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以前,我們的祖先還生活在商周時期,有很多問題,他們都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一個名叫兆靈的人非常好奇:“太陽是怎么掛到天上去的?又是怎么回到家的?”于是,他一個個地去問族人。一個族人摸了摸自己的腦袋,絞盡腦汁,最后也只能答道:“這……這……我不知道。”其他的族人都說自己不知道答案。大家建議兆靈去問族長,他是最聰明的,說不定知道答案呢。可是族長聽后,搖搖頭說:“很可惜,我也不知道。”誰都不知道答案,兆靈決定自己去尋找。
兆靈開始認真觀察太陽,他發現了一個規律:太陽上山、下山的路線每天都一樣,從不缺席,工作非常認真負責。兆靈對這個答案不滿意,他很擔心:萬一太陽生病了,萬一它太累了想休息,萬一它睡了個懶覺,不能準時掛到天空該怎么辦呢?
兆靈又想:“太陽沒有翅膀是怎么升起的,怎么落下的呢?難道有神秘力量在幫助它嗎?”那到底是誰在幫助太陽呢?兆靈又抬起頭望向天空,這時他看見一只在天上翱翔的小鳥。兆靈激動地大喊:“對了!能在天上飛的,那一定是鳥!肯定是有一只大鳥在幫助太陽!但這肯定不是一只普通的鳥,它應該有很大的力氣,還有很長的翅膀和金光閃閃的羽毛。它勤勤懇懇,天天馱著太陽在天空中飛來飛去,可真了不起啊!”
兆靈的猜測是對的,原來是有一只神鳥在幫助太陽。它們天天在一起,時間長了就成了最好的朋友,形影不離。
兆靈想給太陽和神鳥畫一幅畫。該怎么畫呢?他想了又想。他先畫了一個太陽,又畫了一只神鳥。兆靈看了看,搖了搖頭,他覺得不好看。他認真地思考起來,突然想到了一個好點子——兆靈畫了四只神鳥圍繞在太陽身旁,這代表著神鳥四個季節都不停歇地幫助著太陽。畫終于完成了,兆靈畫的神鳥很可愛。他仔細看了看,覺得很滿意,高興得手舞足蹈。
兆靈興沖沖地跑去讓族長看這幅畫。族長看到后,覺得不可思議,他又讓所有的人看這幅畫,對大家激動地說:“兆靈可真聰明,把我們的未解之謎給解決了。沒想到太陽和神鳥如此團結,我們也要向它們學習!”
(指導老師:陳" "莉)
味蕊妙妙評
博物館中的文物靜靜地向大家展示著它們的美,在它們精美的外表背后有怎樣的故事呢?在上一期雜志中,劉斐想象到南京博物院的文物在下班后也會熱熱鬧鬧地聊天;在這一期的雜志中,嚴明誠為金沙遺址博物館太陽神鳥金飾圖案的來源想象了一種可能。小星星,文物身上還藏著怎樣的故事呢?你也在參觀文物了解資料后,想象一番吧。
文物名片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為商周時期的金器。2001年出土于金沙村,現收藏于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整個圖案似一幅現代剪紙作品,線條簡練流暢,極富韻律,充滿強烈的動感,富有極強的象征意義和極大的想象空間。該文物生動地再現了遠古人類“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故事,四只神鳥圍繞著旋轉的太陽飛翔,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生生不息,體現了遠古人類對太陽及鳥的強烈崇拜,表達了古人對生命和運動的謳(ōu)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