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運用語料庫輔助話語分析法,基于NOW語料庫中英文媒體涉及西安的報道,考察英文媒體的西安形象構建。近12年來,英文媒體對西安的關注度穩步上升,報道內容多元,涵蓋地理信息、教育文化資源和城市信息等。具體城市形象表現為:不熟悉的中國西北城市,注重高校間學術交流的城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的古城,中國重要城市之一等,但還需利用自身優勢拓展城市形象建構渠道和策略,提升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作為國家形象的子系統,城市形象是人們對城市的主觀看法、觀念,以及由此形成的可視具象或鏡像,由精神形象(信念、理念等)、行為形象與視覺表象(形象與識別系統等)三個層次組成,從城市形象認知主體維度分為國內形象和國際形象。國外最早關注城市形象的學者凱文·利奇認為“城市形象”由一系列的公眾印象疊合而成。目前,我國針對中國城市形象的研究包括分析城市品牌形象研究、城市形象宣傳與傳播研究,以及國外主流媒體視角中的中國城市形象構建研究。
“話語分析”一詞由Harris于1952年提出。Foucault認為,話語是知識體系,通過它我們建構對現實世界的認知。話語也是一種社會實踐,它既能反映社會現實,又能建構社會現實。話語分析的目的在于通過文本分析來揭示話語如何建構意義。
“語料庫輔助話語分析”主張將定量語料庫分析法和定性話語分析法在分析過程中“平衡地”結合起來,既強調運用語料庫語言學方法對大規模語料進行定量分析,也強調在具體文本語境中對特定語言現象進行定性話語分析。
西安作為陜西省的省會,在地域上具有承東啟西、東聯西進的區域優勢,其城市形象研究尤為重要。目前西安城市形象的“他塑”研究主要以東盟媒體、日本媒體和部分西方媒體報道為語料,缺乏對西安國際城市形象進行全面、立體的分析。本文基于NOW語料庫中有關西安的新聞報道,運用語料庫輔助話語分析法,考察英文媒體在話語實踐中構建西安城市形象的方式和內容。
研究語料與分析方法:本文以開放語料庫NOW(News on the Web)為數據來源,以“Xi'an”為檢索詞隨機提取自2010年5月至2022年12月英文媒體涉及西安的報道6613篇,建成“英文媒體涉及西安報道語料庫”,共計17100詞。NOW語料庫收錄了2010年以來20個國家和地區主流媒體發布的全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英語網絡新聞,反映了英語國家主要關注的熱點話題及媒體觀點,對西安形象在英語社會的話語構建分析具有有效性。本文基于NOW語料庫中有關西安的新聞報道,運用語料庫輔助話語分析法,從語料庫中“Xi'an”的詞頻、搭配詞及其索引行探究英文媒體所構建的西安城市形象。
語料分析:報道頻次分析。詞頻統計是語料庫分析所能提供的最直接的方法。通過統計語料庫中“Xi'an”每年在外媒新聞報道中的詞頻,分析英文媒體對西安的關注度及其所聚焦領域(見圖1)。
2010年至2022年,“Xi'an”在NOW語料庫中出現6504次,英語媒體對西安報道呈顯著上升趨勢,從報道頻次的角度考量可以分為兩個階段。2010年—2015年期間,“Xi'an”在英語社會媒體中的關注度不高。2016年—2022年報道量明顯增加,2022年達到峰值1418篇。
英文媒體對西安的關注度在2016年之后大幅提高。2020年,“Xi'an”的頻數迅猛上升到952次,在西安舉辦的各種國際會議和經貿、文化活動等國際交流數量增加,眾多英文媒體針對西安的GDP增長、房地產開發、工程建設等新聞展開了報道。2022年“Xi'an”的報道頻次達到了歷史峰值。
報道搭配詞分析。批評話語分析的經驗功能指出,人們通過話語談論其對世界的經驗,用語言來描述周圍所發生的事件或情形。通過對新聞報道中的高頻搭配詞進行分析可以得出英文媒體對西安的報道傾向和報道主題。搭配詞有助于對話語主題進行精確定位,有助于構建較為全面的西安城市形象。本文提取了NOW語料庫中有關“Xi'an”的新聞報道,篩選出排名前30的搭配詞及其頻次(見圖2)。
搭配詞分析可以發現與特定詞匯共現的搭配,以此發現話語的內在意義。檢索NOW語料庫中與“Xi'an”相關的搭配詞,瀏覽對應語料并從中選取搭配強度前30位的實詞。“Xi'an”在英文媒體中的形象可以歸納“地理信息”“教育資源”“文化資源”“重要城市”等。
地理信息。通過檢索搭配詞并分析可知,有關西安的新聞報道中,“CHINA”“CHINESE”“SHAANXI”“NORTHWESTERN”“NORTHERN”“CENTRAL”“NORTHWEST”“WESTERN”等西安地理位置信息的搭配詞詞頻較高(見圖3、圖4),表明西安是國外媒體和受眾“不熟悉的中國西北城市”。
英語媒體對西安的城市形象描繪處于初級的階段,與北京、上海等具有鮮明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相比,大部分新聞受眾對西安并不熟悉,西安的城市形象較為模糊。在英語媒體的新聞報道中,以“NORTHWESTERN”“NORTHERN”“CENTRAL”“NORTHWEST”“WESTERN”等詞介紹西安在中國的地理方位——中國西北省份、中國大陸的中心部位。在多個不同的新聞報道中出現西安的基本信息與地理信息側面說明需要特別標注出其地理位置。
教育資源。西安的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長安大學、西北大學等多所高校在不同的學術領域均有所提及(見圖5)。其中,西安交通大學出現位列高頻搭配詞第五,顯出其對西安的強大影響力(見圖5、圖6)。
西安的教育文化水平與其他方面相比處于較為突出的地位,搭配詞頻次前五中,“UNIVERSITY”與“JIAOTONG”是有關西安高等教育的信息,其余均為西安的基本屬性。在英語媒體所報道有關西安的新聞中,高校的新聞報道量較多,占比較大,可見西安的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水平較高。
由圖5與圖6中的索引行可知,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在眾多學術領域、不同學科間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及技術交流。2010年以來,西安交通大學被提及次數超過300。分析其索引行(見圖6)可知,該學校對外學術交流密切,在醫學、動力學等方面具有國際知名的研究結果,反映出西安重視教育、支持高校開展各項學術交流的良好向上形象。
文化資源。涉及西安文化資源的關鍵詞包括“FOODS”“ANCIENT”“13”,索引如圖7所示。
作為十三朝古都,西安的歷史文化元素在外媒報道中出現頻次較高。英文媒體報道介紹西安時會使用“ancient capital”一詞概括西安的獨特性,以突出西安作為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地位。在英語媒體的報道中,詳細介紹西安的歷史文化背景及名勝古跡內容以英語旅游網站為主。分析其索引行可知,旅游網站對西安的介紹較為詳細,向海外讀者科普西安重要的歷史地位、歷史文化信息和風俗習慣等基礎知識,并提供準確的現行旅游政策信息,以及旅游景點與旅游信息。西安的形象建構應突出其獨一無二的歷史內涵。
重要城市。眾多不同類型的報道中,西安與上海、成都、北京、武漢、天津、深圳、杭州在眾多不同類型的報道中同時被提及,如圖8所示。
如圖8所示,在西安與成都同時被提及的新聞中,多次出現了北京、上海、深圳等經濟發達的城市相關報道,體現出西安城市功能品質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城市知名度。分析索引行內容發現,新聞類型多樣,涵蓋政治、經濟、旅游等方面,說明西安在這些領域均有突出之處。在英文媒體視角中西安作為中國重要城市之一的輪廓逐漸清晰。
城市形象是國家形象的一部分,媒體是傳播城市形象的重要媒介,媒體的話語選擇以及話語使用方式影響城市形象的建構。作為對中國古今都有著獨特意義的西安也需要提升其國際知名度和辨識度,也有助于中國建立國家形象。基于NOW語料庫中以“Xi'an”為關鍵詞檢索的報道大多圍繞國際會議、學術交流等方面展開,除旅游網站或歷史文化類科普報道外,英語媒體新聞較少描述西安自身獨特的城市特色及其文化因素。盡管在一部分新聞中能與北京、上海、深圳等發達一線城市同時被提及,但整體重視程度不高、報道數量偏少。可見,西安的城市形象構建仍處于初級階段。
今后西安可以圍繞自身優勢有針對性地打造城市品牌,把握宣傳契機,同時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負面報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用發展的眼光和積極的態度回應媒體相關問題,著力塑造西安這座歷史古城的豐滿形象,進一步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以此促進城市綠色發展。城市形象的構建同時也有助于國家形象的構建,良好的城市形象對國家形象起積極作用,更加明確體現中國特色,講好中國故事,塑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城。
(作者單位:西安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