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呈現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從古老的詩詞歌賦到精湛的傳統工藝,從神秘的傳統節日到深邃的哲學思想。
在這里,我們能觸摸歷史的紋理,感受民族精神的傳承,領略華夏大地千年文明孕育出的獨特魅力。
請以“我與傳統文化的邂逅”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個人信息。
佳作展示
歷史長河中,傳統文化猶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輝。而在這繁星點點的文化中,我對書法情有獨鐘。
與書法的相遇是在一個盛夏,我看著爺爺手握毛筆,坐姿端正,筆下流淌出一個個生動的漢字,心中充滿好奇。從此,我便對書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硯中的墨,仿佛為我鋪就了夢想的底色;手中的筆,則成了我攀登夢想高峰的階梯。
筆墨落于宣紙,行云流水,一氣呵成,轉瞬間,爺爺的筆下便出現了一個“遠”字。從爺爺手里接過毛筆,我專心致志,仔細地臨摹,可停下筆,卻只看到歪歪扭扭的字,心里十分難過。連試了好幾次都失敗了,我癱坐在椅子上,憤怒又無奈。
“學習書法不是一蹴而就的。”說著,爺爺又拿來了一疊宣紙。我端正身子,默默地想著動作與筆畫的要領,一筆一劃地練習著。日復一日,終于,薄薄的宣紙上是濃厚的墨跡。陽光從窗外灑進屋內,照在那飽含墨水的大字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筆墨中蘊含著自信昂揚的少年意氣。
我以為我明白了書法的奧秘,也已經掌握了它的精髓,接下來就會一帆風順。可“一山放出一山攔”,我滿懷希望地參加了書法比賽,可最終鎩羽而歸。我趴在書桌上放聲大哭,屋外是瓢潑的大雨,屋內是不絕的淚水。
我不甘心,逃避或許有用,但我不屑,更不想讓我的努力付諸東流。我再次拿起筆,調整狀態,著筆在紙上寫出一個“恒”。屋外的老樹綠了又黃、黃了又綠,門前的流水滾滾東流,從不停歇。陽光從“難”字照到“永”字,而我也在這不懈的努力中,逐漸領悟到書法的真諦。
書法之路艱難且漫長,但只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就能獲得成功。念及于此,我握緊毛筆,盡情地書寫著……
點評
習作以“書法”為線索,生動地展現了小作者與傳統文化結緣、探索、遭遇挫折、而后成長的心路歷程,情感真摯,語言流暢。通過書法的學習,小作者不僅磨煉了意志,也領悟了傳統文化的魅力,主題積極向上,富有啟發性。結尾畫龍點睛,深化了行文主旨。
【山西晉城市城區王臺鋪礦中學校】
思路導航
這是一道命題作文,《科技,讓生活更美好》明確了寫作范圍是“科技”與“生活”。若寫記敘文,考生可以寫當前的科技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更”;也可以從未來的視角出發,想象未來的科技是如何融入我們的生活的,比如想象科技在教育領域的新發展,以展現科技的先進性。若寫議論文,可列舉一些科技在日常生活的具體事例,如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智能家居的便捷、醫療設施的科技應用等,順勢引出論點“科技,讓生活更美好”,使讀者對科技的積極影響有初步認識。
【董麗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