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有一條曬干了的蚯蚓。我把它撥到路旁的草叢里,蓋上兩片美麗的紅葉,像是為它做了一個小小的棺槨。
有時候我會不由自主地想,這條死去的蚯蚓與那條仍活著的蚯蚓,究竟有什么不同?今年的這朵蓮花與去年的那朵蓮花,千年前的江水與我眼前的這一江水,還有路上匆匆相遇的我和你,四目交會的那一刻,似乎也有一些靈魂的交會——我們的同與不同又到底是什么?
有時候遇見祖孫三代同行,五官有明顯的相似,但又分明是不同的個體,因時代、成長背景、文化程度等,顯示出明顯的差異。家族中我最喜歡的長輩是外婆,她一生善良謙和,與世無爭。外婆是曾外祖父領(lǐng)養(yǎng)的,她自己的家世,因為年代久遠,已不可考。那么,我與我那難以追溯的祖先之間,同與不同又到底是什么?
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但這獨一無二的特質(zhì)究竟是什么?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這是大家熟知的17 世紀哲學家、數(shù)學家萊布尼茨的名言。其實他接下來還有后一句:世界上也沒有完全不同的兩片樹葉。同與不同,所占比例究竟是多少?
我把這些沒有答案的問題,用小而工整的字,寫在一片撿到的大葉子上,埋到濕潤松軟的土壤里。如果有一條蚯蚓被這片葉子擋住了路,它大概會繞開去,繼續(xù)它自己的路吧。
(摘自《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