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文也舉起了手:“老師,‘把磚往地面輕輕地一鋪’,在動作前邊加上了一個‘輕輕地’做修飾,我認為這樣寫,寫出了人物的細心。這里體現了師傅的粗中有細,也體現了他嚴謹的工作態度。”
“是的,這種方法我們可以概括為‘修飾語+動作’。”向老師笑著說。
蔣穎站起來說:“老師,‘“不行,我還沒有干完活呢!”他頭都沒有抬,又貼了一塊磚’,說明他很專注。他把貼磚,當事業在做。所以,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也得到別人的認可。”
“是的,我們可以總結為‘語言+動作’。”向老師補充道。
王佳佳迫不及待地站起來:“老師,我還發現,‘他直起身,揉揉腰,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用到了‘動作+神態’的寫作方法。這樣寫,更體現了貼磚師傅對工作的精益求精。”
“是的,同學們,我們常常講,人要有工匠精神。其實,習作描寫了一個平凡的貼磚師傅,但他有自己的工作標準,有自己的職業道德。何睦同學充分運用了‘慢鏡頭特寫法’,讓人物躍然紙上,我們仿佛見到這位對待工作精益求精的貼磚師傅。”向老師頓了頓,接著總結,“當然,文中還有環境描寫法,例如:‘紅葉李由紅變黑’,‘新月不知什么時候,已掛在天邊’這些既寫出時間的流逝,也烘托出李師傅的敬業。希望大家都做生活中的有心者,讓寫作變成一種暢快的表達,也就是我手寫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