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只想讓觀眾在笑聲中看見生活的不同切面。”《盒子里的貓第二季》(以下簡稱《盒貓2》)總制作人黃磊如是說。
2月28日,優酷出品的真人秀《盒貓2》播出。本季節目繼續圍繞“游戲”“喜劇”兩大元素,聚焦社會熱點話題,設計不同游戲主題,通過盲盒劇情和游戲挑戰,揭開故事真相,探討人生真諦。
《盒貓2》延續“戲劇升華”核心內容特色,同時,在拍攝場景、內容呈現等方面全新升級,并邀請大量“綜藝新面孔”加盟。黃磊及本季總導演李睿在接受《綜藝報》采訪時表示,希望通過虛擬場景設置和嘉賓精彩演繹,從不同視角呈現人生議題,構建兼具娛樂性與思考性的平行空間。
開放式設定包容多元話題、情境
本季節目一大變化是重構“封閉盒子”設定,走出攝影棚實景拍攝。對此,李睿表示,這一改變讓節目從“密室逃脫”式的強規則邏輯轉向更自由的探索模式,“我們希望嘉賓、玩家和戲劇人在沒有空間限制的世界里自由奔跑。”黃磊補充道:“開放式設定能包容更多元的話題和情境,‘打開’藝人的想象力和表演狀態。”
為幫助嘉賓更好地融入表演情境,為觀眾提供更多看點,節目設計復雜的觸發機制。李睿透露,單期內容設置30—40個潛在互動點,配備5萬字“挖坑寶典”,包含NPC(節目中的“世界居民”)行為預案、劇情分支選項等。“比如,在學校場景中,節目組預設了戀愛請求、分手沖突等多種變量,這些設計讓現場嘉賓的即興反應更自然。”
本季還引入“無限流”概念,實現敘事邏輯的循環性創新。“每期故事看似獨立,實則架構在盒子世界的大框架里。”李睿以首期錄制舉例,“玩家誤入空間后,通過‘雞娃’‘溝通困境’等主題體驗人生百味,最終形成完整的世界觀閉環。”
角色關系的延續性建構也是本季特色之一,NPC繼續成為串聯劇情的關鍵角色。李睿解釋,“某位戲劇人前期的角色行為,會直接影響后續劇情發展。”這種動態關系網讓節目形成獨特的“新無限流”——不同于傳統無限流小說的環境循環,而是通過人物關系實現敘事延續。黃磊表示,“當NPC不再是工具人,世界才真正鮮活起來。”
聚焦社會議題 呈現多樣人生
《盒貓2》堅持選擇具有普世價值的人生議題,尋找節目與觀眾的共情點,通過不同視角,呈現人生多樣性。
“節目選取‘雞娃’‘溝通困境’‘時間觀念’等主題,不是簡單批判現象,而是呈現復雜的人性切面。”黃磊表示,通過節目,觀眾可以感受同一議題下,不同選擇帶來的不同結果。這些結果沒有嚴格的對錯之分,都可以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生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李睿舉例,“在‘猜心’環節,由陳建斌飾演的‘老板’,映射現代社會的溝通壁壘。玩家需破解權威者的思維謎題,在此過程中自然引發對職場關系的反思。”這種設計也驗證了黃磊的觀點——“好的綜藝應該像棱鏡,讓現實問題折射多維光譜。”
對于嘉賓選擇,黃磊表示,并非所有藝人都適合即興創作,節目邀請的嘉賓都擁有豐富的表演經驗,能夠輕松應對即興表演中的各種“難題”,甚至讓大家看到他們不一樣的“綜藝感”。如陳建斌等參與錄制的嘉賓,都在節目中展現出人意料的一面,這其中,表演素養和娛樂精神缺一不可。
每期結尾的獨幕劇是《盒貓2》核心看點之一。在綜藝節目中融入大量戲劇元素,甚至設置專門表演環節,在目前的綜藝市場中比較鮮見。作為“盒貓”IP發起人,黃磊一直堅持戲劇表演與綜藝結合的嘗試,并在創作中不斷調整,尋找喜劇與綜藝的契合點。他表示,戲劇不是綜藝的點綴,而是思考的實體化。“當錄制現場的歡笑與舞臺上的悲歡形成互文,虛實邊界因此被打破,觀眾也從中有所得。”
破解綜藝創新焦慮的密鑰
李睿直言,“綜藝創作者要找到一個創作過程中感到舒服、開心的節目并非易事。”因此,在創作之初,他就和黃磊商定——在做好內容表達的同時,一定要讓大家“笑起來”。
“這檔節目讓我收獲良多。包括節目帶給自己的輕松狀態,嘉賓和主創團隊共同營造的創作氛圍,以及大家共同輸出的令人欣喜的節目內容。這是我非常堅定地做這檔節目的原因。”李睿認為,“盒貓”有著廣闊的開發空間。無論是節目形式上的大膽創新,還是本季的各種全新嘗試,都是針對觀眾收視習慣的自我蛻變。節目組仍在不斷研究觀眾收視習慣,持續推動節目迭代。
黃磊告訴《綜藝報》,《盒貓》是他繼《戲劇新生活》之后,又一次綜藝創作嘗試,戲劇作為貫穿兩檔節目的共同點,既是興趣使然,也是想通過不斷的創作嘗試,尋找藝術與大眾的對接點,為綜藝市場帶來獨特的節目樣式。
黃磊表示,“盒貓”系列的大主題始終是探討未知。人的一生就像薛定諤的貓,在打開盒子前,永遠充滿未知。這種對不確定性的擁抱,或許正是破解綜藝創新焦慮的密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