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的夏風牽著柳枝起舞,陣陣蟬鳴是為了驕陽而演奏的樂章。再次走進這里,我又想起了她。
她長得不高,身材微胖,臉上有許多痘痘,實在算不上好看,粗啞的聲音與蟬鳴摻雜在一起,令人心煩。她的深藍色工作服與紅色頭發在一起顯得格格不入,整個人看上去像東拼西湊的一般。“一個售票員居然打扮成這樣,脾氣肯定不好。”我想。
我默默地從她的窗口轉到另一個窗口,暗自慶幸不用與她交流。可等我轉到另一個窗口后才發現,這個窗口的速度更慢。
熾熱的陽光毫不吝嗇地灑向大地,我額頭上滲出密密的汗珠。我踮起腳尖向前望去,只見一位老人正焦急地與售票員說著什么,再仔細聽,原來是老人不會買票,又因上了年紀,聽力不佳,售票員費了好大力氣也無濟于事。“您還是找別人吧!別耽誤了后面的人!”有人喊了一聲,緊接著就是幾聲附和。老人不知如何是好,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突然,一雙手抓住了老人的胳膊——竟然是她!她將老人帶到棚下,又找了一個小凳子放在陰涼處,示意老人坐下。我瞪大眼睛,驚訝地看著她的一舉一動。她蹲在老人身邊,耐心地為他講解該如何購票。
涼風吹過,帶走了幾分炎熱。看著她認真的樣子,我心生愧疚,臉火辣辣地燒著,心中復雜的情緒揉作一團,心想:“她是多么好的一位售票員啊!”既耐心又細致,我卻僅憑外貌就對她妄下結論,這極大的羞愧令我無地自容。
我抬起頭看向她,她好像變了——胖乎乎的臉頰襯得整個人和藹可親,紅頭發與藍襯衫是如此和諧;就連那粗啞的聲音,也在此刻變得婉轉了許多。
那次經歷,讓我對她產生了極大的敬意,這種敬意讓我深深地反省自己:在生活中不能以貌取人,要深挖他們內在的美好品質,因為一個人的德行永遠比外貌更重要。
點評
她在“我”的初印象中是一個其貌不揚,甚至有點兒“不和善”的形象,但通過排隊買票時她幫助被其他售票員“嫌棄”的老人的一些動作描寫,讓“我”認識到她其實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習作采用先抑后揚、對比襯托等表現手法,寫出了“我”對她認識的轉變過程,自然且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