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三河壩戰役,就沒有井岡山會師!”近年來,廣東省老區蘇區大埔縣教育局充分利用大埔是廣東省首個被確認的原中央蘇區縣,革命傳統教育資源豐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眾多的優勢,以傳承紅色基因為切入點,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旋律,用活用好紅色資源,深化紅色教育,讓這片紅色沃土盛開愛國主義教育之花。
利用革命遺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大埔縣有縣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8處。其中“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紀念園是全國重點紅色旅游區之一,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機關舊址、中央紅色交通線青溪交通站等革命遺址是大埔縣重要的革命傳統教育資源。該縣教育局要求全縣各學校充分利用這些遺址、遺跡,結合清明節、烈士紀念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學生參觀瞻仰、現場講解,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2024年,組織引導各學校在清明節、烈士紀念日等時間節點,以“祭英烈 學黨史 做新人”為主題,開展教育實踐活動196場次,受教育學生達七萬多人次。
利用鄉土教材進行愛黨愛國教育。該縣教育局利用《大埔縣革命老區發展史》《廣東中央蘇區大埔革命簡史》《血戰三河壩》等紅色鄉土教材對中小學生加強愛黨愛國教育。全縣各中小學校以紅色鄉土教材為抓手,組織開展學、講、畫、唱、演、寫等教育實踐活動。通過學習和演講,讓廣大師生了解大埔的光榮歷史;通過開展書畫比賽,讓學生畫大埔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通過演唱革命歌曲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通過“寫”讓學生把自己參加傳統教育活動收獲最大、感受最深的心得體會寫出來。2024年,大埔開展“紅色故事我來講 紅色基因代代傳”“童心向黨 紅歌傳唱”“紅色經典伴我成長”等系列活動193場次,參加活動師生51860人次,把愛黨愛國的情感扎根在每一位學生心中。
利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大埔充分利用重大節日和紀念日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扎實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如:清明節開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動,發揮三河壩戰役紀念園、青溪紅色交通站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組織未成年人為革命先烈掃墓;五四青年節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通過參觀紅色革命基地、重溫入團誓詞、主題宣講等活動形式;“七一”建黨節開展童心向黨、傳唱紅歌、詩詞朗誦等活動,廣泛傳唱歌頌黨、歌頌偉大祖國、歌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秀歌曲、詩詞,增強心向黨、跟黨走的信念;國慶節開展國慶主題征文活動……
這些活動不僅推進了黨史、新中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傳承了紅色基因,厚植了愛國情懷,凝聚了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強大力量,還為大埔老區蘇區“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