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人臉識別,特指通過分析、比較人臉視覺特征信息進行身份鑒別的計算機技術。這是一項高端的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
在全球范圍內,人臉識別系統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人臉識別的優勢在于其自然性和不被被測個體察覺的特點。所謂自然性,是指該識別方式同人類(甚至其他生物)進行個體識別時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人臉識別就是通過觀察比較人臉來區分和確認身份的。不被察覺的特點會使該識別方法不令人反感,并且因為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不易被欺騙。相對于指紋識別而言,人臉識別還具有非接觸式(非侵犯式)的特點,因此更加友好、自然,更易被人們接受。
在公安刑偵領域,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在機場或車站安裝人臉識別系統,通過查詢目標人像數據尋找數據中是否存在重點人口基本信息,來抓捕在逃案犯;或者在商場、體育場、超市等公共場所對人群進行監視,以達到身份識別的目的。
目前,人臉識別技術還逐漸從公安刑偵領域,推廣到民用市場。如具備人臉識別功能的防盜門也被推向普通老百姓家庭。人臉識別系統防盜門配有特殊的液晶顯示屏。這個顯示屏實際上是一臺小型電腦,數據庫就建在這里。廠家上門安裝時,工作人員會用一個攝像頭對主人的臉部骨骼進行掃描錄入,再將主人的臉部骨骼生成幾千位的密碼,然后將密碼數據庫存入防盜門的數據庫中,當主人回家時,只要在門前一站,具有自動感應功能的液晶顯示屏就會顯示門前的人的臉部,防盜門立即開始識別。一旦確認來人是這家的主人,防盜門就會自動打開。此外,人臉識別技術還被應用到網絡上,比如利用人臉識別輔助信用卡網絡支付,以防止非信用卡的擁有者盜用信用卡等。有關專家指出,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即將成為鑰匙和密碼卡的終結者,更加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
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前景不可限量,隨著我國向數字化、信息化社會的邁進,人們對人臉識別技術的了解和認識也將逐漸增進,人臉識別技術的市場需求會越來越大,而人臉識別技術和識別系統的性能也將在不斷發展中日益完善,更好地服務大眾。
(選自《百科知識》,有刪改)
美文賞析
《識別人臉的技術》運用下定義的方法,開篇準確闡釋其概念,讓讀者明晰本質。作比較時,將人臉識別與指紋識別對比,凸顯其非接觸式等優勢。舉例子更是豐富,列舉在公安刑偵、民用防盜門、網絡支付等領域應用,具體呈現其用途廣泛。這些說明方法的運用,使抽象的技術變得通俗易懂,讓讀者對人臉識別技術有了全面且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