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論述,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蜀南氣礦黨委始終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基層建設有機統一,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黨建融入中心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徑,以“四個融合”推進基層黨建“三基本”建設與“三基”工作有機融合工程優化升級,打造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新標桿,以強健的發展根基助推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
堅持聚焦基層,以團隊融合凝心聚力
抓關鍵少數,深化基層領導班子建設。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出臺《人才強企工程實施方案》,完善評價體系,突出政治監督,持續開展“一把手”專項檢查。堅持對新提任三級副職領導人員實施“試用期”制度,考評結果與干部調整交流、評先選優、激勵約束等有效結合,形成“指標賦分—精準評價—結果確定—反饋提升”管理閉環。不斷完善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年度考核機制,建立班子、成員“雙軌制”和“1+N”指標評價體系。
抓新鮮血液,深化年輕干部隊伍建設。抓實“選育管用留”全鏈條培養,出臺《青年員工素質能力提升培養方案》,科學打造戰略性接替隊伍。定期組織高校畢業生、成熟人才等年輕干部座談,暢通“交心+建言”渠道。個性化制定高校畢業生“一人一案”見習培養計劃,建立完善“人崗雙選+積分優先”崗位競聘機制。統籌推進年輕干部跨區域、跨單位、跨業務交流,積極探索大學生井站長試點、青年干部交叉實踐鍛煉等實戰項目,推動團隊管理水平和年輕干部素質能力“雙提升”。
抓素能提升,深化行業領軍團隊建設。構建“四位一體”蜀南氣礦特色培訓體系,上線員工教育培訓小程序。制定《蜀南氣礦高技能人才崗位管理(試點)實施方案》《蜀南氣礦高技能人才專項激勵方案》,按照“定制培養”和“雙導師”模式推進高技能后備人才隊伍建設。打破用人壁壘,建強馬庭紅壓縮機技能專家工作室,打造田婧五一巾幗創新工作室,建立技術技能人才庫。
堅持守正創新,以基礎融合固本強基
強化基層組織建設。通過“132”黨支部工作法,推動黨的基層組織和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健全完善組織體系,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選優配強基層黨支部書記,持續深化基層一線及重點領域“專職黨支部書記”配置、“公推直選”機制,優化調整超大黨支部、超小黨委,推動兩個100%落實。發布《基層黨建工作體系舉措清單》《專兼職黨組織書記履職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開展黨支部建設科研試點,以“五個一”活動和“我的員工我負責、思想工作書記談”專項行動激發黨組織書記頭雁效應,為打造示范黨支部奠定堅實的基礎。
強化基層班組建設。根據不同類型黨組織分別進行融合試點,持續推進基層黨建“三基本”建設和“三基”工作有機融合8項機制27個舉措落地落實,推動“五型”班組創建,編制星級精益班組創建方案和考核細則,發布《蜀南氣礦加強基層班組基礎資料管理方案》,班組長選拔按照“競聘+雙選”推行。推動77個班組編制《應知應會手冊》,實施《蜀南氣礦中心站班組基本功訓練新機制構建研究》,常態推動為基層減負制度創新舉措,充分保障基層班組集中精力抓落實。
強化基層陣地建設。傳承紅色基因,生動講好講活黨的故事、革命先輩故事。加強黨員教育,以“一核多點”建強新時代黨性教育示范陣地,打造形成以“毛澤東主席視察隆昌氣礦紀念館”為核心為重點的紅色教育矩陣。
堅持統籌推進,以管理融合保值增值
夯實防控體系,高質量推動管理創新。以“1+17+N”管理提升工作法,推動氣礦增儲上產快速發展。抓好深化改革,統籌兼顧機構壓減和快速上產的壓力,探索形成優勢互補、業務協同共進的一體化工作模式。堅持按月、季度收集上報風險損失事件,高效組織評估“管道管理”等十大風險,逐項落實責任部門和管控措施。堅持抓好作風建設和執行力建設,以專項監督和審計整改為利劍,馳而不息糾“四風”。
注重深化改革,高質量提升運行效率。推動“四精”要求有效落地,堅持低成本高質量發展理念,系統推進組織體系優化。深入推進生產調度改革,強化川南地區天然氣生產組織統籌中心、信息流轉中心、生產決策中心、應急指揮中心“四大中心”職能。加快技術改革、新能源轉型、運維業務調整,優化調整薪酬分配體系,鼓勵少用人、多增產、多創效。加大人力資源挖潛增效力度,制定人員補充滾動規劃,動態核定基層單位定員,推進“油公司”模式改革,進一步降低直接用工成本。
注重品牌建設,高質量推動黨群工作。發布“戰氣蜀南爭先鋒”黨建品牌,編制品牌案例匯編,形成“1+N”品牌體系,凝練以“戰天斗地、氣興四方”為內涵的“戰氣”文化品牌。堅持走好群眾路線,制定《員工群眾問題逐級反映》工作機制,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我為員工群眾辦實事”。堅持黨建帶團建,抓好“青字號”工程。
堅持價值創造,以機制融合做強主業
堅持目標導向,以規劃建產引領發展。蜀南氣礦黨委牢記在經濟領域為黨工作的政治使命和責任,圍繞實現千萬噸“三步走”的奮斗目標,抓好規模增儲和資源有序接替。加快建成四川省首座儲氣庫群。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市場營銷,積極參與協助政府編制區域燃氣業務發展規劃,全力支持天然氣終端業務發展,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能源保障。
重視標本兼治,以安全穩定護航發展。持續深化“1+3+15”大安全管理格局,以“三不違”為核心,進一步細化15項具體舉措,并貫徹落實。牢固樹立“嚴管就是厚愛”的理念,抓實承包商和技術服務商雙“九條禁令”執行和落實。建立完善兩個HSE清單、崗位工作清單,推動員工“照單履職”。推進“六位一體”安全監督體系高效運行,強化安全文化引領,深化健康企業建設。
注重統籌兼顧,以齊抓共管保障發展。成立重點區塊領導小組,全業務鏈條統籌推進產能建設,形成以屬地主導、統籌各方力量的模式,集中解決鉆機調運、地企協調等難題。匯聚油氣勘探開發、儲氣庫、油氣銷售、新能源、油氣運維、礦區管理六大板塊業務黨建合力,加強全面領導,發布《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工作推進方案》,出臺上產千萬噸技術體系,部署155項攻關任務,規范科技項目運行管理及考核,為創新驅動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陸曉如
znluxiao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