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凌晨,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縣發生4.2級地震,河北、北京等地“震感明顯”。不少人被手機地震預警叫醒。
信息通信專家陳志剛解釋,地震發生時,地震波會迅速傳播,但無線電波的傳播速度遠快于地震波。因此,地震預警系統能利用這一時間差,在地震波到達之前的幾秒到幾十秒,通過無線電波將地震預警信息發送到用戶手機。
手機接收到信息后,會以彈窗、鈴聲或震動等形式提醒用戶,讓用戶能在地震波到達前采取避險措施,為人們的生命安全爭取寶貴時間。
“不同手機接收預警信息的方式有差異。”陳志剛介紹,主流國產手機如華為、小米、OPPO、vivo等,已將地震預警功能直接集成到手機操作系統中,默認開啟或一鍵設置,且以系統級權限運行,能突破靜音模式等限制,用戶無須額外下載應用程序。
蘋果設備的iOS系統沒有內置地震預警服務,需用戶主動設置第三方應用,如下載緊急地震信息APP、添加微信小程序“中國地震臺網”等來獲取預警信息,或者開啟系統自帶僅部分地區支持的“政府警報”功能。不過,陳志剛提醒,這些預警推送依賴系統通知權限,若用戶設置不當,如關閉了相關通知權限,就有可能無法觸發預警。
無論使用哪種品牌、哪種型號的手機,通過小程序都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接收到官方的地震預警信息。用戶在微信內搜索“中國地震臺網”或“地震預警”,進入“中國地震臺網”小程序,點擊“開啟地震預警”,并允許“地震預警通知”與“獲取位置”,成功添加關注地后即可開啟地震預警服務。
全國地震預警小程序實現了高并發量用戶秒級推送,當發生可能造成破壞性影響的地震時,小程序會發出強提醒警示,并提供國家應急廣播防震指南,持續提醒用戶及時采取避險措施,以降低地震災害影響。此外,用戶還能通過小程序發出高頻音呼救,在被困情況下,向救援人員發出求救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