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粥快熟時散發出的米香分為兩種——一種是姥姥煮甜品粥的米香,一種是媽媽煮雜糧粥的米香。它們都曾觸動我的心弦,久久彌漫在我心間。
小時候每次回姥姥家,我都會吃一種粥——美齡粥。姥姥善煮美齡粥,豆漿、大米、山藥、百合,混在一起的香味就像仙氣繞在屋里,繞在我的心頭。那次回家,我提出了對美齡粥的想念,姥姥當即決定第二天早起給我熬,因為制作美齡粥的豆漿決不能隔夜。但第二天真正到來時,我才恍然意識到姥姥的“早”是多早——四點半!六點,我迷迷糊糊醒來,聞到的就是美齡粥甜甜的米香!那香氣像來自天上的美味,一種幸福感從我的心底涌上來。爬到床沿探頭望去,姥姥的背影映入眼簾:個子不高,頭發盤起來,披著披肩守在鍋前,耐心地用勺子舀著。冬天的早晨,外面很黑,只有廚房的明亮與其形成鮮明對比,姥姥的身影為這冬日清晨帶來溫暖。原來,觸動心弦的米香來自姥姥早起煮粥的愛。
升入初中,學習壓力一下子大起來,我的身體有些吃不消,媽媽擔心極了。于是,她開始自學中醫,本著“藥食同源”的原則,煮五谷雜糧粥為我養脾胃。媽媽買了許多瓶瓶罐罐,里面裝著各種各樣的米和豆,小扁豆補脾,黑米補腎,綠豆去熱,薏米和紅豆祛濕……每一種都有她細心學來的理論基礎,每次搭配都有功效和口味的雙重考慮。豆米蹦入鍋中,發出清脆的聲音,加水、開火,只要十幾分鐘,米香就會飄出來。這時轉小火,再煮半個小時,就會像置身于稻田,那是一股濃濃的、樸實的糧食之香……總之,沒有什么比此時更幸福了——媽媽煮出的米香,透露著她的細心和關愛。
姥姥和媽媽都常煮粥。米香不管什么時候聞到,總會觸動我的心弦,因為它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老祖宗留下的美味和親人樸實珍貴的愛。米香,永遠縈繞在我的心間。
點評
姥姥和媽媽都會煮粥,但是又有不同。在味道上,姥姥煮的粥是甜香的,媽媽煮的粥是雜糧帶來的米香;在時間上,姥姥煮的粥更“早”;在品種上,媽媽煮的粥則更豐富。小作者用這些對比勾勒出家人帶來的細心和關愛,無論是姥姥煮的粥還是媽媽煮的粥,都讓讀者深刻感受到家的溫暖和親人樸實珍貴的愛。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學生,指導老師: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