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二
時代洪流奔騰不息,前人智慧在這條時光的長河中熠熠生輝,讓我們探尋并體悟成長的真諦。我認為:若想走好成長之路,我們應當從蚓之一、持英勇無畏之精神。
不必依靠“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卻可“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展現出蚯蚓的專一。成長之路險阻重重,而唯有專一,能讓我們始終堅定地邁向前方。
“君子之學貴一,一則明,明則有功。”此言非虛,凡于某領域有所建樹者,必是深研其間數十年如一日。就如趙忠賢院士不懼學術“冷板凳”,堅持探索高溫超導領域,帶領團隊攻堅克難,最終發現鐵基高溫超導體,為中國超導研究開辟新道路。若非專一,他或許早就在眾人的“不贊同”“不看好”中失去研究的信心與耐心從而與重大突破失之交臂。就如屠呦呦一樣,在面對卷帙浩繁的典籍,她認真鉆研,只為從中尋得治療瘧疾的良方。即便在提取青蒿素的研究中遇到更多難題,她仍以坦然的姿態面對,專注認真,終有所成。這也正如屠呦呦答記者時所言:“我覺得科學要實事求是,不是為了爭名爭利。”因此,從蚓之一,我們不應擔心迷失成長路上前行的方向。
不困于“被毀滅”的恐懼,而發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的吶喊,這是英勇精神的展現。成長之路荊棘叢生,只有勇敢,我們才能不畏峻嶺而直攀山巔。
勇氣從不是面對危機關頭的一時“腦熱”,而是從心底里迸發出的無畏前行的力量。就像是兩千年前,項羽以破釜沉舟的勇氣對戰秦軍,終取得成功;抑或是諸葛亮唱一曲“空城計”,以沉著冷靜的態度獨擋千軍萬馬。今天,戰斗英雄黃宗德用青春的熱血與勇氣,沖鋒在前,穿過槍林彈雨,為國家安全和人民幸福作出巨大貢獻;作家史鐵生雖飽經病痛折磨,但仍無畏地向生活宣言“相比于死去,我想要活下去試試”。“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面對各種各樣的危急關頭,他們從來沒有選擇退縮或是停滯不前,只是想著如何搏擊風浪,唱一曲不屈的生命贊歌,他們都是真正的猛土!因此,持英勇無畏之精神,我們不應畏懼成長路上的驟雨傾盆。
風勁帆滿海天遠,鼓角爭鳴踏征程。專一、勇氣能為人生的成長之路奠基。吾輩青年定能從蚓之一且持英勇無畏之精神,從而筑起廣闊的成長坦途!
【新疆哈密市第二中學】
點評
作文以“專一、勇氣”為核心,探討了在成長道路上應具備的重要品質。作者通過論述蚯蚓的專注、英勇無畏的精神,巧妙地將自然界的智慧與人類的精神追求相結合,既展現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也體現了積極向上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