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清晨,陽光明媚,天氣晴朗,吾與母親及友人同游黃山。
沿盤山路驅車而上,及至山下,黃山果然雄奇,乘玉屏索道上山,纜車窗外綠樹成蔭,溪水潺潺,山腳下怪石林立。
下索道,眼前即是好漢坡,回頭望,已深入黃山,只見背后萬丈懸崖,山風瀟瀟,巖石突兀。向前方,直壁臺階,向天而去。
沿路而上,至迎客松旁,此松氣勢磅礴,枝干扁平,如同大手般熱迎來客。迎客松真乃奇松,長于崖壁上,竟已千余春秋。
不多時,行至“鰲魚峰”,豁然開朗,樹林稀疏,駱駝峰映入眼簾,地廣天闊,白云猶如暈染的筆觸,當是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
吾汗流浹背,口干舌燥,終于登上光明頂。午時,站于峰頂,傲視群山,只見怪石嶙峋,山峰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造化神秀,好似天地脊梁。此情此景,無以言說。
朗朗晴空,剛嘆息無緣云海。誰知剛下兩級臺階,天空頓時黑云翻墨,只見絲絲縷縷煙霧如禮花般散開,須臾間,縹緲繚繞,頓將飛來石襯托得忽隱忽現,云如飛瀑般從天傾瀉而下,金光從云間射下,宛如仙境。
嗟夫!嘆予常求登峰造極,更上一層樓,坐于山間,看滄海換桑田,觀云海起又落,斯其巍巍乎,得見天地之大,宇宙之廣。歸兮,歸兮!得償所愿兮,他日再會兮!
老師小評
習作借景抒情,用文言的文體把握節奏感和韻律感,一氣呵成,連貫流暢。最后一段模仿了《岳陽樓記》感嘆抒情,柔美與氣勢并存。
【作者系山西太原市第二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指導并置評:呂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