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認為工作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任何人都能做的工作”,第二種是“能夠模仿的工作”,而最后一種是“無法模仿的工作”。
如何增加“無法模仿的工作”,是決定競爭力的關鍵。
就拿生產毛巾的例子來說吧。毛巾也有毛巾的流行趨勢,比如當下賣得最好的是質地柔軟的毛巾,那么應該使用哪些原料呢?經過實際調查后,我們發現只有使用某個產地的棉花,才能制作出質地柔軟的毛巾。
另外,毛巾工廠也各有其擅長的工法。即使拿到同一批棉花,也不見得所有工廠都能制作出質地柔軟的毛巾。因此,我們必須努力找到能夠用棉花制作出柔軟毛巾的工廠才行。
同時,我們也開始調查有沒有什么染色的技術適合用在棉材質的毛巾上。結果發現,世界各地都有傳承已久的傳統技法,我們前往熟悉那些傳統技法的村莊,實際觀摩草木染色技法,最后決定由當地人幫我們染色。
發現棉花毛巾質地柔軟又有商機以后,采購棉花毛巾來銷售,是“任何人都能做的工作”。
買進棉花并自行生產柔軟的毛巾來銷售,這是“能夠模仿的工作”。如果能夠做到這一步,競爭對手大概只剩下一半。不過假如產品賣得好的話,其他企業也會爭相模仿,因此競爭力還不算充足。
而只有做到了傳統草木染色這一步,競爭對手才會寥寥無幾。到這個階段,才能算是“無法模仿的工作”。
“無法模仿的工作”越多,勝出的條件越充足,越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當時月摘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無印良品管理筆記》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