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二
余秋雨在《山居筆記》中曾言:“人生的道路,就是從出生地出發,越走越遠……與種種異己的東西打交道。結果可能是喪失自己,也可能在一個更高的層面把自己找回。”在這個人人都能充分表達自我的時代,許多人卻活得越來越千篇一律,就是因為他們喪失了自己,忘卻了初衷。我們要清醒認識到:從眾未必真新潮,個性方為真自我。
盲目追求潮流,會使我們喪失自己。
刷同樣的視頻,聽同樣的“神曲”,穿同樣的時尚單品……大數據、算法等讓我們感受到科技社會的無限便捷,降低了選擇的難度和風險。但大家是否思考過:當你看到歌曲熱榜就忍不住點擊,會不會是在改變自己的主觀審美以迎合大眾期待?當你穿著大數據推薦的時尚單品,會不會覺得它其實并不符合自己的氣質?你追捧的“好評榜”上的菜品,會不會并不是你喜歡的口味,只是為追隨“網紅”,為迎合“大眾”呢?盲目追求潮流,容易使我們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缺乏自我認同,難以建立內在的自信和獨立。當我們的興趣變得趨同,思維逐漸懶惰,喪失了判斷力、創新力時,我們就失去了個性。社會不再百花齊放,而是百鳥同音,甚至是萬馬齊喑。這該是多么可怕?費孝通有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才是對追逐潮流與堅持自我最貼切的闡釋。
摒棄從眾心理,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
“自己”指的不是肉體的你,而是靈魂的你,堅守個性就是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必依附、迎合,活出自己的風采。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愛默生說:“要想成為真正的‘人’,必須先是個不盲從的人。人心靈的完整是不可侵犯的。”誠哉斯言!我們當活出屬于自己的人生。顏寧教授勇敢做自己,在頒獎典禮上穿舒服的平底鞋;鐘芳蓉毅然選擇“冷門專業”,在自己熱愛的領域奮斗,她們在千篇一律的潮流里激起了獨屬于自己的個性浪花。
但要謹記,活出自我不是固執己見、標新立異,是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是在紛繁世事中,仍然保持清醒的自我認知與堅定的人生方向。
參差多態,乃社會本來面貌。請記住: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
點評
作者開篇引用名言,點材料、亮觀點;在作文主體部分采用正反對照的結構進行論證;結尾補充論證,并再次強調觀點,誠懇告誡。作文結構清晰完整,論證深刻嚴密。
【本版習作作者系湖北荊門市龍泉中學高二(19)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