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華,萬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
——題記
百年漫漫征程路,走過荊棘沼澤,也踏平過枯骨萬里,經歷過滄桑巨變,也踏平過重重坎坷,而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過去斑駁的面孔,如今的中國青年,也早已有了嶄新的面貌!
1978年,在那條小路上,一位老人踽踽獨行,他目光深邃,捫心自問:“社會主義道路已經走了二三十年,為何依舊停滯不前,人民生活依然窘困?”終于,一個聲音響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且看東南的丘壑,西北的大漠,疆界綿延遼闊;且看中國高鐵,領跑世界,交流就在瞬息之間;且看衛星環繞,嫦娥奔月,祝融著陸火星,航天科技走在尖端;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丹心寸意,皆為有情,夢想之光,閃耀家國。“我夢見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把還長,太陽曬起來,我們就坐在稻穗下乘涼。”這個“禾下乘涼夢”讓袁隆平在水稻研究路上一走就是幾十年,歷盡波折,最終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之后的屠呦呦、張桂梅……皆心懷家國之心,為青年樹立起一個個榜樣。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責任與目標,雖然人們的面貌各不相同,但始終不變的是奮斗者的身姿,始終清晰的是奮斗者的腳步。
百年滄桑,青年擔當。中國青年作為思想變革和社會發展的先遣隊,始終致力于中華民族的千秋偉業,用青春和熱血,賡續接力。“惟愿諸君將振興中國之責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孫中山先生曾寄予厚望于中國青年。我們應不負期望,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國夢中成就自我,發揚中華民族偉大精神,譜寫中國歷史的新篇章。
我們要敢于擔當,將家國情懷薪火相傳,續寫十里長安四海清平,春風依舊繁華如斯的新篇章。
點評
文中,小作者概括描繪了貧瘠孱弱的祖國和繁榮富強的祖國,進而引出了“每個時代都有其責任與目標,我們當代青年應發揚中華民族偉大精神,譜寫中國歷史新篇章”這一主題,立意深遠。作文語言整飭,多用短句,善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畫面感強,再現了當代中國青年的風采,極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