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優勢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是加速農業產業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的根本動力。本文以衡陽市探索優勢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實踐為例,系統闡述了衡陽市在發展籠養蛋鴨產業中存在水系發達、氣候溫和、交通便利、蛋鴨養殖技術成熟、養殖規模大、產業鏈較完善等優勢,蛋鴨產業養殖模式從單一放養積極向籠養模式轉變,但當前仍存在科技創新滯后、技術支撐缺乏、行業松散無組織、企業缺乏引領、區域缺乏品牌、加工產品單一、產品附加價值低等問題、無法適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衡陽市優勢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故本文從推動籠養技術,探究籠養模式下最佳營養需要、培育適合品種等三個維度并提出對策,以科技創新挖掘養殖潛力,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培育龍頭企業,打造公域品牌,強化行業組織,培育技術人才,引領產業發展,制定養殖、產品加工標準、豐富產品品類,提高養殖效益和產品價值,為衡陽市破解發展優勢農業產業難題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鄉村振興;優勢農業;籠養蛋鴨;發展對策;衡陽市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085(2025)04-0006-05
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農業農村發展的關鍵抓手是產業振興,鄉村振興要靠產業,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是質量興農、綠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將一二三產緊密結合的粘合劑[1-2]。抓住地方優勢農業產業,實現優勢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加速推動農業的現代化,全面提升農業生產力水平和生產效率,降低農業生產對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形成糧食豐產、市場供應充足、農產品質量逐步提升的良好局面,提高農民的總體收入,同時,推動產業突破瓶頸,實現產業發展良性循環。
蛋鴨養殖及鴨蛋加工是我國傳統優勢產業,蛋鴨養殖數量占世界總量90%以上。2023年,蛋鴨存欄1.49億羽,鴨蛋產量為267.05萬t,蛋鴨總產值達377億元[3]。近十年來,隨著科技進步以及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增加等因素,原有的放牧、圈養等飼養模式已經不適應產業發展的需求,蛋鴨的旱養、籠養方式開始受到廣泛關注。蛋鴨的籠養模式相較于傳統地面放養,優勢在于:一是土地利用率高,單位面積養殖量顯著高于地面平養;二是養殖效率高,通過機械化實現集約化、大規模的生產,極大減少了人工成本;三是防疫效果好,可以有效控制病蟲鼠害;四是環境污染少,集約化、機械化便于糞污、廢棄物的集中處理;五是蛋品干凈整潔,易于保存及加工[4]。
衡陽地區水系發達,氣候溫和,交通便利,蛋鴨養殖技術成熟,養殖規模大,產業鏈較完善。據統計,2023年衡陽地區蛋鴨存欄規模約1 000萬羽,年產鮮蛋21.5萬t,蛋鴨總產值約35億元,其中鴨蛋加工產值4.2億元,已成為衡陽市畜牧業的支柱產業之一。近三年,隨著籠養蛋鴨的興起,衡陽市先后出現多家10萬羽以上規模的養殖場,養殖規模和技術水平均居全省前列。綜上,籠養蛋鴨產業符合衡陽市優勢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也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經濟增收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載體。從衡陽籠養蛋鴨產業發展視角,通過分析其產業優勢、發展現狀、面臨問題及對策建議,為推動地方優勢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思路及參考。
1" 衡陽市發展籠養蛋鴨產業的優勢及重要性
1.1" 養殖基礎好,產業鏈齊全
衡陽市蛋鴨養殖歷史悠久,是知名地方品種攸縣麻鴨的發源地,衡陽地區江河、水庫、山塘多,養殖戶傳統上是逐水放養。2015年以來,離粵返衡的從業者意識到蛋鴨集約化籠養是發展趨勢,于是養殖方式從單一的放養模式開始轉為放養、圈養、籠養并存。目前,衡陽市蛋鴨養殖以放牧散養為主,單場養殖規模約0.3萬~2萬羽,總規模約為900萬;籠養總規模約100萬羽,單場規模大多在3萬羽以上,其中單場規模5萬羽以上企業有7家,10萬羽以上企業有5家,衡東縣綠然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更是達到單場存欄22萬羽左右,是全省蛋鴨籠養單場規模最大養殖場。這為衡陽市蛋鴨養殖業實現蛋鴨養殖模式轉型,并發展為衡陽市優勢農業產業,奠定了重要基礎。2023年,衡陽市蛋鴨養殖規模居全省第一,年產蛋量21.5萬t,存欄量及年產蛋量均占到全省70%以上。
衡陽市地處湘中南,是湖南省以及中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蛋鴨養殖業的飛速發展,直接帶動了以鴨蛋加工為主的蛋品加工業發展。2023年,衡陽市年產鮮鴨蛋30億枚,在本土加工量約3億枚,加工產值近4.2億元。一方面,較大規模的蛋鴨養殖企業在銷售鮮蛋的同時也兼顧蛋品加工品銷售,如衡東縣綠然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大規模銷售鮮蛋,還將周邊中小規模養殖戶的鮮蛋產品集中加工,僅咸蛋黃加工年產就達6 000萬枚,是全省咸蛋黃加工規模最大企業;另一方面,鮮鴨蛋產量的走高,也催生出如衡陽市星美禽蛋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鴨蛋加工企業,這些加工企業將鮮蛋加工成皮蛋、鹽蛋、咸蛋黃、蛋黃粉等產品,然后銷往廣東、廣西、深圳、上海、香港等地市場,獲得了較高認可度。
1.2" 養殖模式初步轉型,成為鄉村振興好產業
近五年,全國各地相繼出現“養殖小區”、養殖合作社等合作養殖模式,集中人力物力發展集約化、規模化養殖[5-6]。合作養殖有效降低了創業門檻,解決了籠養蛋鴨前期投入成本高的問題。相較于傳統養殖,籠養蛋鴨通過專業自動化設備使生產效率提升至傳統養殖的3倍以上;鴨舍環境封閉管理減少了外部病原體入侵的可能性,蛋鴨發病率及死亡率降低了5%以上;產出的鴨蛋干凈、整潔、破損率低,鮮蛋價格優于傳統模式;籠養產生的糞便量比平養產生的墊料糞便混合物減少了70%,顯著降低了環境污染[7]。因此,通過技術創新,改變傳統養殖模式,推動蛋鴨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是幫助農民就地從業、就地創業脫貧致富的好路子,是實現鄉村產業振興、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好方案。
綜上所述,衡陽市作為蛋鴨養殖大市,養殖歷史悠久,技術底蘊深厚,區位優勢明顯,交通網絡便利,放養、圈養、籠養等養殖模式并存[8],具備了發展產、加、銷一體化的全產業鏈條,能帶來大量創業、就業機會,帶領農民致富,推動鄉村建設,助力農業產業全面振興。
2" 衡陽市籠養蛋鴨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科技研發滯后
衡陽市籠養蛋鴨產業雖然起步早,技術基礎較好,但在技術研發上總體投入較少。一方面,政府對蛋鴨產業關注度不夠,在科研方面缺乏相應經費投入;另一方面,大部分企業專業技術人員不夠,致使研發實力不強。
衡陽蛋鴨籠養技術存在三個主要問題:一是缺少適合籠養的品種,目前籠養中常見品種應激反應強烈,蛋鴨上籠應激會導致腸道損傷[9],籠養過程中產生的應激對蛋鴨垂體miRNA表達、機體抗氧化指標造成影響[10-11],進而對蛋鴨產蛋性能及繁殖性能產生影響;二是籠養欄舍、籠具等設備缺乏統一標準,不適合蛋鴨的生活習性,飼料、水浪費嚴重,溫濕度控制難,卡翅、卡腳等問題普遍存在;三是缺少針對籠養蛋鴨的精準營養需要標準,籠養蛋鴨遠離水源,飼養密度高,運動量少,其本身營養需要與傳統養殖方式存在較大差異,飼料營養與需要不一致造成的掉毛、肝腹水、皮下脂肪過量沉積、鴨凹胸等情況普遍存在。以上問題的存在,嚴重阻礙了衡陽蛋鴨產業的轉型發展。
2.2" 行業組織缺乏
衡陽市蛋鴨產業整體處于松散無組織的發展狀態。一方面,政策上缺乏引導扶植,未成立行業協會,行業整體缺乏引導,政企之間、企業之間缺乏協作,產業鏈不完善,進而導致企業抗風險能力弱,無法良性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企業缺少科研實力,擔憂成本問題,技術開發和技術更新缺乏動力,籠養模式無法得到很好的推廣應用,加工技術原始、加工產品單一。因此,衡陽市蛋鴨產業長期停留在初級階段,蛋鴨年存欄總量雖有1 000萬羽,但籠養規模僅100萬羽,占比10%;鴨蛋年產量雖有30億枚,年加工量僅3億枚,占比10%。
2.3" 龍頭企業不強
衡陽市籠養蛋鴨產業缺少如同湘佳牧業、舜華鴨業的大型龍頭企業,不能對整個產業形成有效的引領帶動,更沒有形成如同臨武鴨、益陽松花皮蛋的公域強力品牌。強大的龍頭企業是整個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由于缺乏龍頭企業帶動,面對新型養殖模式,養殖戶大部分持觀望態度,擔憂技術不成熟、投入大、回投無保障,轉型意愿不強。在加工端,衡陽市蛋品加工企業雖多,但大部分以傳統作坊式為主,各自為戰,未形成合力,缺乏強力品牌和產品標準,加工產品仍停留在加工皮蛋、鹽蛋等基礎產品上,產品附加價值不高。
3" 破解衡陽市籠養蛋鴨產業發展瓶頸的對策建議
3.1" 著力科技創新,挖掘養殖潛力
當前,衡陽市籠養蛋鴨產業發展已經陷入技術瓶頸,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在技術方面尋求創新。一是探究蛋鴨在籠養模式下的生理生活特性,制定適合蛋鴨生長、生產性能的場地欄舍、籠具、水線、料線標準;二是探究當前主要蛋鴨品種籠養模式下的精準營養需要量,形成營養需要標準,減少環境污染,提高養殖效益;三是尋找地方優秀蛋鴨品種,選育適合籠養、適應衡陽氣候環境的蛋鴨品種。通過破解衡陽市籠養蛋鴨產業發展技術瓶頸,充分挖掘養殖潛力,以科研打造產業高地,以創新補齊產業短板,最終才能帶動整個產業快速、高質量發展,將衡陽市蛋鴨產業打造成優質“百億”產業。
3.2" 培育龍頭企業,引領產業發展
龍頭企業是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引領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主體[12]。一是出臺稅收優惠、融資支持、人才引進等一系列有利于龍頭企業發展的政策;二是推動“產學研”融合,形成科研創新聯合體,對技術、品種開展科研創新,對企業及從業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擴大就業渠道,促進行業發展;三是支持企業開展跨區域合作,鞏固上下游聯系,穩固產業鏈,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四是完善人才培養機制,鼓勵高校與企業合作,運用“理論+生產”的培養模式,聯合培養專業人才,提高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培育一個成熟、實力強、輻射面廣的龍頭企業是衡陽市蛋鴨產業高速發展的動力源,以龍頭企業為基礎,圍繞蛋鴨產業,建立養殖、產品加工等系列標準,提高養殖效益、豐富產品品類、提升產品價值,打造衡陽市特色蛋鴨品牌[13],是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3.3" 強化行業組織,打造公域品牌
強化行業組織度,打造公域品牌是衡陽市籠養蛋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一是通過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開展“院-企合作”“校-企合作”,破解籠養技術瓶頸,實現養殖技術轉型,提高養殖效益;二是建立行業協會,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實現養殖端與加工端的信息和資源共享,開展行業統計和信息收集工作,定期發布行業預報,正確引導企業生產,減少盲目性,提高養殖效益[14];三是在蛋鴨養殖、蛋制品加工等方面出臺相關技術標準,幫助養殖和加工企業提升技術,打造衡陽市鴨蛋及加工品牌。產業的良性發展需要穩中求進,“穩”是“進”的基礎,鞏固好“穩”,就需要強化行業組織度,打造公域品牌,發展產業集群,幫助企業之間形成長期穩定關系,進而形成規模經濟,增強行業整體抗風險能力[15]。
4" 結束語
衡陽市作為歷史悠久、養殖規模居全省前列的蛋鴨養殖大市,具備技術底蘊較深、產業鏈較完整的優厚條件,衡陽市蛋鴨產業早已發展成為本市畜牧業中僅次于生豬養殖的第二大產業。想要破解衡陽市蛋鴨產業發展瓶頸,打造衡陽市新“百億”產業,就必須推動衡陽市籠養蛋鴨產業高質量發展,通過政府引導、科技支撐、企業主導,實現政產學研深度融合,從良種繁育、標準化養殖,到產品深加工、生鮮加工和配送,進一步完善全產業鏈,打造知名農產品品牌[16]。實現蛋鴨產業高質量發展,既提高了農民總體收入,也達到了振興農村和財稅增收的目的,由此也為其他地區結合實際情況、運用自身優勢、發展適合當地的優勢農業產業提供了思路。
參考文獻:
[1] 宋山梅,向俊峰.鄉村振興視野下我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構建研究[J].農業經濟,2019(9):6-8.
[2]" 董志勇,趙晨曉.鄉村振興背景下我國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選擇[J].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22,26(2):80-88.
[3]" 侯水生,劉靈芝.2023年水禽產業現狀、未來發展趨勢與建議[J].中國畜牧雜志,2023,59(3):274-280.
[4]" 梁振華.我國蛋鴨籠養研究現狀與展望[J].中國家禽,2016,38(22):1-4.
[5]" 扈琴吉,張燕,劉雪蘭,等. 淺談山東省規模化肉雞養殖面源污染現狀及應對措施 [J]. 家禽科學, 2019(01): 4-7.
[6]" 姜士彬,溫丹葉. 淺析無抗養殖 [J]. 家禽科學, 2018(08): 19-20.
[7]" 陳斌丹,張科杰,李柳萌,等.蛋鴨籠養現狀與發展趨勢[J].浙江農業科學,2022,63(8):1868-1870+1882.
[8]" 馬玉勇,吳聰,陳凱,等.衡陽蛋鴨產業發展現狀及思考[J].湖南畜牧獸醫,2023(3):1-3.
[9]" 羅祥.上籠應激誘導的蛋鴨小腸miRNA差異表達分析及其功能驗證[D].重慶:西南科技大學,2023.
[10] 張文韜,劉水兵,蔣紅霞,等.籠養急性應激下蛋鴨垂體microRNA的差異表達分析[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23,45(04):931-943.
[11] 劉水兵,方文杰,李言凱,等.基于血漿非靶代謝組學探究急性籠養應激對蛋鴨代謝的影響[J].畜牧獸醫學報,2022,53(12):4271-4282.
[12] 易軍,姚海飛,緒欣.簡談對高郵鴨產業發展的思考[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農業科學,2023(4):110-112.
[13] 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夯實鄉村振興產業根基——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負責人就《關于促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的意見》答記者問[J].中國農墾,2021(11):9-10.
[14] 宮桂芬.我國水禽業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J].中
國家禽,2006(21):7-10.
[15]蔡中峰,馬云蕾,高靜,等. 我省水禽業發展形勢分析 [J]. 家禽科學, 2019 (10): 3-5.
[16]我國黃羽肉雞發展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J].家禽科學," 2008 (05): 3-8.
收稿日期:2024-11-29
基金項目: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項資金(湘農發[2022]31)
第一作者:吳聰(1995—),男,從事蛋鴨新品種、養殖新技術研發工作,E-mail: 2115977013@qq.com
通信作者:馬玉勇(1972—),男,畜牧師,從事畜牧研究、技術服務和推廣工作,E-mail:7924035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