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顯示,65 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膝骨關節炎的發病率高達85%,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膝骨關節炎患病率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膝關節的疼痛、腫脹以及關節活動受限是老年膝骨關節炎患者的常見癥狀。疼痛往往體現在經歷長時間靜坐或初始步行時加劇,伴隨著適量活動后癥狀可能有所減輕。此外,疼痛還可能在運動時、承重時或夜間休息時加劇。膝關節的腫脹在膝關節炎中后期表現顯著,可能會逐步出現肌肉萎縮或關節變形。關節的運動受限則表現為膝關節的僵硬和緊繃感,這種不適一般持續數分鐘至十幾分鐘,很少會超過半小時。隨著病情的發展,膝關節的活動能力將顯著下降,最終可能致殘。
目前常見的治療措施包括基礎治療、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基礎治療是膝骨關節炎治療的基本措施,包括健康教育、自我管理、體重控制、運動療法等。非藥物治療包括物理療法(如熱療、超聲波治療、體外沖擊波治療等)和中醫特色治療(針灸、推拿、小針刀等),這些治療方式不僅能改善膝關節局部血液循環,還能改善患者膝關節疼痛、僵硬等不適癥狀。若膝骨關節炎患者采用了基礎治療聯合非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可根據患者膝關節炎的情況,選用骨關節炎慢作用藥、軟骨保護劑、非甾體抗炎藥、鎮痛藥以及關節腔注射等藥物治療。若患者已經采用了多種治療措施聯合干預治療后癥狀仍持續存在并影響了日常生活,在必要情況下,可選擇手術治療,以改善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生活質量。
(摘自《上海老年報》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