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描寫展現人物內心,可以讓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變化、性格特征和內心世界。這種手法不僅增強了文學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也讓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張老師:同學們,閱讀課文《青松處處埋忠骨》,我們可以通過對毛主席的動作描寫,感受到他得知兒子犧牲后的內心變化。
心心:課文開篇,描寫毛主席接到那封電報,“毛主席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接著一支吸著煙?!边@里的動作描寫極具表現力,它展現出毛主席內心的震驚和悲痛,將一位父親突然面對如此巨大的打擊,那種無法接受、難以置信的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
贊贊:“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仰起頭,望著天花板”,他在沉思,可能在回憶與兒子共度的時光,也可能在考慮如何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如何平衡個人情感與國家大義。
辰辰:毛主席準備簽署岸英葬在朝鮮的電報時,他“下意識地躊躇了一會兒”“黯然的目光轉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臺”,表明他在經歷了內心掙扎后,做出決定。這個決定不僅是對兒子犧牲意義的認可,也是對國家利益的堅守,體現了他作為領袖的擔當和遠見。
張老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通過這些動作描寫,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毛主席在得知兒子犧牲后的內心變化,感受他作為父親和領袖的復雜情感以及崇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