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最神圣的職業。上初一時,我就遇見了一位特別的數學老師,人稱“大黃”。要知道,在我們班可是有三“黃”的——有三位老師都姓黃。三“黃”,分為大中小。這三位姓黃的老師中,他年齡雖不是最大的,卻被位列最大,足見我們對他的敬重。
第一節課時,他并不急于講授課程,而是先拋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數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等于兩點坐標之差的絕對值?”這個問題聽起來簡單,可如果拋去那些“易證”的不嚴謹的命題,推導難度可就大了!在之后的20分鐘的時間里,他的講授充分展現出他的教學理念——不求題海戰術,但求思維拔高。的確,他總是盡己所能給我們更多的自主提升空間。
他從不占用我們的額外時間。他總說:“我完成了當天的教學任務后,其余時間應該由你們自主安排。”
他經常板書教學,不依賴于PPT教學。最近在學“圓中的垂徑定理”,他干脆在黑板上寫出5個條件,知二推三,提出十條命題。他指出:“這十個命題中,其中有一個假命題,其余的全是真命題!”這節課余下的時間,就是讓我們推導出這些命題。之后的自主學習中,我也真切感受到了“大黃”的用意。
課間或自習課時,他總是在辦公室為我們答疑解惑,針對我們的不同情況,他也會因材施教。對于基礎相對薄弱的同學,他會耐心教授具體的解題步驟,重視過程的規范和嚴謹。而我去問問題時,他只告訴我解題思路,具體的解題步驟讓我自己琢磨。當我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的時候,我就會靜下心來,重新梳理解題思路,再次思考后,我便能成功地解出題目,心中頓時豁然開朗。漸漸地,我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他教會我認真思考,獨立完成各種學習和生活中的難題。
吾課難忘,吾師更難忘。這樣的“大黃”,智慧超群,幽默風趣,又體貼學生,怎能不深受我們愛戴呢?
點評
小作者選取自己的數學老師為主人公,從綽號“大黃”出發,刻畫其獨特的教學方法,進而體會到思維訓練的重要性。板書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等事例,都表達了“大黃”善于培養學生解題思維的特點。從課堂教學到課后答疑,突出了黃老師善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我提升的教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