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一個充滿活力和溫馨的環境中,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讓我感到舒適和幸福。
我生在重慶奉節,一個并不出名的小縣城,但這里是我長大的地方。2009年的深秋,我一睜開眼,世界包圍著小小的我,我大大的眼睛里裝滿了整個世界。
小時候的天總是很藍,水總是很清澈。那時的奉節遠不如現在發達,一群穿著花裙子和涼鞋的阿姨們拎著小布袋子,里面裝著土雞蛋和豬肉,扯著大嗓門喊:“上公交要排隊啊!”我牽著媽媽的手,看著街邊的景色心想:世界是多么美好、純真、質樸啊!
很快,我長成一個青春少年,但眼前的奉節已經大不一樣了。天空呢?曾經的蔚藍色天空呢?怎么只見一片白,霧蒙蒙的,還泛著點灰?河水也不清澈,映著我影子的是一片渾濁。我的身后全是鋼筋混凝土架起來的高樓。夜空不再繁星點點,亮著的只剩霓虹燈下流光溢彩的大廈和“川流不息”的機動車。
原來,繁榮的現代化背后,藏著污染環境的陰霾。為了掩蓋灰色,只好用瑰麗包裝。可藏得住嗎?灰色總會溢出來,我們要直面問題。
全球變暖,這個詞我們早已不陌生。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出現多個地方極端高溫,甚至達到50.4℃,由此引發的干旱與山火也層出不窮。我國更是突破了19年來的歷史最高溫,年均氣溫提高0.8℃,并以驚人的速度直線上升。今年,奉節的氣溫更是如一只秋后的老虎,高溫導致我們必須延遲兩周上學。環境問題,我們不得不重視了!
而造成這一現象的罪魁禍首,便是廢氣排放,其中小汽車的碳排放又是其中最嚴峻的。為減少高達88.44%的碳排放量,最有效果的行為就是使用公共交通,低碳,甚至無碳出行。
作為祖國的一份子,我們都應為環境建設出力。從陰天變藍天,相信我們一定做得到!
點評
這篇作文以“我周圍的環境”為話題,從人們和諧的生活到空氣的污染,再到全球變暖三個方面入手,采用對比的手法,全面而細致地描述了小作者的生活環境。作文語言流暢,表達清晰,情感真摯,展現了小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同時,小作者也提出了維護環境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環境。
【重慶市奉節縣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