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27 日上午,王楊軍沒課,但電話基本沒停過。剛送走了兩撥媒體,采訪電話又接踵而至。大家都是因為一篇名為《舊軌還鄉》的學生作文來的。
“火車一路向北,窗外景色從南方的溫婉漸變為北方的遼闊。”“鐵軌銹成了記憶里的虛線,故鄉洇成了底片上的殘影。”“車廂里親切熟悉的方言,和著車輪與鐵軌摩擦聲,混響成一首懷日的歌謠。”……
前幾天,王楊軍在自己運營的抖音賬號“語文山水”上分享了這篇文章。截至3 月27 日傍晚發稿時,相關抖音已收獲超過167 萬點贊,近7 萬條評論,相關話題還沖上了微博熱搜。
這篇《舊軌還鄉》靠什么打動了那么多網友?
文章作者是杭州丁蘭實驗中學初三年級張瀟冉同學,她出生在杭州,但在這位少女心中,故鄉依然是那個有著草原的地方。“我家的親戚都在內蒙古,我爸騎馬超級帥!”
張瀟冉說,這篇文章沒有什么特別的構思,她只是如實記述了寒假回鄉途中看到的情景和感悟。一對乘坐火車的爺孫的互動觸動了她,她就記錄了下來,“順便交個寒假作業”。
正是這種“真實”,打動了語文老師王楊軍,也打動了萬千網友。
“這篇作文里面有很多細節,爺爺為孫子蜷縮在臥鋪尾部,孫子掀開窗簾看外面,尤其是爺爺因為一句‘孩子愛吃’就買下乘務員的商品這些細節,都很打動人。”在王楊軍的定義中,相比于華麗的辭藻和巧妙的比喻,真實的記錄是排在第一位的。他不提倡學生背誦作文素材,那是一塊別人嚼過的泡泡糖,再品也沒滋味。他鼓勵大家認真觀察生活:“我會讓大家寫周圍同學的外貌、寫喝一杯奶茶的感受,這些他們點滴記錄的內容會成為他們以后寫作文時的真實素材。”
(據潮新聞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