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素材
2025年1月,江蘇省南京市綠化園林局最新一次古樹名木普查情況顯示,全市現有古樹名木總體生長良好。其中,一棵樹齡1500多年的“六朝松”,通過專家多次“會診”和養護團隊的日常管養,部分恢復生長勢。千年古樹萌發新芽,彰顯出蓬勃的生命力。
古樹名木,被譽為“綠色的國寶”“有生命的文物”,承載著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寄托著廣大人民群眾的鄉愁情思,延續著優質的生物基因,是十分重要的物種資源、景觀資源和生態資源。
在城鎮化不斷推進過程中,為把保護古樹名木與城市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多地探索出“生境整體保護”模式,通過打造形式多樣的古樹名木主題公園、綠美古樹鄉村、古樹小區,發布古樹主題旅游線路、舉辦古樹文化節等,推動古樹名木與社區和諧共生,與生態旅游融合發展。
科學管護古樹名木,還需要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性和主動性。2022年起,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每年組織開展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活動,讓人人關心、支持、參與保護古樹名木的理念深入人心。
(選自《人民日報》2025年1月2日)
素材解讀
1.生態保護。古樹名木經受歲月的打磨,承載著歷史文化和人們的千古情思,它們的存在對我們至關重要。制定相關法規,提高群眾意識,將保護環境與城市發展相結合,這樣才能達到保護生態的目的。
2.和諧共生。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生活圈的逐步擴大,古樹的保護也迫在眉睫。“生境整體保護”模式的提出,促進古樹與社區和諧共生,這表現出保護與發展并行不悖。
適用話題
生態保護 整合資源 融合發展 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