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柔并濟,方得一半脊梁,一半詩意。
——題記
“白馬西風塞上,杏花煙雨江南。”這是人們對兩種“美”的概括。剛與柔似乎一直都是對立的,劃分也極其嚴格。然而,有剛無柔總覺得缺乏一點詩意;有柔無剛,又缺少一些力道。芻蕘之見,只有剛與柔碰撞、融合,才能迸發出獨特之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少林武術剛勁有力,攻防兼備,太極則緩慢柔和,松沉自然,二者,一剛一柔,皆為瑰寶。剛者有防身御敵之用,柔者有強健體魄之功,二者間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剛與柔互相交織,共同充盈了中華的文韜之美、武略之精。魯迅作為中國文學史上一位標桿性的人物,他筆下寫出來的是針、是刀、是子彈,直擊敵人的心臟;寫出的是藥、是哀嘆、是痛斥,呼喚中國人民拾起尚存的斗志。如此“金剛怒目”,難免讓人生畏;而“愛吃糖”“給母親買小說”等細節,又給他的形象添了一筆柔和,他便更加親切,更加平易近人了。
華夏兒女立足于新時代的浪潮中,既要心有猛虎,也要細嗅薔薇。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的柔情,讓易逝青春充滿哀傷與嘆惋;“千帆過盡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的期盼,滿載的是等待的苦悶與憂愁?!傲岘圇蛔影布t豆”是無盡的思念,“桃花依舊笑春風”則道盡物是人非的傷感……我們愛讀詩詞,愛吟誦經典,愛共情唐宋詩詞大家的歡喜與哀嘆,這都是柔情。我們愛看風霜雨雪,愛看飛鳥藍天,愛幻想滄海霽月、落崖驚風,也是一種柔情。柔情與詩意相得益彰,帶領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低谷。
但前路漫漫、理想高遠,時光又那樣的匆匆,僅有柔情是不夠的,需要我們堅定地追求。陳祥榕的事跡讓我們震撼,那是守護身后山河的剛毅,是一種孤寂的、凄烈的剛毅,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家國情懷。當然,現在的我們或許不能像他一樣,但夜晚校園里未滅的燈火也是一種堅定,足夠與星辰爭輝,那是我們勇敢地奔赴星辰大海的倔強!
青年的肩上不只有清風明月,還要有責任擔當,方能撐起時代的脊梁。這是剛柔并濟的意義,是每個中華兒女流淌于血脈中的氣概與精神。
半壺香茶半壺酒,我們剛毅,我們也有柔情,我們將帶著這份剛柔并濟之心,向更高更遠處行進。
【安徽宿州市靈璧第一中學高二(41)班,指導老師: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