以施工組織設計為中心,并根據工程的特點及具體工程條件加以確定;其五,編制方法的選取,總體上按照工作流程或“三步法”來組織。除此之外,在制定公路交通工程建設計劃時,要根據工程規模、工程性質和特點,對工程重要部分進行分析,特別是對結構物的主要結構進行研究。在工程建設組織設計中,還應該著重針對工程項目的質量、安全、進度等方面的控制措施進行詳細分析。
2.2 編制科學的進度計劃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必須制定出有效的進度管理方案。對此,相關施工企業在制定進度計劃時,應該聘請專家,而不是依靠多年的建設經驗的人員,主要是對施工現場進行調查,對施工進度的各個方面進行全面化控制,從而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工程計劃以及相應優化整改措施,能夠將控制措施納入進度管理計劃中。與此同時,在制定進度管理計劃時,充分考慮到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工程數量和崗位要求等問題,充分保證項目的科學合理,進一步提高建設資源使用效率。
除此之外,建設企業還應該緊密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進度控制方案,并能夠將其貫徹到整個施工過程中,充分起到提升項目進度管理水平的作用。如此一來,便可以依托制定并健全項目進度控制體系,有效約束施工單位的作業行為,實現項目質量標準化。
2.3 主要施工方法與機械配置
公路交通工程項目的施工組織確定過程中,還需要仔細進行技術、經濟對比,能夠從中選出最佳方案。通常情況下,正確選用施工方式應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即能夠有效利用場地內可利用的資源;工程項目所需的時間控制在較少范圍內;切實滿足工藝的需要,能夠以此產生較為優良的經濟性。與此同時,為改善工程質量、增加經濟效益、確保工期、確保材料供給,還應結合整體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針對各主要施工方式進行技術、經濟比較,選擇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選擇施工方式時,同樣也需要遵循多方面原則,即按時間安排;依據項目的質量要求;依據所選用的資源狀況;按照安全和環保等方面的要求。在進行機器選型時,綜合考慮機型數量、機型、性能和使用情況。在工程建設的組織上,要優先考慮人員、材料、設備的配置。
3 公路交通工程項目的施工管理策略
3.1 建立安全管理體系
為使公路工程建設安全管理工作得以實施,并保證施工的整體安全性,必須能夠建立健全相應的安全管理體系,同時成立相關的安全管理機構,能夠嚴格按照規定開展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管理部門應根據工程建設現場的實際情況和安全管理工作,切實保證安全管理措施的完善和詳細。
在此基礎上,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可以保證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起到改善工作人員行為規范的作用,提高其責任感、安全意識。針對目前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制度,規范員工的行為,用制度來保證工作的效果和持續性,健全安全管理體系,保證工作人員嚴格遵守有關的工作規定。在此過程中,還應該針對工作人員開展管理培訓工作,促進該工作的順利進行。例如,根據各個施工路段的具體情況,建立一套相關的責任制,并確定具體的責任人,以此來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管理和監控。為進一步提升施工現場的安全性,可以設置適當的警示標識,向員工發放安全手冊和管理制度,在增強管理意識的基礎上改善施工質量,保證工程順利進行。
3.2 加大施工技術監督力度
為加強工程技術管理體系的應用,還應該注重加大施工技術的監督力度,通過建立一套嚴密、科學的監督體系確保工程整體項目更好開展。通常情況下,公路工程對施工技術措施要求很高,這就要求施工單位要準確貫徹施工計劃的標準、規范,為公路工程的完工奠定基礎。為此,應建立完善的施工技術監理體系,對場地內各施工環節進行深度監控,保證對所進行的技術進行有效管理與控制,保證相關的責任能夠得到切實執行。
一方面,施工部門需要著重加強內部的監督,主要是組建一個現場監理小組,對整個施工階段進行全面的監控,確保每一步都符合施工規范,確保后續工程的有序開展。與此同時,施工部門也要對相關技術人員的工作進行全面化監督,確保其操作技術應用符合工程要求,既能協助公路工程建設,又可以通過高標準的技術措施改善和應用施工環節,保證工程質量達標。另一方面,建設單位也要加強外部監管工作,按照工作環境和執行狀況等方面,對施工進度進行合理安排,保證材料和技術的使用發揮最大作用,維護公路工程項目整體穩定性、安全性。
3.3 嚴格把控資金管理
首先,對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嚴格把關,確保項目投資的順利完成。在建設前期,必須認真審查施工方案,并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對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在具體的建設過程中,結合工程實際落實管理計劃。在實施之前,從項目目前開展的實際情況、技術人員意見、企業管理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制定出一個合理、科學的建設方案,從而使所有的工作都能按計劃進行。
其次,對建設項目的資金流向進行嚴密控制,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在工程建設中,應根據資金的運用,加強對工程建設的管理與控制。在工程施工中,對資金的流向進行嚴密的監控,如果發現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從而確保工程的正常運轉。與此同時,也要時刻關注市場上資金價格的變動,合理調節市場行情,保證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
最后,強化項目資金運用的監督管理。為保證資金的安全、合理使用,必須制定相應的使用體系。主要是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進行經常性的經費管理監管,以便發現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在此基礎上,注重加強工程項目的結算工作,嚴格控制把關和審核。
3.4 加強施工關鍵點控制
一方面,護欄作為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汽車撞上護欄時,可以起到緩沖撞擊傷害的作用,阻止汽車沖出或越障,對駕駛員和行人具有保護的效果。因此,在護欄的施工過程中,必須根據工地的具體條件,科學設計立柱的位置,能夠確定立柱之間距離,同時按照施工圖紙來進行立柱的埋設,實現埋設深度要和設計圖具有一致性。同時,回填土必須分層、層層壓實。在工地不得進行波形梁對柱的焊接、切割、鉆孔等操作。當工作完成后要認真檢查,確認立柱牢固,保持立柱直立狀態,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規定。
另一方面,隔離柵的施工重點是要確保隔離柵絲徑和孔距尺寸符合要求,并且要使安裝直線順暢,保證進場的原材料產品質量合格。在此過程中,必須按照“放線—挖坑—安裝立柱—掛網”的步驟完成。在放樣、定位完畢后,根據施工圖紙對基坑底部進行清理,保證干凈無石塊雜草,清理干凈后再安裝立柱。與此同時,將立柱與網片固定在一起,利用托架對立柱及網片進行臨時支撐,使立柱及網片處于豎直狀態。當基坑內的混凝土澆筑完畢之后,應該保證其在混凝土強度大于80%的情況下,拆除臨時支架,并將與立柱、網片相連的螺栓緊固,以保證隔離柵施工質量。除此之外,隔離柵需要沿縱向張鋪拉緊,以保證隔離柵線條平滑、美觀,防止出現翹曲、凹凸等情況。
3.5 重視綠化養護工作
公路交通工程項目的施工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施工單位以及施工項目管理人員還需要重視綠化養護工作,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體系,能夠將其作為關系公路生態環境、景觀效果以及行車安全的重要手段。一般來說,重視公路施工的綠化養護工作,不僅能夠保持公路兩側及中央分隔帶的植被健康生長,進而改善公路的生態環境,減少噪聲、吸收尾氣、凈化空氣。同時還能夠引導駕駛員視線,減少行車過程中的視覺疲勞,使駕車更具有安全性。
在進行公路綠化時,應根據公路類型、環境條件和功能需求進行科學規劃與設計。對于植物的選取,需要強調其適應性,優先選用生長旺盛的植物種類,并結合公路情況對其進行合理安排,即種植的密度和綠化布局。同時,灌溉排水、土壤改良施肥等工作環節也必不可少。在此過程中,根據植物的生長特性以及氣候條件制定灌溉計劃;對綠化區域的土壤加以改良,提高其肥力和透氣性,使綠化植物健康生長,更好為公路的運用提供條件保障。
除此之外,為使綠化發揮其應有作用,還可以依托GIS系統、智能監測設備和管理軟件等信息化手段,著重針對綠化區域開展實時監測和管理工作。在此過程中,主要是防止人為惡意破壞造成損傷,并通過數據分析優化養護策略,進一步提高綠化養護工作的科學性和效率。
4 結論
綜上所述,新時代發展背景下,我國公路交通工程項目的開展需要進一步提升施工組織與管理的有效性,并將其作為保證工程質量以及實際效果的重要依據。為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立足實際,緊密結合各方面的資源優勢,強化技術、管理、資金支持,使整個工程項目更加符合實際情況。與此同時,在建設項目建設中,還應該注重組織的合理、科學管理,主動地迎接各種挑戰與問題,創造出更多高質量、高效率的道路交通工程,為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張建龍.公路交通工程項目的施工組織與管理[J].汽車周刊,2024(12):186-188.
[2]張旭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設施施工管理[J].大眾標準化,2024(09):61-63.
[3]薛亞茹,申鐵軍.淺析公路工程項目管理目標與施工組織[J].交通科技與管理,2023,4(19):173-175.
[4]劉翔宇.公路交通安全設施工程施工技術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12):173-175.
[5]王紅飛,栗崢.公路交通工程質量監督中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風,2020(1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