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在革命和建設實踐中逐步孕育并得以鞏固的優良傳統, 蘊含著深厚的歷史底蘊, 在實際運用中展現出了鮮明的特點和政治優勢,對于團結統一、凝聚力提升以及各項事業的順利推進,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國有企業的發展歷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發揮著統一思想、匯聚共識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建設的“傳家寶”與“生命線”,為實現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將思想政治工作當作一項根本性任務,必須高度重視并切實落實, 并作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定海神針”。
一、新時代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強化政治引領的現實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建工作的核心要素, 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因, 是開展各項工作的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堅持“兩個一以貫之”的原則,是確保企業正確的發展方向、提升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從“國有”維度來看, 國有企業顯著的政治屬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緊密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強化黨的建設這一核心, 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論述, 從而為國有企業塑造精神內核提供有力支撐。從“企業”維度來看,國有企業特有的經濟屬性要求其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緊密圍繞生產經營管理這一核心任務展開, 旨在促進企業的穩步發展與質量提升。從“思想政治工作”維度來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實踐不僅是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組成部分,而且還扮演著構建全面化、系統化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核心角色。
(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
在新時代背景下,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心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思想政治工作發揮引領與支撐作用,實現國有企業自身的持續優化。這就需要將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理念深度融合到思想政治工作之中, 構建以質量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促進思想政治工作與核心業務之間的積極互動與協同。國有企業需要主動適應時代變化,根據實際情況,精準把握自身發展定位,不斷探索并勇于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路徑, 包括采用新方法、制定新策略、構建新架構,旨在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核心業務工作的對接與融合,激發廣大干部員工的內在潛能與工作熱情,促使他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營造和諧穩定、積極向上的內部環境。
(三)提升員工素質和企業文化軟實力的現實需要
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在于堅持人本理念,即以人為本,通過文化的力量來滋養與塑造員工。這一過程的加強與優化,不僅對于員工個人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 同時也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具體而言,能夠激發員工的內在潛能,促使員工在思想道德、職業道德及專業能力上實現自我超越, 形成對企業愿景與價值觀的深刻認同,在企業內部構建起堅實的發展共識。此外,這一過程還有助于企業精神的培育與弘揚, 通過構建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體系,營造積極向上、富有特色的企業文化氛圍,增強企業凝聚力,提升企業的外部形象與軟實力, 為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新時代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對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在國有企業推進自身發展的實際過程中, 存在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學習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難以有效地傳遞給每一位員工, 導致思想政治工作成效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與效果。這是因為企業往往更關注經濟效益,而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力, 因其難以直觀展現與量化評估的特性,往往被部分企業忽視。企業更傾向于將資源集中到能直接轉化為經濟效益的生產運營活動上,卻忽視了思想政治工作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此外,部分企業內部存在工作職責不明晰、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在專業素養與業務能力上不足等問題, 共同制約了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實施與深入落實。
(二)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融合度不高
在國有企業的發展進程中, 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實際運營之間存在脫節現象, 這不僅構成了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質量深化提升的障礙, 同時也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及其經濟效益造成了不利影響。該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脫離。部分國有企業尚未成功挖掘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之間的有效聯結點, 導致思想政治工作在引導和塑造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的功能未能發揮其應有作用, 導致工作協同性不足,執行力度不夠,難以形成合力。二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兩張皮”現象,具體表現為部分企業過度聚焦生產經營活動,而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干部職工認為“生產經營”才是“硬指標”,而把思想政治工作當作“軟任務”來完成,影響了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性。
(三)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不豐富
新時代國有企業的干部職工隊伍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80 后”“90 后”“00 后” 青年群體逐漸成為企業的主力軍。年輕一代在關鍵崗位發揮著重要作用, 憑借豐富的知識儲備與創新思維能力,構筑起企業前行的堅實基石。然而,當前思想政治工作體系還存在一定滯后性, 未能充分響應這一結構性變遷,仍舊沿襲傳統路徑,過分強調奉獻精神與集體利益, 卻未能深切洞察并有效對接干部職工的思想實際, 尤其是青年員工深層次的精神訴求與個性化需要。現行的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策略缺乏針對性,傾向于采取“一刀切”的簡單模式,主要使用傳統的灌輸式方法,忽略了干部職工群體內部的多樣性與差異化特征, 導致其對思政工作的認同度和參與度不高, 參與感和獲得感不足。此外, 部分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創新,拘泥于會議傳達、政策闡釋等單一形式,教育內容的時效性與說服力不足, 缺少鮮明的時代特征,缺乏多元化手段與平臺的融入,難以激發干部職工群體的興趣與熱情, 弱化了企業員工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觀能動性, 致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有限。
三、新時代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路徑
(一)聚焦政治理論學習,打造“理論思政”
面對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國有企業需要將政治理論學習視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環,做到“三度”。一是構建積極活躍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環境,做到理論學習有熱度。在內容上,深入挖掘員工在思想理論方面的內容需求, 以提升思想理論教育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進而激發員工內在的學習動力。在形式上,探索創新理論學習的多元化途徑,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主題宣講以及趣味知識競賽等活動,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不斷豐富理論學習內容,做到理論學習有深度。要注重引導員工在政治理論學習上學深學實,把學習當作“硬指標”,結合企業經營發展戰略,及時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從思想深處擰緊螺絲。三是保證理論學習的常態化,做到理論學習有力度。構建一套完善的思想政治學習長效機制,關鍵在于:一是強化黨組織的引領作用,確保學習活動的有效性與方向性;二是建立細致入微的考核機制, 通過量化指標客觀反映學習成效;三是實施獎懲并重的激勵策略,既樹立正面典型,又針對薄弱環節采取改進措施,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促進全體黨員員工思想政治素養的持續提升。通過持續的學習與實踐,形成更加統一、堅定的政治立場與價值觀念, 為國有企業在新時代背景下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聚焦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的切合點,打造“融合思政”
國有企業要聚焦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并將其作為重要使命,旨在實現兩者的共同提升與相互促進。一是強化“主動融合”理念,增強推動兩者融合發展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確保這一理念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各個維度及全過程,有效防止思想政治工作與中心工作、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形式和內容之間的脫節現象。在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策略時,緊密圍繞中心任務謀篇布局;謀劃業務工作藍圖時, 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領作用, 從而形成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確保中心工作推進的每一步都能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時響應緊密關聯。二是深化“深度融合”的機制建設,這是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常態長效融合的關鍵。破解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兩張皮”問題,構建完善“深度融合”工作機制尤為重要。一方面,需要健全完善考核機制。把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圍繞企業中心工作、推動業務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納入考核體系, 以業務工作提質增效作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標尺, 同時以思想政治工作成果來檢驗業務工作的實際成效, 為兩者的深度融合提供堅實的制度支撐。另一方面,優化并細化考核指標。強化思想政治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的常態化實施,聚焦考核重點,完善考核指標設計,優化考核方法,避免考核體系單一化、考核結果形式化等問題, 通過綜合考評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實現兩者的同步推進與相互促進,充分發揮考核的導向與激勵功能。
(三)聚焦企業文化建設,打造“文化思政”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核心精髓, 是推動企業持續發展與繁榮的不竭源泉。評估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核心, 在于其是否能孕育出一種促進企業內部團結一致、全員齊心協力、積極投身事業發展的文化氛圍。為了切實增強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效果,打造“文化思政”,應重點從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傳承國有企業蘊含紅色基因的精神特質。企業精神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所在,在國有企業發展的歷程中,不僅為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物質財富, 還創造了無價的精神財富。二是明晰國有企業愿景。企業愿景作為其核心價值取向與未來發展方向的高度凝練, 對于企業的戰略規劃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個科學明晰的企業愿景, 能夠有效地凝聚起廣大干部及員工的廣泛共識與強大合力,促使他們思想統一、行動協同,進而顯著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及執行力, 為企業的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與保障。三是構建以先進典型為榜樣的國有企業環境。國有企業精神的核心要素通過先進典型得以生動展現與具體呈現, 學習與宣揚這些杰出典范,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國有企業良性競爭氛圍,構成了弘揚企業精神、傳播企業文化不可或缺的路徑與媒介。
四、結語
新時代國有企業亟需認真學習并深刻認識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內涵、導向作用及激勵效應,將企業的愿景規劃、戰略構想與文化精髓內化為精神內核,外化為實際行動,同時將其有效融入干部職工的職業發展路徑之中。面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現狀, 國有企業應堅持黨的領導核心作用不動搖,夯實經濟發展的基礎地位,勇于站在改革的最前沿,擔當起破解難題、引領發展的先鋒角色。在此基礎上, 國有企業應著力推動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目標的新質生產力建設, 不斷優化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架構, 全面提升國有企業的創新能力、市場競爭實力、品牌影響力、控制力及風險防控能力,進而促進國有企業實現高質量、跨越式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