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藝術劇院話劇團編劇,四川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四川省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話劇協會會員。曾創作話劇《特警隊長》獲金盾獎;話劇《圖云關》入選第二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大型話劇《背叛》;歷史話劇《晉文公》;紅色諜戰劇《初陽臺》;紅色歷史題材話劇《赤水河上的密電碼》獲國家藝術基金;話劇《春暖人家》獲國家藝術基金、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四川省重大文藝項目扶持等。
美國戲劇理論家喬治·貝克說:“一個劇本的永久價值終究在于其中的性格描寫。”人物形象塑造是戲劇創作的中心任務,也是決定戲劇成敗的關鍵因素。如果忽略了這一點,在創作中很可能陷入“主題先行”或“情節散亂”的黑洞之中。英國戲劇理論家阿契爾在《劇作法》中指出,戲劇真實性在人物內部的表現,在于心理上的“合情合理”,即戲劇事件應當主要乃至完全以人物的性格、思想為根據。人物的刻畫,應當是劇作的基礎,有了生動的人,才會有令人記憶深刻、激蕩難忘的故事。
以話劇《春暖人間》為例,創作視角的切入從一開始就選擇了“大時代中的小人物”。全劇以居住在鄧家老院子幾個家庭中的典型人物命運變遷為主線,其中包括靠高考改變命運的知青、重新站上舞臺的文藝工作者、改革開放的弄潮人、回歸故土扎根家鄉的守護者、尋覓半生最終找到人生方向的追夢人。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經歷,極為生動地再現了時代變革中恢復高考、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建立深圳經濟特區、培育和壯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等重大事件對普通群眾生活的影響,塑造出普通群眾命運的改變與生活品質的提升。
戲劇創作是要將人物的內心世界、精神追求、情感思慮外化給觀眾看,并感染人、打動人、啟迪人。話劇《春暖人間》緊緊抓住不同年代人的情感、命運、成長和失敗,素描與工筆疊進,讓鮮明的時代氣息和準確的人物狀態相互結合。群像的成功塑造,也使得該劇的呈現效果更加真實可信,從而引發觀眾的強烈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