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無抗養殖背景下,雞球蟲病的防控成為養雞業面臨的重要挑戰。雞球蟲病是由艾美耳屬球蟲引起的一類高發病率的原蟲病,對養雞生產造成嚴重影響。本文總結了無抗養殖背景下雞球蟲病的防控要點,涉及環境管理、飼養管理優化、生物安全措施、免疫預防以及健康監控系統的建立等方面,以期為養雞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無抗養殖;雞球蟲病;防控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25)04-0076-04
雞球蟲病是由艾美耳屬球蟲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寄生蟲病,具有高感染性和快速傳播的特點。該病多發生在120日齡前的雞群,尤其是20~60日齡的雞群發病率最高。球蟲病不僅會導致雞群精神沉郁、雞冠蒼白、消瘦、羽毛雜亂等癥狀,還會引發西紅柿樣紅色稀糞等典型的糞便變化。在嚴重的情況下,球蟲病可導致30%以上的死亡率,并對雞群的健康和料蛋比產生嚴重威脅。在無抗養殖的背景下,傳統的依賴抗生素的防控策略不再適用,這使得雞球蟲病的防控面臨新的挑戰。由于球蟲病的流行性較強且容易反復,僅僅依靠藥物殺蟲往往難以達到理想的防控效果。此外,球蟲卵囊在潮濕環境中容易繁殖和傳播,進一步增加了防控的難度。
1" 雞球蟲病概述
1.1" 流行特點
雞球蟲病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容易發生和流行。一般來說,北方地區4~9月份為高發期,特別是7~8月份發病最為嚴重;南方地區3~9月份為高發期,5~8月份是高峰期。
地面散養、飼養密度大、墊料潮濕、糞便未及時清理等因素都會增加雞球蟲病的發生風險。
無論是肉雞、蛋雞還是其他類型的雞,都可能感染雞球蟲病。3~5周齡的雛雞發病率較高,但有時5~6日齡的雛雞也可能感染發病[1]。成年雞一般較少發病,但往往是球蟲的攜帶者,其糞便等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球蟲卵囊,是疾病傳播的重要來源。雞吃進感染性的球蟲卵囊是其主要的傳播途徑。球蟲卵囊通過污染的食物、水源、環境及用具侵入雞體。動物、人及運輸工具均能成為球蟲卵囊的機械傳播媒介。
1.2" 臨床癥狀
病雞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甚至出現拒食現象。羽毛蓬松,頭蜷縮,體態消瘦。腹瀉,糞便常帶血,顏色可能為暗紅色、巧克力色或葫蘿卜樣。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蟲,病雞排出的糞便由咖啡色轉血糞。混合感染則糞便混血,伴大量腸黏膜脫落。雞冠和可視黏膜貧血、蒼白,皮膚皺縮,出現脫水癥狀。患雞生長緩慢,生產性能顯著下降。若不及時治療,死亡率可達80%,一般情況下死亡率為20%~30%[2]。
1.3" 剖檢變化
小腸球蟲感染會導致腸壁顯著增厚,腸黏膜損傷,黏膜表面出現許多小出血點和潰瘍灶。
小腸內可能充滿粘液和氣體。盲腸球蟲感染會導致盲腸顯著腫大,達到正常體積的3~5倍。盲腸腔內充滿凝固的或新鮮的暗紅色血液或干酪樣物質。盲腸上皮會受到嚴重破壞并增厚,形成粗糙的表面,同時表面出現糜爛和潰瘍灶。盲腸壁和腸系膜上出現許多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或出血斑。多種球蟲混合感染,腸管增粗,腸黏膜布滿出血點或血斑。
2" “無抗”養殖在雞球蟲病防控中的作用
2.1" 減少耐藥性產生
傳統養殖中,為了防控雞球蟲病,常常依賴于抗生素的使用。然而,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會導致球蟲產生耐藥性,使得防治效果逐漸降低,甚至無效。無抗養殖通過減少或杜絕使用抗生素,以此減少了耐藥性的產生,并為雞球蟲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2.2" 促進生態平衡
抗生素的濫用不僅會對雞只本身產生不良影響,還會通過食物鏈傳遞到人類和其他生物體內,破壞生態平衡。無抗養殖注重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通過采用生物防治、環境控制等替代措施來防控雞球蟲病,有助于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
2.3nbsp; 增強雞只免疫力
無抗養殖理念,強調通過改善飼養環境、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雞只營養水平等方式來增強雞只的免疫力。免疫力強的雞只更能抵抗球蟲等病原體的侵襲,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風險。同時,無抗養殖積極探索用無抗飼料添加劑替代傳統的抗球蟲藥,如五味常青提取物等。這類添加劑含有多種天然功效,既能驅殺原蟲,又具有涼血散瘀、止痢止血等作用,在防治雞球蟲病等寄生蟲病方面成效顯著[3],為雞只健康保駕護航。
2.4" 保障食品安全
無抗養殖模式生產的雞肉和雞蛋等產品,最大的優勢在于無抗生素殘留,滿足了人們對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隨著消費者對自身飲食安全和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無抗養殖產品憑借其安全、健康的特性,在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通過無抗養殖來防控雞球蟲病等寄生蟲病,不僅是對雞只健康負責,更是從源頭上保障食品安全,有力維護了公共健康。
3" 無抗養殖背景下雞球蟲病的防控要點
3.1" 加強環境管理
雞球蟲病的傳播、感染與飼養環境有密切聯系。在無抗養殖的背景下,加強雞群的環境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球蟲病的發生。一是保持干燥通風。潮濕環境利于球蟲繁殖。因此,預防球蟲病的關鍵在于保持雞舍干燥、通風,通過定期清理糞便、更換潮濕墊料、使用地面干燥劑等措施來降低濕度;二是營造良好的環境衛生。定期對雞舍、飲水系統、料槽等進行全面清潔和消毒,以殺滅環境中的球蟲卵囊。選用對球蟲卵囊有強大殺滅作用的消毒劑,如球殺靈、過氧乙酸等,使用時務必嚴格遵循產品說明書,把控好濃度與使用方法;三是適時分群飼養。合理控制飼養密度,避免雞只過度擁擠,能夠減少雞只間的接觸機會。建議將成雞與雛雞分開飼養,以防成年帶蟲雞傳播病原,引發雛雞球蟲病疫情。
3.2" 加強飼養管理
為雞群提供營養均衡的飼料,增強雞只的體質和免疫力。建議在每千克日糧中添加0.25~0.5 mg硒,以增強雞對球蟲的抵抗力。補充足夠的維生素K和給予3~7倍推薦量的維生素A,可加速雞患球蟲病后的身體康復[4]。同時,添加雙歧桿菌、乳酸菌等益生菌,能維護受損腸道的菌群平衡,降低腸炎的發病率,間接抵御球蟲侵襲。此外,保證飼料質量,禁喂霉變、污染的飼料。定期更換飲水,保持飲水清潔,使用含氯消毒劑對飲水和飲水系統進行消毒。
3.3" 生物安全措施
對新引進的雞只必須實行嚴格的隔離和檢疫工作,全方位檢查其健康狀況,確保不攜帶任何病原體。保持雞舍內安靜穩定,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捕捉、轉群操作,合理規劃免疫程序,避免這些應激因素對雞群的影響。雞只一旦發生應激,免疫力會隨之降低,進而增加感染球蟲病的風險。另外,要及時清除糞便及潮濕的墊料,并將其運送至固定地點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其污染舍內的飼料和飲水,切斷球蟲病通過污染途徑傳播的可能性。
3.4" 免疫接種預防
在無抗養殖背景下,疫苗接種成為預防球蟲病的重要手段。可選用經過雞胚傳代致弱或早熟選育技術處理后的蟲株作為疫苗,為雞群進行免疫接種。已有試驗證實,接種這類疫苗能顯著增強雞只對球蟲病的抵抗力,達到良好的預防效果。疫苗應儲存在適當的溫度下,確保其活性不受影響,嚴格遵循冷鏈運輸要求,防止疫苗在運輸過程中失效。雞群在接種后,工作人員要定期監測雞群的健康狀況和球蟲感染情況,以此評估疫苗的實際保護效果。如發現保護力不足,應及時調整免疫策略,補免或更換其他疫苗。隨著養殖人力成本的增加和養殖集約化、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可考慮在孵化場對1日齡雞進行噴淋免疫,以提高免疫效率和減少人員操作誤差。
3.5" 非藥物防控措施
利用有益微生物(如添加益生菌)來抑制球蟲的生長和繁殖,同時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提高雞只的免疫力。使用具有驅蟲、殺菌、消炎等作用的植物提取物(如小桉樹精油)來防治雞球蟲病[5]。這些提取物具備強大的直接殺菌能力,全面替代抗生素在養殖中的應用,且它對艾美耳屬球蟲有特效,可高效抑制并殺滅該類球蟲。
3.6" 合理用藥
在無抗養殖大環境下,抗球蟲藥物的選擇和使用應慎之又慎。首先,優先選擇無抗或低抗的藥物,堅決避免使用易誘導耐藥性產生的藥物。根據雞群的實時健康狀況和所處的養殖環境,合理安排用藥時機和用藥周期。在疾病高發期或疫情發生時,可適時采取預防性用藥措施。按照藥物說明書或在獸醫的指導下正確用藥,避免過量或不足量使用,導致藥效不能充分發揮。同時,要高度留意藥物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以免因不當搭配而引發不良反應[6]。
3.7" 建立健康監控系統
明確健康監控的目的是為了及時發現并控制住雞球蟲病的發生,保護雞群的健康和維持生產性能。根據雞群的實際情況和飼養環境,確定合理的監控頻次。一般情況下,可以每周進行一次全面的臨床癥狀觀察和環境檢測,每月進行一次生物樣本檢測。另外,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健康監控系統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將雞群的健康監控數據錄入系統并進行分析和處理,同時實現對雞群的遠程監控和管理,方便及時了解雞群的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提高監控的準確性和高效率[7]。
4" 總結
在無抗養殖的新形勢下,雞球蟲病的防控需要構建一套系統且全面的綜合性體系。從加強飼養環境管理、優化飼養管理、實施生物安全措施、開展免疫預防以及建立健康監控系統等多方面協同推進,能夠切實有效地降低雞球蟲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為養雞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未來,應進一步加大對雞球蟲病的發病機制的研究深度,同時繼續探索創新防控技術,不斷優化現有防控策略,為養雞業提供更為科學、高效、精準的雞球蟲病防控方案,助力養雞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8]。
參考文獻:
[1]" 李烈.散養雞球蟲病的診斷與治療探究[J].畜禽業,2024(7):86-88.
[2] 劉向.蛋雞球蟲病的防控與治療[J].中國畜牧業,2024(6):95-96.
[3] 張洪艷.雞球蟲病的防治措施[J].畜禽業,2024(4):
83-85.
[4]" 張國非.林下養殖土雞球蟲病的診治措施[J].今日畜牧獸醫,2024(1):74-76.
[5]" 王相花.雞球蟲病的臨床癥狀與防治[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3(12):84-86.
[6]" 王霞,崔航,逄明明. 規模化養殖場雞球蟲病的診治要點分析 [J]. 家禽科學, 2024, 46 (09): 58-61.
[7]" 其木格. 雞球蟲病的防治 [J]. 家禽科學, 2024, 46 (10): 78-80.
[8]" 李秀娥. 雞球蟲病的綜合防控 [J]. 家禽科學, 2024, 46 (03): 17-19.
收稿日期:2024-10-20
第一作者:張海峰(1991—),男,從事畜牧獸醫工作,E-mail:3861051970@qq.com
通信作者:余淑琴(1990—),女,從事畜牧獸醫工作,E-mail:wuaiai157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