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一茶一世界,一水一景一人生。
——題記
清晨,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書桌上。茶,是中國文化的瑰寶。自古以來,文人墨客便以茶會友,以茶言志。陸游有“晴窗細乳戲分茶”,蘇軾有“從來佳茗似佳人”。我家也有一抹茶香,醇美持久,沁人心脾,我慢慢學著用自己的方式品味茶的清香。
我出生時,爺爺在園中種了一棵茶樹,每年都會把曬干的茶葉放在櫥窗里,散發著誘人的清香。午后,爺爺總會去后院泡茶,有時還會邀我一起品茶。
陸羽的《茶經》有言:“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每次泡茶,爺爺都會到附近的順峰山上取山泉水泡茶。他總說,要先由水品茶,再由人品茶,我卻不以為意。幼時,我總會喝一大口茶然后再吐出來,只覺得又苦又澀,爺爺卻笑而不語。
茶香流淌于歲月,如今,取水泡茶的人變成了我。
初中時,我時常因考試失利而焦慮,爺爺便教我泡茶。看著櫥窗里的茶葉,時隔多年,我依然記得那份苦澀。我模仿著爺爺的動作,拿出一個茶壺,將茶葉鋪在壺底,燒開的泉水一灌盡底,茶葉慢慢地舒展開。小院里,茶香四溢,濃而不烈,清而不淡。我不禁問道:“爺爺,這茶為何如此香?”爺爺笑著說:“用心對待,肯下功夫,方能得茶香。”
后來,我專注學業,是記憶里的茶香,也是爺爺的話讓我振作起來。我不再因成績患得患失,用心對待每一門學科。在這期間,遇到的困難、吃到的苦,比那茶還苦澀。現在再品茶,抿上一口,讓茶水在舌尖流轉,沒有那般苦澀,反倒有一股苦盡甘來的香甜。我想,這就是人生吧。如今,教我取水泡茶的人已經不在了,我卻始終記得這場心靈啟迪之旅。只要用心對待,帶著真誠的態度去取水、去泡茶、去生活,方能懂茶香,感悟世界的美好。
淺綠色的香氣再次從櫥窗飄出,新的旅程已然開始。
點評
作文講述了爺爺教“我”取水泡茶、品茶一事,將自己的求學經歷與“品茶”相結合,展現了“我”的成長歷程和對生活的感悟,對爺爺表達懷念之情的同時感悟到苦盡甘來、先苦后甜的人生道理。全文具有真情實感,語言生動優美,富有哲理,讀后令人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