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與湖北的情緣
劉少奇是杰出的中國工人運動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人之一。1926年10月21日,28歲的劉少奇從廣州來到武漢。這是他第一次到湖北,此前他雖有幾次長江之行,但都只是路過。
11天前,北伐軍攻克武昌,廣州國民政府機關開始陸續遷漢。這位參加領導安源煤礦和鐵路工人大罷工、五卅大罷工、省港大罷工的著名工運領袖,此行的使命便是組建中華全國總工會(以下簡稱全總)漢口辦事處,并為全總機關遷漢作準備。
隨著國民政府首腦機關的遷入,武漢成為全國大革命中心。為適應工人革命斗爭由秘密轉為公開、工人運動迅速發展的形勢,劉少奇一到武漢,就同全總辦事處其他領導人李立三、項英等一起,創辦了湖北全省工人運動講習所。同時,他們以極大的精力發展工會組織,領導工人運動。全國工會組織迅速增加,從1926年10月到12月,僅武漢的工會組織就驟增至300個,會員達30萬人。各地工會發起的反帝罷工運動此起彼伏,僅在武漢就發生30多起。
武漢人民在大革命的高潮中迎來1927年,卻遭到了帝國主義的極端仇視。1月3日下午,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宣傳隊在英租界附近的江漢關向群眾演講,英租界當局竟悍然調集大批英軍水兵,武裝鎮壓赤手空拳的聽講群眾,當場打死1人,打傷30余人,釀成“一三”慘案。
事情發生的時候,劉少奇和李立三領導了武漢工人收回漢口英租界的斗爭。1月5日上午,劉少奇等主持全省總工會發出命令:武漢全市實行罷工、罷課、罷市!數十萬群眾緊急行動,斗爭進入高潮。
下午,近30萬人參加的“武漢市民追悼‘一三’死難同胞暨反英示威大會”在漢口濟生三馬路空坪冒雨舉行。劉少奇和李立三等站在隊伍前列,同各界群眾一起挺立在寒風冷雨之中,憤怒聲討英帝國主義。
會后,舉行反英示威大游行。劉少奇等率游行隊伍高呼口號,向英租界挺進。恰似一江洶涌的洪流,游行隊伍沖破英軍防御工事,浩浩蕩蕩開進英租界。英國的“米”字旗被憤怒的人們從一座座高大的建筑物上扯下來扔在地上。
聲勢浩大的群眾反帝運動和國民政府外交談判配合斗爭,迫使英國當局于2月19日在協定上簽字,將漢口英租界交還中國。被英帝國主義霸占66年的漢口英租界,終于回到中國人民手中。
2月1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正式遷漢。身兼全總秘書長、省總秘書長兩項職務的劉少奇,工作更加繁忙。
4月3日,正在劉少奇主持武漢各界歡迎國際工人代表團大會的時候,漢口又發生一起慘案:日本水兵無理打死打傷中國群眾數十人。劉少奇再次投入領導群眾堅決反帝的英勇斗爭。遺憾的是,因為此時革命形勢已開始逆轉,這次斗爭僅取得部分勝利。
隨著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劉少奇等人發動武漢人民堅持開展反蔣斗爭。隨著革命形勢急劇惡化,7月13日,劉少奇經組織安排,乘船離開漢口,前往九江,后轉移至廬山隱蔽。
從這次離鄂赴贛,一直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結束,劉少奇再也沒有到過湖北。不過,后來相當一段時間湖北地區的革命斗爭,卻是在他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劉少奇多次來到武漢,他的偉人風采給熟悉和敬重他的湖北人民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
1956年12月初,劉少奇來到武漢裕華紗廠視察。他聽取了廠黨委書記張允一和經理尚金修的詳細匯報,接見了勞動模范沈桂英,察看了生產車間、集體宿舍、職工食堂和幼兒園。
劉少奇叮囑張允一:“我們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是魚水關系。每一個黨員、黨的干部,都要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時時刻刻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他不僅要黨員、干部同群眾打成一片,而且要先進模范人物不要脫離群眾。他親切地囑咐沈桂英:“當了勞動模范,一定要謙虛謹慎。”
在視察過程中,劉少奇還仔細詢問了工程技術人員的情況。他對張允一和尚金修說:“一定要讓工程技術人員有職有權。技術上的問題,人家是內行。要支持他們,信任他們,放手讓他們去干,黨委和行政不要干涉太多。”
劉少奇考慮問題十分細致周到。在談到為工程技術人員創造學習鉆研技術的條件時,他甚至沒忘記提醒廠領導為他們訂購所需的外文圖書、雜志。同時,他也再三囑咐,要注意改善工人的生產條件和學習條件。劉少奇視察之后,車間、宿舍的照明設施和食堂衛生很快得到改善。
不到三個月,劉少奇又一次來到湖北。這次他帶了一個調查組,專門調查研究人民內部矛盾問題。1957年3月7日,劉少奇一到武漢,就分別同湖北省委和武漢市委負責人談話,后來又聽取了湖北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湖北省委副書記王延春及武漢重型機器廠、武漢鋼鐵公司負責人的匯報。他要求:“我們的同志,應該知道人民的需求,聽得進群眾的意見。”他特別提醒大家,對群眾的意見,絕不能靠壓服,更不能動不動就說是什么“反革命事件”。
劉少奇再一次到武漢是1958年11月下旬。他這次來漢是出席11月28日至12月10日在武昌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
1960年5月16日,劉少奇實地踏勘三峽壩址——中堡島。他是繼周恩來之后第二位來三峽壩址實地考察的黨和國家領導人。
……
劉少奇用滿腔赤誠在荊楚大地建樹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荊楚兒女將世世代代記住他不朽的英名!