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研習
選段一
李" 爾 孩子們,在我即將放棄我的統治權、領土和國事的重任的時候,告訴我,你們中間哪一個最愛我?我要看看誰的天性之愛最值得獎賞,我就給她最大的恩惠。戈納瑞,我的大女兒,你先說。
高納里爾 父親,我對您的愛,不是言語所能表達;我愛您勝過視力、世界和自由;超越一切可以估價的貴重稀有的事物;不亞于兼有天恩、健康、美貌和榮譽的生命;不曾有一個女兒這樣愛過她的父親,也不曾有一個父親這樣被他的女兒所愛;這種愛使口舌和言辭都無能為力;我對您的愛比所有上述都加起來還要多。
……
里" 根 我跟姐姐是一樣的,您憑著她就可以判斷我。在我的真心之中,我覺得她剛才所說的話,正是我愛您的實際的情形,不過她還說得不夠:我宣布厭棄敏銳的知覺所能感受到的其他一切快樂,只有您能感受到的其他一切快樂,只有您陛下的愛才是我的幸福。
李" 爾 你有些什么話,可以換到一份比你兩個姐姐更富庶的土地?說吧。
考狄利亞 父親,我沒有話說。
李" 爾 沒有?
考狄利亞 沒有。
李" 爾 沒有只能換到沒有;重新說過。
考狄利亞 可嘆我不會把我的心事從嘴里說出來;我愛您只是按照我的義務,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
李" 爾 這些話果然是從你心里說出來的嗎?
考狄利亞 是的,好父親。
李" 爾 年紀這樣輕,卻這樣沒有良心嗎?
考狄利亞 父親,我年紀雖輕,心是忠實的。
李" 爾 好,那么讓你的忠實做你的嫁奩吧。憑著太陽神圣的光輝,憑著黑夜的神秘,憑著主宰人類生死的星球的運行,我在這里宣布和你斷絕一切父女之情和血親的關系,今后永遠把你當作一個路人看待。啖食自己兒女的野蠻的生番,比起你,我的舊日的女兒來,也不會更受我的憎恨。
(選自莎士比亞《李爾王》第一幕第一場,有刪節)
賞析
李爾以權力和國土來考量三個女兒對他的愛,在他看來,小女兒考狄利亞“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的愛與兩個姐姐的花言巧語相比顯得蒼白無力,因而她被叱罵,被憎恨,被無情地驅逐。在這場“愛的考驗中”,充分展現了權力欲望與倫理道德的沖突、人性善與惡的沖突、真實與謊言的沖突。
選段二
肯" 特 唉!陛下,你在這兒嗎?喜愛黑夜的東西,不會喜愛這樣的黑夜;狂怒的天色嚇怕了黑暗中的漫游者,使它們躲在洞里不敢出來。自從有生以來,我從沒有看見過這樣的閃電,聽見過這樣可怕的雷聲,這樣驚人的風雨的咆哮;人類的精神是經受不起這樣的磨折和恐怖的。
李" 爾 偉大的神靈在我們頭頂掀起這場可怕的騷動……撕下你們包藏禍心的偽裝,顯露你們罪惡的原形,向這些可怕的天吏哀號乞命吧!我是個并沒有犯多大的罪、卻受了很大的冤屈的人。
肯" 特 唉!您頭上沒有一點遮蓋的東西!陛下,這兒附近有一間茅屋,可以替您擋擋風雨。我剛才曾經到那所冷酷的屋子里——那比它墻上的石塊更冷酷無情的屋子——探問您的行蹤,可是他們關上了門不讓我進去;現在您且暫時躲一躲雨,我還要回去,非要他們講一點人情不可。
李" 爾 我的頭腦開始昏亂起來了。來,我的孩子。你怎么啦,我的孩子?你冷嗎?我自己也冷呢。我的朋友,這間茅屋在什么地方?一個人到了困窮無告的時候,微賤的東西竟也會變成無價之寶。來,帶我到你那間茅屋里去。可憐的傻小子,我心里還留著一塊地方為你悲傷哩。
(選自莎士比亞《李爾王》第三幕第二場,有刪節)
賞析
“暴風雨”這一場是《李爾王》中最為的經典場景之一。自食其果的李爾流落在暴雨下的荒野中,白發蒼蒼,精神崩潰,背叛和憤怒咬噬著他,苦難和悔恨包裹著他,他與窮人的命運相融,才感悟到“微賤的東西竟也會變成無價之寶”。“暴風雨”這一自然景象的設置獨具匠心,既渲染了濃烈的悲劇氣氛,也與李爾內心的風暴相呼應,使其完成人格轉型,深化了戲劇主旨。
鏈 接
《李爾王》的悲劇蘊含多個層面。一是人性弱點的悲劇:人性被權力欲望扭曲,喪失真善美,如李爾的固執己見和自以為是、兩個女兒的自私貪婪和瘋狂無道。二是社會倫理崩壞的悲劇:戲劇上演了“父親放逐子女、子女逼迫父親、兄弟姐妹相殘相殺”的人間慘劇,善無善報,惡無惡報。三是人文主義困境的悲劇:莎士比亞生活的時代,工商業資本家依靠強有力的王權獲得了政治上的地位,但也造成了社會的動蕩不安;同時,文藝復興接近尾聲,莎士比亞對人文主義精神進行了反思——過度的自我最終導致自取滅亡。
讀書筆記
品悲劇,悟真情
丁 寧
《李爾王》是莎翁的經典悲劇之一。初讀劇本,我覺得這個故事與自己的生活相距甚遠,但偉大悲劇的意義就在于它能超越時空的限制,在今天仍帶給人深刻的啟示。再讀劇本,我為劇中人物唏噓不已,也不禁追問、思索我們的生活。
李爾以愛為名,以手中的名利為誘餌,進行了一場真情的考驗。說了真話的小女兒考狄利亞被李爾罵作沒良心,要和她斷絕父女關系;兩個花言巧語、謊話連篇的姐姐反而盡享恩寵,賺得缽滿盆滿。我不禁替考狄利亞傷心委屈,她的真心擺在眼前,但年老昏聵、聽慣奉承的李爾卻早已迷失在花言巧語中,怎會受到觸動呢?無私無言的愛,最易被忽視、被視為理所當然,有幾人能珍惜?
多行不義必自斃。失去國土、大權旁落的李爾想要在兩個女兒那里頤養天年,但以名利喂養的親情,經不起考驗,瞬間土崩瓦解。他落得個在荒野中徘徊、在暴風雨中發瘋,最終傷心而死的結局。“一個人到了困窮無告的時候,微賤的東西竟也會變成無價之寶。”當他自己低到塵埃里,才明白真情的價值。歷經這一系列苦難的煎熬,他才恢復了理性與智慧。這不由讓我感慨,苦難是人生的一場修行。年輕的人們總是追求和美的人生、圓滿的結局,懼怕厄運降臨在自己頭上;但“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當苦難來臨時,只有坦然面對、積極應對,才能有所成長。
品悲劇,悟真情。愿年輕的我們心存真善,珍惜真情,且行且思,寫好自己的人生劇本。
【浙江嘉興市秀水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