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攻略
近幾年,中考作文命題穩中求變,契合教材,緊貼生活實際。從命題趨勢上看,更加注重引導考生關注社會,或者關注自身成長的過程,引導考生寫出真情實感。命題形式也更加多樣化,選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命題作文和半命題作文全面開花。雖然話題作文在近幾年呈現出減少的趨勢,但考查概率仍然不低。
一、2024年中考話題作文命題分析
從命題趨勢上看,全國有部分省和市的作文命題涉及了話題作文,但所占比例不大。如河北卷以“定心丸”為話題、黑龍江龍東卷作文二題以“取舍”為話題、山西卷作文二題以“欣賞”為話題、吉林長春卷作文二題以“青春與奉獻”為話題、四川成都卷以“贏”與“迎”為話題、四川自貢卷以“友善”為話題、四川德陽卷以“因人而異,所見不同”為話題等。由此可以看出,話題作文的命題考查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詞語型。該詞語不限于一般的名詞、動詞、形容詞,還有諧音、象征意義等,可見命題者的選詞標準與范圍相對寬泛。如河北卷的“定心丸”。
2.短語型。該短語可以是主謂式、動賓式、偏正式、并列式等,如“互相照亮”“我的偶像老師”“我與傳統文化”等。如吉林長春卷作文二題的“青春與奉獻”。
3.句子型。即所給的話題是一個句子,如“善良,撐起一片天”“做成大事最需要的品質是恒心”等。
4.中心或主題型。這是近幾年話題作文的一個新的命題方向。在這類題型中,命題者一般不點明話題,而是以主題或中心詞等形式給出話題的中心,要求考生圍繞這一中心進行寫作。如四川成都卷的“贏”與“迎”。
二、2025年中考話題作文備考策略
1.抓關鍵詞,解核心字
要想寫好話題作文,讀懂關鍵詞的含義是重點:
(1)抓關鍵詞。話題作文一般由四個部分組成,即:材料+提示語+話題+要求,材料的作用是引出話題,同時對話題起注釋和說明的作用。話題是核心,是考生審題立意的對象,而其中的關鍵詞對立意和構思具有聚焦的作用,因此要找準關鍵詞,選擇切合話題的立意角度。話題作文的關鍵詞大多是具有抽象意義的精神、品質或象征意義的詞語,如“青春”“奉獻”“定心丸”等。
(2)解核心字。抓準關鍵詞,那如何理解、詮釋其中的核心字眼呢?關鍵詞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啟發性,它可以引導考生如何寫和寫什么。考生要抓住話題中的動詞或具有動詞性質的詞,由此展開寫作。如河北卷中的“定心丸”,考生要抓住其中的“定”,“定”意為“安定”,那么在寫作時,考生就要著重突出“內心的安定”,由此散發思維:什么情況下需要內心的安定呢?
2.巧用修辭,善于補題
對“親情”“青春”這類完全以名詞為話題的作文,只能大概窺見作文主題,難以思考具體的寫作內容。考生可根據材料,以“補”的方式在寬泛的話題前面或后面作適當的增補,對寫作范圍加以限制,使話題由大變小,由虛變實,由抽象變具體,這是最常見的擬題技法。但“補”要補出新意,濫補、舊補都是不可取的。不妨使用一些簡單的修辭手法,為平庸的補題增色。如:
(2024年四川南充卷二題)平常生活中流淌著的親情滋養著我的心靈,給我前行的力量。親情總是蘊藏于細微之處:一個電話,一聲叮囑,一絲笑容……
上題要求以“親情”為話題進行寫作。如此大而常見的主題,大部分考生會照搬原文,以“親情”或“我的媽媽”等為題;部分考生還會使用“父愛如山”“母愛似水”等比喻。針對此話題,這些有新意的補題可供考生參考:“水一樣的她”,將大而空的愛細化為日常生活中的“她”,并設下懸念:“她”是誰?“時光里的白發”,同樣是將“愛”具象為“白發”,再經“時光”的限定,使一個歷經滄桑、白發蒼蒼的人物形象躍然眼前。
3.以小見大,以柔克剛
話題作文的主題往往具有概括性,如愛、成長、自信、文化等,導致考生所寫的作文“大而空”,難以“接地氣”,無法打動讀者的心。針對這樣的問題,考生不妨從身邊的小事出發,以小事見大愛。如以“友善”為話題進行寫作,與其空談“友善對人際關系的改善、對社會的積極作用”,不妨留心身邊每一個熱情的人,如學校門口的保安、食堂的阿姨等,深入發掘生活中的素材,以真人真事打動讀者。
4.反復呼應,強化點題
(1)首尾呼應,巧妙點題。在開頭和結尾處,考生可將主題清晰明了地插入,如河北卷“定心丸”,考生可先就“定心丸”的作用、定義、來源等展開描寫,而后插入到開頭和結尾。如開頭寫“母愛是人生風浪中的定心丸”,結尾寫“有一樣東西,每每想起,我的心便格外安定”等,這樣既做到了點題,又避免了重復與生硬。
(2)順藤點題,邊寫邊點。一篇話題作文除去開頭與結尾的點題,如何將主題自然而然地融入作文也是值得考生思考的。怎樣點題才算自然呢?考生不妨順著事件的發展一步步點題,將主題與敘事同起落。如“贏”與“迎”的話題寫作中,考生可以這樣點題:“隨著終點線與金牌的接近,渴望勝利的澎湃心情到達了頂峰”,又或者“面對這項未知的挑戰,害怕失敗的膽怯與躍躍欲試的激動在我心中此起彼伏”,這些都是能在作文中“不經意間”點題的句子,且不顯違和。
5.議論抒情,升華主旨
為避免“假大空”,考生要盡量選擇貼近生活的事例。在深入生活后,如何跳出生活的框架,從共性中見個性,從普遍中挖掘出特色呢?這就要用到議論和抒情的寫作方法。如吉林長春卷作文二題的話題作文“青春與奉獻”,選擇記敘文的考生大多選用公益活動、義務志愿勞動等素材,從普通的“勞動”升華到“青春與奉獻”。考生需抓住“事雖小,情卻大”的特點展開描寫,抒發“他們的愛雖小,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愛如細水般長流”的感情,這樣,寫出的作文自然能打動人心。
三、2025年中考話題作文預測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工智能與生活變革”極可能成為寫作話題,探討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日常。如智能家居對生活便利性的極大提升,以及人工智能引發的就業結構調整等問題。“綠色生活新探索”也是當下的熱門話題之一,聚焦環保行動的創新與實踐,如城市“垂直農場”的興起、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綠色理念的多元方式等。再者,“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也頗受關注,如傳統手工藝借助網絡平臺重煥生機,古老民俗在現代社會的重新演繹,以及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新解讀與傳承責任等。這些話題緊扣時代脈搏,引導考生深入思考社會現象、文化發展與個人角色,展現考生對多元世界的認知與感悟。同時,成長感悟類:挫折與成長、夢想的力量;情感表達類:親情的溫暖、友情的珍貴;人生哲理類:堅持的意義、成功與失敗等話題也值得關注。
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考生要注意加強素材的積累與主題的分類。如梳理中國歷史中的英雄人物、當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代表人物事跡的分類與積累,分析其意義與價值,關注現實,深刻認識時代的發展規律和趨勢方向,思考當代青年的使命擔當與時代精神;還要注意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吸收和創造性轉化,服務于當代生活;對當代優秀青年的事跡的積累,了解其成長歷程與發展路徑。
此外,要想寫好話題作文,考生一定要深入解讀話題,化大為小、化虛為實,擬定題目、點明主旨,選材典型、結構清晰,語言流暢、富有文采。這樣,考生才能在話題作文中更好地把握主題、明確立意,并通過具體的寫作技巧提升作文的整體質量。
【肖鈞仁/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