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短發,戴著一副藍色眼鏡,嘴里爬滿黑色的小蛀牙,他瘦瘦的,走起來慢吞吞的,就像一只背著殼的小蝸牛。我總喜歡喊他“蝸牛弟弟”。
他吃飯很慢。每天早晨,我一碗豆漿一個肉包下肚了,也不見蝸牛弟弟的影子。媽媽吼他,只聽到應聲“來了”,就是不見人影。終于弟弟捧上碗了,豆漿小口小口喝,菜包半天不見咬一口。媽媽一旁催著“快點兒快點兒……”他干脆丟下筷子,慢慢地穿上鞋子,慢慢地背起書包……因為他,我不知遲到了多少次。
他寫作業就更慢了!十分鐘能完成的作業,他大概要寫一個小時。他寫的每一筆如同繡花一樣,又像是在作業本上尋寶。有時候他沒寫完作業就想睡覺,可媽媽堅決不讓。他干脆捧起課外書讀起來。深夜,總能聽到媽媽一陣陣歇斯底里。
更不可思議的是,一次期末練習他竟然沒寫完就準備交卷。老師給他放寬時間,他仍是慢條斯理一筆一畫地寫著,臉不紅心不跳,波瀾不驚,似乎沒完成任務的是老師,而不是他。
我們都試著提升他的速度,他依然不聽不改,真的是一只慢悠悠的“小蝸牛”。
總評
兩位小作者選取了身邊熟悉的人,均能夠抓住人物的特點展開描寫。葉航同學主要圍繞“混世小魔王”轉變的過程來描述,把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繆雨妍同學抓住弟弟“性子慢”的特點,將生活中吃飯慢、寫作業慢的事例展現得具體生動,“蝸牛弟弟”的形象深入人心。
【作者系江蘇南通市于港小學漁歌文學社學生,指導并置評:繆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